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中国(名著导读整本探究)附小册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乡土中国(名著导读整本探究)附小册子

8 3.3折 24 全新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费孝通 著;杨清媚 讲解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0-05

秦山高歌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费孝通 著;杨清媚 讲解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出版时间 202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53814759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书由十四篇文章组成,分别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结构、家族制度、男女有别、礼治秩序、道德观念、熟人社会、圈子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其语言流畅,通俗易懂,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江苏吴江(今苏州吴江区)人。1928年起先后在东吴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学习,获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1935年赴英国留学,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在中国社会学的建设中有突出贡献。著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等。

 

 

 

讲解专家介绍:

 

杨清媚,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后;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专著《最后的绅士――以费孝通为个案的人类学史研究》获“胡绳青年学术奖”;2019年北京大学“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之一。

 


【目录】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内容摘要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本书取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再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
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
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该书属于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丛书之一。我们将邀请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录制讲解视频,并邀请专业的配音演员,为书中精选片段进行演播。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解决学生一对一学习和教师备课的问题,并加深学生
对名著的理解和记忆。

精彩内容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