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经理学(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森林经理学(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

塑封消毒 正版书 当天发货

16.42 4.0折 41 九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亢新刚 编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4

装帧平装

货号xiao

上书时间2024-06-09

福宝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二手书不保证无笔记划线,不缺页不掉页不影响阅读,不保证有赠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亢新刚 编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6
  • 版次 4
  • ISBN 9787503864513
  • 定价 4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森林经理学(第4版)》以国内外森林经营管理领域最新的理论和技术为背景,在对森林经理学基本内容简明阐述的基础上,在各章的主要内容中都增加了实际应用的案例,便于读者理论技术与实践的联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森林经理学(第4版)》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内容和进程,全球和中国森林资源最新的概况和特点,森林区划和调查的理论与技术,森林成熟与收获调整的理论与方法,资源评价和经营模式,林分空间结构和经营决策理论与技术方法等。
【目录】

第4版前言
1绪论
1.1森林经理学概述
1.1.1森林经理学的概念
1.1.2森林经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1.1.3森林经理学的目的
1.2森林经营管理的发展
1.3森林经理的准则
1.3.1可持续发展
1.3.2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1.3.3森林永续利用
1.3.4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2森林资源
2.1森林与森林资源概念
2.1.1森林
2.1.2森林资源
2.2世界森林资源
2.2.1世界森林资源概况
2.2.2中国森林资源的位置
2.2.3世界森林资源发展趋势
2.3中国森林资源
2.3.1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2.3.2中国森林资源变化
2.3.3森林资源按经济区域分布
2.3.4中国森林资源结构
2.3.5天然林和人工林资源
2.3.6森林质量与生态效益
2.3.7经济林和竹林资源
2.3.8中国森林分布与特点
2.3.9中国森林资源发展主要目标
2.4森林风景资源
2.4.1概念与类型
2.4.2森林公园现状
2.5自然保护区
2.5.1自然保护区的任务和作用
2.5.2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现状

3森林区划
3.1区划概述
3.1.1区划的概念
3.1.2区划的种类
3.1.3林业中的区划
3.2林业区划
3.2.1林业区划概念
3.2.2林业区划的作用
3.2.3中国林业区划系统
3.3森林区划
3.3.1森林区划的概念
3.3.2森林区划目的
3.3.3森林区划系统
3.3.4森林区划的方法
3.4林区其他区划
3.4.1风景区区划
3.4.2自然保护区建立与区划
3.4.3生态公益林区划与布局

4森林调查
4.1概述
4.1.1基本概念
4.1.2森林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4.1.3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体系
4.2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4.2.1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简介
4.2.2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沿革
4.2.3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目的和任务
4.2.4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内容与精度
4.2.5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
4.2.6森林资源清查组织结构及工作程序
4.2.7森林资源统计
4.2.8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
4.2.9检查验收
4.2.10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
4.3森林经理调查
4.3.1基本概念
4.3.2森林经理调查任务与目的
4.3.3森林经理调查的内容
4.3.4森林经理调查方法与技术
4.3.5森林经理调查成果
4.4林业专业调查和多资源调查
4.4.1林业专业调查
4.4.2多资源调查

5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
5.1概述
5.2商品林森林成熟
5.2.1数量成熟
5.2.2工艺成熟
5.2.3更新成熟
5.3生态公益林森林成熟
5.3.1防护成熟
5.3.2自然成熟
5.3.3森林碳储量成熟
5.3.4自然保护区森林成熟
5.4经济成熟
5.4.1经济成熟的概念
5.4.2经济成熟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5.4.3经济成熟计算方法
5.5经营周期
5.5.1轮伐期
5.5.2择伐周期

6森林收获调整
6.1森林收获调整的概念
6.1.1森林采伐量概念
6.1.2确定森林采伐量
6.1.3确定森林采伐量的意义
6.2森林收获调整的内容
6.2.1林种结构调整
6.2.2树种结构调整
6.2.3年龄结构调整
6.2.4直径结构调整
6.2.5空间结构调整
6.3森林收获调整的方法
6.3.1主伐采伐量的确定
6.3.2补充主伐的采伐量o
6.3.3间伐量的确定
6.3.4竹林采伐量的计算
6.4经营单位的森林调整
6.4.1林业局(场)森林调整
6.4.2林分结构调整

7森林资源评价
7.1森林资源评价概述
7.1.1森林资源评价概念和特点
7.1.2森林资源评价理论基础
7.1.3货币时间价值
7.2林地评价
7.2.1林地评价的含义与作用
7.2.2林地评价方法
7.2.3林地评价案例
7.3林木评价
7.3.1林木评价的含义与作用
7.3.2林木评价方法
7.3.3林木评价案例
7.4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7.4.1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含义与作用
7.4.2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
7.4.3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案例
……
9森林经营方案
10森林经营决策方法与技术
11林分空间结构优化调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