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郄建业、王利君、张继保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040
上书时间2022-07-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郄建业、王利君、张继保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08155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0页
-
字数
228千字
- 【内容简介】
-
《视听文化导论》立足于宏观文化视域,以一种大文化观念统筹全书,多维度、多层面把握视听艺术全貌。它结合了世界视听艺术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国内视听艺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般状况,力图创新视听文化理论。对视听文化的意义生发机制;视听艺术创作的符号指征;视听艺术的文化身份、接受心理、传播机制;后现代语境与科技发展背景下视听文化的发展;视听文化的产业化进程等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它还结合微观分析,从视听艺术本体出发,对视听语言的产生基础、发展演进、美学特征、构成元素以及结构方式等方面进行具体、系统的阐释。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的研究思路;国内与国际视听文化产生、发展及前沿思想的总体考量;视听本体与文化学、艺术学、美学等进行结合、对比的研究方法,深刻地揭示了视听艺术创作、传播、接受及其产业化进程的原理和规律,预见了视听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潜能。《视听文化导论》跳脱出一般教科书或制作手册的粗泛梳理和总结,致力于视听文化现象、视听文化实践以及视听文化理论的深层次学理建设,实现了创新视听文化理论的预期目标。
- 【作者简介】
-
郄建业,1968年生人,199。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现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会员、中国电影学会高教委委员等,主要从事影视、艺术设计的创作、科研与教学工作。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作教材六部、承担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二十余次,个人成果及事迹在新闻媒体一多次报道。王利君,1983年生人,现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从事影视理论研究与教学。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张继保,1981年生人,现为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师,从事影视理论与影视特效的研究与教 学。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 【目录】
-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
第一节视听语言的产生基础
一、视听语言产生的物质基础
二、视听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
第二节视听语言的发展演进
一、单镜头时期
二、戏剧性分镜头时期
三、电影结构方式的出现
四、完整的视觉语言的形成
第二章视听语言的美学特性
第一节整合性
第二节技术性
第三节逼真性
第四节运动性
第五节娱乐性
第三章视听艺术的构成元素
第一节视觉元素的构成
一、镜头
二、景别
三、拍摄角度
四、镜头运动
五、色彩
六、光线
第二节听觉元素的构成
一、听觉元素中的人声
二、听觉元素中的音响
三、听觉元素中的音乐
第四章视听艺术的结构方式――蒙太奇
第一节蒙太奇的产生与发展
一、蒙太奇的含义
二、蒙太奇的心理基础
第二节蒙太奇的基本类型
一、表现性蒙太奇
二、叙事性蒙太奇
第三节蒙太奇的艺术作用
一、进行艺术的选择取舍
二、激活观众艺术再创造的心理能量
三、创造影视节奏
四、激发想象与联想
五、创造独特的影视时空
第五章视听艺术的意义生发机制
第一节视听元素对意象的传达
一、意象
二、视听元素的属性
三、视听元素对意象传达的实现
第二节时空关系对叙事的推进和结构的搭建
一、视听艺术时间、空间界说
二、时间层次及其叙事意义传达
三、空间类别划分及其对叙事结构的重组再造
第三节影视叙事中节奏的生成
一、节奏的特性
二、影视艺术中节奏的生成
第四节文本交互作用对意义的生发
一、文本由来
二、文本的特性
三、解读文本
第六章视听艺术创造的符号指征
第一节符号
一、符号界定
二、信号与符号
第二节电影符号学
一、电影符号学的发展
二、电影符号学的四对基本范畴
第三节视听艺术中符号的应用
一、色彩、构图中的符号意象
二、人物作为符号
三、文本结构中的符号运用
第七章视听艺术的文化身份
第一节文化学研究视阈的形成
一、视听艺术作为文化批评对象
二、视听艺术文化身份的确立
第二节视听艺术作为一种文什
一、叉化
二、文化特性
三、影视艺术纳入文化分析范畴
第三节视听艺术的多重文化身份
一、视听艺术分析的多维视点
二、视听艺术多重文化身份解析
第八章视听艺术的接受心理
第一节接受美学的缘起及其在视听领域的运用
一、接受美学的缘起
二、接受美学在视听艺术领域中的运用
第二节受众的期待视野及其对视听艺术的完形
一、受众的期待视野
二、视听艺术的接受过程
第三节时代、地域、个体差异与受众接受心理
一、群体差异性
二、个体差异
第四节受众接受与影视创作的互动
一、影视创作对受众接受的影响
二、受众对影视创作的反作用
第九章视听艺术与传播机制
第一节一般人类传播史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荧屏、银幕到新媒介平台――视听语言传播方式的发展
一、视听艺术传播中电影、电视媒介的演变
二、由荧屏、银幕到新兴媒介看视听艺术传播特征的演进
第三节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视听语言传播性质的转变
第四节频道专业化到栏目品牌化建设――视听语言传播理念的嬗变
一、传播媒介在新媒介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
二、电视栏目品牌建设举措
第十章视听艺术与后现代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的缘起
第二节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勃兴
第四节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特征
一、内容上:反叛与游戏
二、结构上:碎片与断裂
三、手法上:拼贴与戏仿
第十一章现代科技下视听艺术新发展
第一节科技发展为影视艺术创造机遇
一、科技发展对电影类型的拓展
二、科技发展对影视表现方式的影响
三、现代科技引发电影美学的重新定位和探讨
第二节过分依赖科技对影视作品艺术价值的消解
一、炫弄数字技术,人文关怀的弱化
二、放大感官刺激,艺术升华的消解
三、“读图”时代来临,“读解”能力缺失
第三节影视艺术与技术的权择平衡
一、重技术的同时呼唤人文精神、情感道德的艺术回归
二、影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互补
第十二章影视艺术产业化发展
第一节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概述
一、文化产业与影视艺术
二、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第二节影视文化产业特性及功能
一、影视艺术的事业属性及其功能
二、影视艺术的产业属性及其功能
三、影视艺术双重属性的解读
第三节我国影视艺术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失衡
二、新旧管理体制差异造成产业集约化程度低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需进一步协调发展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