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陈善晃 信札一通六页
  • 化工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陈善晃 信札一通六页
  • 化工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陈善晃 信札一通六页
  • 化工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陈善晃 信札一通六页
  • 化工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陈善晃 信札一通六页
  • 化工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陈善晃 信札一通六页
  • 化工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陈善晃 信札一通六页
  • 化工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陈善晃 信札一通六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化工专家,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陈善晃 信札一通六页

680 五品

仅1件

广西南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善晃

年代大跃进 (1956-1965)

页数6页

尺寸20 × 17.5 cm

上书时间2022-09-26

半肯堂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五品
第六页有裂,内容基本完整。
商品描述
陈善晃(1903.11~1968.3),广西陆川人。民国14年(1925年)8月就读上海大夏大学,在校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散发传单等革命活动。民国20年大学毕业后,先后任商务印书馆译员、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教授和系主任、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技士、技正、附属酒精厂厂长。在商务印书馆期间,陈翻释出版《化工计算》、《吹管分析》,参加翻译《高等有机化学》。
民国35年,陈任金陵大学化工系教授。民国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南京解放。陈任金陵大学校务委员,兼任南京酿造厂厂长、南京市人民代表。1950年11月就任华东工业部上海工业试验所副所长。该年末,陈按照华东工业部指示,将部分技术人员支援东北建设,又将留护技术人员建成8个研究组,承担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试验检测和科研任务。1951年初,他争取领导支持,经多方交涉,取得北京西路1320号大楼承租权,把分散的科研机构集中起来,为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针对工业分析和机电检验等科技人员缺乏的状况举办多种培训班,培养人才。还筹建成化工试验工场和机电试验工场,为发展科研奠定基础。建所3年,取得了众多成果,如橡胶防老剂(尼奥宗A、D)、促进剂M、鞣革皮粉、用于《毛泽东选集》的印刷胶、支援抗美援朝的航空用金属胶、压缩饼干、脱水蔬菜、军用皮革、印刷人民币急用的立索尔红颜料以及代乳粉等等。
1952年,陈被推选为上海化工学会副理事长。1953年,陈任代所长,同年,轻工业部明确上海工业试验所的重点方向是医药工业。从此,陈倾心于发展医药工业科研。他组织力量投入青霉素生产的一系列课题,有青霉素发酵前体苯乙酸生产中所需的中间体一氯代甲苯,青霉素连续萃取所需的去乳剂,青霉素油剂所需的普鲁卡因的合成原料-2氯乙醇、二溴乙烯,青霉素微粒结晶,青霉素菌种选育,青霉素发酵液中效价分析方法等等。还开始承接有关医药工业各项研究课题,有超短波电疗机、X光散光栅、化学硬质玻璃、X光玻璃、细菌漏斗等项科研成果,并应用于工业生产。
1954年,陈为了推进科研,建立所学术委员会,聘请所外专家宋梧生、沈济川、顾翼东担任顾问。1955年金霉素、海群生科研进入中试,他领导中试解决放大设计问题。金霉素中试品经中央人民医院临床使用,获得成功。同年12月,陈率所代表队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抗生素学术会,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接见。1956年,陈执行中央的决定,将所几个专业研究组分出成立北京发酵研究所、上海热工仪表研究所、江西陶瓷研究所和唐山玻璃研究所。
1957年,为了执行《全国科学发展十二年纲要》,陈在国内首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出任所长。科研任务面向全国与众多药厂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并接受苏联、罗马尼亚专家来所工作。1961年改制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陈任院长。1962年,陈立足全国、顾全大局,根据化学工业部的通知,抽调科技人员与仪器设备,支援四川抗生素研究所的建立。1966年,陈年事已高,退居二线。任中国医药工业公司视察员,驻上海分公司。“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含冤去世。1978年平反昭雪。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第六页有裂,内容基本完整。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