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
9.7
4.0折
¥
24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龙榆生
出版社北京
ISBN9787200076431
出版时间2009-03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4元
货号9787200076431
上书时间2024-05-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与夏承焘、唐圭璋齐名的词学大师龙榆生指点学词门径,开创论词新风。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了词曲的特性及起源、发展、流变,并对唐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的重要作家、作品加以评价;下编着重探讨了声韵对词曲的重要作用,阐明了词典中平仄四声的安排、韵位的疏密和平仄转换等对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
作者简介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又名龙七,别号忍寒居士。江西万载人。1928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一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曲概论》、《唐宋词格律》、《唐宋名家词选》等。
目录
上编 论源流
第一章 词曲的特性和两者的差别
第二章 唐代民间词和诗人的尝试写作
第三章 令词在五代北宋间的发展
第四章 论唐样大曲和转踏
第五章 慢曲盛行和柳永在歌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六章 宋词的两股潮流
第七章 论诸宫调
第八章 论元人散曲
第九章 论元杂剧
第十章 论明清传奇
下编 论法式
第一章 论平仄四声在词曲结构上的安排和作用
第二章 阴阳上去在北曲南曲中的搭配
第三章 韵位疏密与表情的关系
第四章 韵位的平仄转换与表情的关系
第五章 宋词长调的结构和声韵安排
第六章 论适用人声韵和上去声韵的长调
内容摘要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源流,主要论述词曲的特性及起源、发展、
流变,并对唐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的重要作家、作品加以评价。下编论法式,着重探讨声韵对词曲的重要作用,阐明词典中平仄四声的安排、韵位的疏密和平仄转换等对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本书对许多问题的阐发细致深入,且具独到见解,对研究词曲史、声律学以及词曲写作,都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书中所引例子,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通过介绍和评析,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鉴赏力。
精彩内容
第五章宋词长调的结构和声韵安排历来谈唐、宋长短句歌词的人,都把这种新兴文学形式,分成令、引、近、慢四种。它的差别,原来是音乐上的关系,而不是单独指篇幅的短长。在《宋史·乐志》中,只有急曲和慢曲之分,但也不曾说过慢曲就是长调。分小令、中调、长调三种名称,据万树《词律》说是从《草堂诗馀
》开始的(《草堂诗馀》传为宋人所选,但版本流传,递有增改。今所见洪武刊本,并无小令、中调、长调的说法,不知万树《词律》所云,是何种版本)。清初人毛先舒作《填词名解》,就依照这个分类法,并且说:“凡填词,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自五十九字始至九十字止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者俱长调也。此古人定例也。”(《填词名解》卷一《红窗迥》条)这个说法,如万树所指出,是不足为据的。在张炎《词源》卷下《音谱》篇中,把慢曲、引、近,都称做“小唱”,是对大曲和法曲而言。提到“小唱”的唱法,他说:“须得声字清圆,以哑筚篥合之,其音甚正,箫则弗及也。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住、小住、打、措等字,真所谓‘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之语,斯为难矣。”这里说明慢曲、引、近的音乐关系,在宋代都是一些清唱曲子。这些清唱曲,有的出于民间创作;有的出于教坊翻造;也有的是从大曲或法曲中裁截一段下来单独使用。据王灼说:“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碧鸡漫志》卷三《甘州》条)这样看起来,引、序、慢、近、令原来都是可以从大曲里面截出一段来的。王灼又说:“《甘州》,世不见
