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记(东瀛文人 印象中国系列)
塑封消毒 正版书 套装书为一本
¥
13.68
3.5折
¥
39
九品
仅1件
作者[日]芥川龙之介 著;施小炜 译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M
上书时间2024-11-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二手书不缺页不掉页不影响阅读,部分有笔记划线,没有光盘书签书腰等赠品,套装书为一本。拍下即代表接受该情况描述,不再另做通知,也不接受另外留言备注关于品相的要求。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 著;施小炜 译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4
-
版次
1
-
ISBN
9787533950170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内容简介】
-
《中国游记》是日本文豪、“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之托,于1921年游历中国后写作的多体裁游记。书中语言可读性强,又富于变化,口语和文言夹杂,变幻多姿;体裁涵盖剧本、书信、对话、手记等多种文体,虚实掺杂,叫人读来颇觉新鲜。芥川龙之介这种别出机杼、不肯落他人窠臼的写作风格,使这本游记较少呆板的平铺直叙、风物描摹,而更多以文艺的、甚至漫画的笔法,表现中国见闻在他敏感的心中所引发的情绪和思考。著名译者施小炜经过长时间精心而传神的翻译,充分再现了原著风格,将芥川龙之介语言、体材上的变化,完美展现在译文之中。除了文学价值外,本书还保留了芥川龙之介拜访章炳麟、郑孝胥、辜鸿铭等名人的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作者简介】
-
日本大正时代著名作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以短篇小说《罗生门》、《鼻子》、《地狱变》等知名于世。他于1921年来到中国,历时四个月,遍游上海、杭州、芜湖、九江、武汉、长沙以及京津一带。《中国游记》记录了芥川龙之介一路的所见所闻,也展现了他的博学和文思,多数篇章可作为小说阅读。
(译者)施小炜,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散文家,上海杉达学院日语系教授。译有: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1Q84》(三部)、《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等。
- 【目录】
-
禹域鸿爪
总序(施小炜)
卷首
绪言
学徒暑中旅行
赠诗及送别诗
禹域鸿爪记
其一 启程 芝罘 渤海史论
其二 天津 凭吊 与严、王二子晤谈
其三 北京 沿革 城墙赏月
其四 长城 明十三陵
其五 京郊寺观 文庙 观象台
其六 陈、蒋二子 威海卫 上海 文、宋二子
其七 杭州 西湖 灵隐
其八 苏州 虎丘 寒山寺 灵岩山 沧浪亭
其九 溯江而上
其十 武汉之游 黄鹤楼 大别山 伯牙台
其十一 赤壁 金陵之游 镇江
其十二 最后之笔谈 时务 金石 归途晾闻
鸿爪记余
中国人与狗
盐丘
空中鸣銮
孔庙看守人
贡院
体面之意义
一大溷圊
罨秀
外国人
南口之盥浴及便器
店铺之装饰
家屋之结构
南北之字体
美女产地之沿革
沪上之演戏
风景概观
金陵之诗材
画之南北宗派
“不是塔”
招牌之典故
书法与金石
中国人之笃学
高塔
己亥鸿爪纪略
禹域鸿爪后记
游清杂信
发自营口(十月二十六日)
发自燕京(十一月七日夜)
发自北京
发自上海
内容摘要
谷崎润一郎、村松梢风、内藤湖南、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著徐静波、李振声、施小炜、胡令远、叶海唐译的《东瀛文人印象中国(共5册)(精)》收录了谷崎润一郎、村松梢风、内藤湖南、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这五位日本文豪游历中国后所写的散文游记。
精彩内容
我曾由笠置,沿着所谓的瓶之原分流而来的泉川,一路西下。河流折而北向处,别拓一境,不知何处是恭仁古都旧址,何处是净琉璃寺,海住山寺的塔尖,则浮露在北端的林峦间。南边紧挨着奈良山,位于城与二州的咽喉处,但见暮烟一抹,鸭建角见命经略之迹,于若隐若显问,依稀犹存。若夫有香取、鹿岛之浦、霞湖及刀水诸景点缀其间,趁涨潮之时,鼓棹于明月朗照下的十二桥之间,有这般神圣降临的往昔岁月可供寻梦,则万劫一弹指间,古耶?今耶?让人有不胜今夕何夕之慨。进而往来于白石称之为高天原
的常、磐一带,寻访二神儿孙诸神的祠庙,不经意间遇见了盐灶松岛的胜景,或者是碰巧访得了多贺燕泽之碑,汗漫游兴,皆莫过于此时之深湛而有味者矣。
大国主威令已久行全国,所到之处,祠庙祭祀之严整谨肃自不待言,这里边,沿海一带的鹿岛、香取姑且不论,即便是安房神社的天太玉命,尾张真清田神社的天火明命,盐灶神社,纪伊的日前国悬及熊野诸社,位于日本海海岸一带者,诸如若狭彦与弥彦,也都存留有天神的灵迹可供观赏。倘若将其与分布各处的古坟加以参照,那么对古史的研究,想必也就会稍稍多几分把握了。诸如这样的山陵规制,诚如蒲生
氏所言,自太祖至孝元,开化以来二十三朝,筑陵墓于丘陇,前方后圆,取象于宫车;用明以下之十陵,则凿治玄宫以安置石椁;直至南都,方始重新恢复旧制。倘若在观览各地留存至今的古墓时,多少有些关于此等变迁的知识,也就不至于会有面壁相向时一脸茫然的尴尬了。
在秽多的人种问题上,有时不免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相关研究中,必定会留有这样的记载,诸如自古以来,守陵之户乃是不得与良民通婚之一种贱民;而近畿诸国,不管已知抑或未知,幸存抑或已遭毁坏,陵墓总不下有千百座之数,散布在屈指难以尽数的各处,而贱种与良民,则鸡犬之声相闻,人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蒙古、马来种族迁徙的行踪,倘若也能从诸如此类散布在各处的古祠和坟冢那里一一加以证实的话,那么,诸多的情形,或许也就能像这样了如指掌了吧。并未对此类行踪做出寻索,而是像近日某记者那样,在谈论中国人杂居的问题时,援引蕃别作为例证,就会犯下认大内氏为赢姓的错误。虽然无关宏旨,却也动辄闹成笑柄。而这一点,想必是不难特别留意到的。
凡此种种,若一一列举,更仆难尽,今仅就史学一端,取其触及思绪者拉杂陈之,以资旅行者有所启发。若能触类引申,则于学徒诸子,岂无小补也欤?
(明治三十二年七月十六日稿)赠诗及送别诗文芸阁诗文廷式汉西百年基沛县,元三万里极欧罗;佛家别有河图谶,未若金轮世界多。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