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翻译家肖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现代翻译家肖像

888 九五品

仅1件

安徽蚌埠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阎莉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31

复制归来堂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阎莉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15673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5页
  • 字数 29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科学技术哲学文库
【内容简介】
《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认为科学研究的程序是:现象—模型—实验(或观察)—理论,建构模型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环节,科学研究的理性特征主要是通过模型来获得合理解释。作者通过考察科学哲学界模型研究的历史状况,提出了整体论视域中模型观的基本方法论框架和研究策略,并以此分析了理论结构建构中引入模型的必要性和科学实在论整体论模型观辩护策略,建立了一种科学发展的整体论模型观解释策略。《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在对模型观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选择人工智能知识表征与隐喻为分析对象,考察了人工智能知识表征的模型化特征,探讨了隐喻发生中模型的框架作用,并重点研究了科学概念的形成与转移中模型的启发作用。
《整体论视域中的科学模型观》适合科技哲学工作者、相关专业大学师生,以及科技哲学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郭贵春,1952年生,山西省沁县人,中共党员,山西大学校长。山西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科学哲学,先后赴美、日、英、德、俄、港、台等著名大学应邀作高访、研究。历任哲学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兼校长。现任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首席科学家、国家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山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名誉主编,山西省科技专家协会副主席,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山西省委第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持国家重点项目十余项。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走向模型化研究的科学哲学
第一节映射科学——科学哲学的抉择
第二节建构模型——科学探索的捷径
第三节基于模型之上的科学哲学研究途径

第二章传统模型观
第一节模型论的早期遭遇——科学哲学界对模型的漠视
第二节类比模型观
第三节语义模型观
第四节认知模型观

第三章整体论模型观及其研究策略
第一节整体论模型观的内涵
第二节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模型的内在本质
第三节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模型的构成
第四节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模型的功能
第五节整体论模型观的方法论原则

第四章理论结构的整体论模型观
第一节传统理论结构观及其局限性
第二节理论结构中引入模型的必要性
第三节整体论模型观建构理论的原则
第四节整体论模型观的理论结构框架

第五章科学实在论的整体论模型观辩护
第一节绕不过去的实在——科学家的基本信念
第二节模型——显现实在的基底
第三节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的指称涵义
第四节整体论模型观框架下理论与实在的符合

第六章科学发展的整体论模型观解释
第一节传统的科学发展观及其局限
第二节样本模型的转换与科学发展
第三节科学描述的标准系统与样本模型构造策略的一致性

第七章知识表征的模型化
第一节人工智能(AI)中的知识表征
第二节知识表征的人工智能模型
第三节人工智能表征知识的哲学争论
第四节知识表征模型化需要回答的哲学问题

第八章隐喻中的模型
第一节模型的引入
第二节科学隐喻中的模型
第三节隐喻发生的机制与模型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