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通信原理、技术与系统(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移动通信原理、技术与系统(第2版)

塑封消毒 正版书 套装书为一本

19.6 2.6折 7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沙学军、吴宣利、何晨光 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稳5

上书时间2024-12-30

福宝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二手书不缺页不掉页不影响阅读,部分有笔记划线,没有光盘书签书腰等赠品,套装书为一本。拍下即代表接受该情况描述,不再另做通知,也不接受另外留言备注关于品相的要求。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沙学军、吴宣利、何晨光 编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3
  • 版次 1
  • ISBN 9787121429842
  • 定价 7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7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新工科建设的要求,重点介绍移动通信原理、技术与系统,包括原理和技术篇及系统篇。原理和技术篇包括第1~6章,从移动通信的概念及其历史演进入手,重点介绍了电波传播及信道模型、信源和信道编解码技术、调制技术、链路性能增强技术及移动通信组网技术等相关内容,注重技术演进过程的分析和各技术适用场景的讨论,培养读者分析技术适用场景的能力;系统篇包括第7~10章,主要对现有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常见系统进行介绍,具体包括GSM、IS-95、3G、4G、5G相关系统,重点介绍了从2G到5G的演进过程及其关键技术的变化,培养读者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运用适当的技术构建移动通信系统的能力,进而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本书在梳理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历程(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同时,介绍了发达国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情况,使读者在具有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紧迫感。
    本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面向前沿科技成果,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移动通信课程的教材,也适合通信工程相关专业或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沙学军,生于1966年6月,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89年、1995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在韩国汉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第七届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委员、《ChinaCommunications》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通信网及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无线自组网及网络协议、宽带无线接入与网络协同资源分配。主编(含翻译)专业著作2部。主持、参加并完成的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发明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上篇  原理和技术篇
  第1章  概述
    1.1  移动通信简史及典型系统介绍
      1.1.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1.2  专用业务移动通信系统
      1.1.3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1.1.4  无线数据网络
    1.2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1.3  移动通信的频谱分配
    1.4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电波传播及信道模型
    2.1  电波传播的特点
    2.2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2.2.1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2.2.2  视距传播
    2.3  地面电波的传播机制
      2.3.1  反射
      2.3.2  绕射
      2.3.3  散射
    2.4  地面电波传播的射线跟踪模型
      2.4.1  双射线传播模型
      2.4.2  多射线传播模型
    2.5  路径损耗
      2.5.1  室外传播模型
      2.5.2  传播损耗的图形计算法
      2.5.3  室内传播模型
      2.5.4  超密集网络中的传播损耗
    2.6  阴影衰落
    2.7  多径衰
      2.7.1  多普勒频移
      2.7.2  多径信道基本模型
      2.7.3  多径信道主要参数
      2.7.4  无线信道分类
    2.8  多径信道的统计模型
      2.8.1  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
      2.8.2  衰落信道建模和仿真
    2.9  5G场景下的3D信道覆盖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信源和信道编解码技术
    3.1  语音编解码技术
      3.1.1  语音压缩编码的特点
      3.1.2  语音编解码器的性能指标
      3.1.3  语音编码技术分类
      3.1.4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解码技术
    3.2  图像和视频编解码技术
      3.2.1  图像和视频中的冗余信息
      3.2.2  图像编码算法的性能指标
      3.2.3  图像编码技术分类
      3.2.4  视频编码标准分类
    3.3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及性能参数
      3.3.1  基本原理
      3.3.2  性能参数
    3.4  线性分组码
      3.4.1  循环码
      3.4.2  BCH码
      3.4.3  RS码
    3.5  卷积码
      3.5.1  卷积码编码器
      3.5.2  维特比译码
      3.5.3  软判决维特比译码
    3.6  级联编码
    3.7  交织编码
    3.8  Turbo码
……
下篇  系统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