,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甘州八声》;他宫调不见也。”查柳永《乐章集》,《八声甘州》恰是仙吕调,那当然就是王灼所说的“八声慢”。这慢曲只九十七字。再看姜夔的《霓裳中序第一
》,却有一百零一字;又《念奴娇》别名《百字令》。这一切都说明,引、序、慢、近、令等名称,只是音乐性质的不同,不是篇幅长短的关系;不过,一般小令都是比较短些。今所传唐、宋人词,在所用曲调上标明了令、慢、序、引、近等字样,自然容易辨别;但大多数都没有这类标记,究竟哪些是急曲,哪些是慢调,自从曲谱散亡以后,是很难一一查考出来的。我疑心就是标明了“慢”字的长调,在一曲之中,也有它的抑扬高下、轻重缓急的不同音节。譬如周邦彦的《兰陵王》,据陈元龙注的《片玉集》,标了“越调”二字,当然就是王灼所说“三段、二十四拍”的《越调兰陵王》(《碧鸡漫志》卷四);而它的末段如毛仟在《樵隐笔录》中所
说是“声尤激越”的。毛仟标明它是《兰陵王慢》;但据王灼说,宋代“又有《大石调兰陵王慢》,殊非旧曲”,而毛仟认为可能是北齐遗声的《越调兰陵王》却不曾加上“慢”字。如果不是慢曲中也有急调,就是周邦彦所用的《越调兰陵王》原是急曲,毛仟把它错认为大石调的《兰陵王慢》,是不合本曲的声情的。
我们现在要研究宋词长调的结构和它的组织法式,也就只能在整阕的声韵安排和章法句法方面加以分析,求得哪些调子适宜于表达哪一类的思想感情。归根究底,仍不外乎应用“奇偶相生”、“轻重相权”的两条基本法则,予以灵活运用而已。
这里所说的长调,姑指从九十字以上的《八声甘州》到二百四十字的《莺啼序》:有的是唐人遗制,如《双调雨霖铃慢》(《乐章集》作《雨霖铃》,注“双调”,未标“慢”字),王灼以为“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碧鸡漫志》卷五)者是;有的是宋教坊所作新腔,如柳永《乐章集》中所用的许多长调都是;有的是音乐家兼文学家所创作,如周邦彦《清真集》中某些长调和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十七支自度曲中若干长调是;当然也有很多是民间艺人的创作,所谓“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旧唐书·音乐志》)者是。
长调不论是急曲或慢曲,它的作法都和小令有所不同。它的声韵安排和篇章结构,都是比较复杂而严密得多的。每一个曲调的高低抑扬的音节
,必须和作者所欲表达的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相应,而在声韵组织上要取得和谐与拗怒的矛盾的统一,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关于“轻重相权”的音节问题,前面两章中也都有过一些分析,现在先来谈谈“奇偶相生
’’在长调结构上的主要作用。长调是篇幅较大的东西,所以在布局方面,必得先有一个打算;运用同赋家铺张排比的手法,是颇适宜于写作长调歌词的。张炎在论《制曲》篇中,提到作慢词的方法,说道:“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最早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词源》卷下)所以要“先择曲名”,是考虑这个词牌所表达的声情与自己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否相应,这就是填词家所谓选调问题。韵部关系整个声情的变化,有的适宜表达豪壮激烈情感,有的适宜表达哀怨缠绵情感,非得注意选用,才能恰如其分地把各种不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这就是填词家所谓选韵问题。因为长调的园地比较宽广,只有预先作好布置,把宾主陪衬给以适当安排,才能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引人人胜,这就是填词家所谓布局问题。要作成一首动人的好词,这三个问题,都非全面考虑不可。至于“命意”,是千变万化的,要作具体的分析,不是本编范围内的事,也不是几句话可以说了。这里只能就选调、选韵、布局三个问题,在宋词代表作中,举些例证给以具体分析,作为进一步研究宋词长调的声律问题的开端。
这里先谈布局问题,也就是应用“奇偶相生”的基本法则来分析一下某些词牌的结构问题。有的调子,是偶多于奇的,适宜于描写雍容宽绰的气度或缠绵舒缓的感情。有的调子,是奇多于偶的,适宜于表达曲折变化的感情或凄壮萧飒的场面。下面就平韵的长调,先来谈谈这个“奇偶相生
”的问题,附带说明选韵和表情的重要关系。
……P193-19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