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全生集
  • 伤寒全生集
  • 伤寒全生集
  • 伤寒全生集
  • 伤寒全生集
  • 伤寒全生集
  • 伤寒全生集
  • 伤寒全生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伤寒全生集

正版实拍,内页干净

45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陶节庵 编;谢忠礼 注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2-1

上书时间2024-02-26

华文书院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明]陶节庵 编;谢忠礼 注
  •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7399445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8页
  • 字数 23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古医籍珍本集萃丛书
【内容简介】
《伤寒全生集》成书于明正统十丰乙丑(即公元1445年),为明·陶华晚年的作品。陶华,字尚文,号节庵道人。据其自序推算,当生于公元1368丰。卒年不详,大约在明正统十年(1445年)之后。浙江余-杭人。自幼习儒,旁通诸说。临证精于脉诊,随证方方,不拘成法,多有奇中。永乐年间为医学训科,宣德年间致仕,著有《伤寒六书》和《伤寒全生集》。
《伤寒全生集》成书后即刊行于世,全书共四卷,约14万言,内容包括序、凡例(据叶眉寿堂藏版补入)、目录和正文四部分。目录分属各卷之前(此次整理增补了总目录,以方便读者),正文四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及六经标本,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正伤寒,温热病,具阴证,类伤寒,阴阳相似,合病,并病,风温,痉症,疫疬天行等;第二部分为各种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并列方药及加减变化,即所谓“辨一证,则立一方。一方之中,出入加减,更察其病情变态,临证用药,便能奏效非常”。书中收部分针灸之法,“颇有愈病之功,且助汤药所不及”。
《伤寒全生集》为陶氏虑其子不能习为良医而著,实乃陶氏一生习医之精华。对仲景《伤寒论》言而未尽者,足以发仲景不传之蕴,故对仲景伤寒,实有发挥之妙;对伤寒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上,往往不拘成法和成方,每每加减用之,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叶天士影响较大。可作为研究《伤寒论》和陶氏学求思想的重要书籍之一。
【目录】
原序
伤寒全生集序
刘序
刻《全生集》评本书后
原凡例
凡例
陶节庵伤寒全生集卷之一
伤寒总难提纲第一
辨正伤寒温病热症论第二
辨伤寒伤风中寒不同论第三
辨伤寒审证问因察形正名总论第四
辨持脉手法例第六
辨论浮脉形状指法主病例第七
辨中脉形状指法主病第八
论沉脉形状指法主病第九
辨内外伤证治不同论第十
伤寒太阳脉似少阴少阴证似太阳用药不同论第十一
伤寒阴证身热面赤认作阳证误治论第十二
伤寒合并病论第十三
伤寒两感误治论第十四
伤寒寒热二厥论第十五
伤寒统论第十六
伤寒标本论第十七
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论第十八
三阴无传经论第十九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色法第二十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声法第二十一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形体法第二十二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鼻法第二十三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口唇齿牙法第二十四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耳法第二十五
治伤寒症病所看病人目法第二十六
治伤寒症病所察病人舌法第二十七
治伤寒症病所按病人心胸有无痛处法第二十八
治伤寒症病所问其大小便通利法第十九
治伤寒症病所问其渴与不渴法第三十
治伤寒诸禁忌法第三十一
足太阳经见证治例第三十二
足阳明经见证治例第三十三
足少阳经见证治例第三十四
足太阴经见证治例第三十五
足少阴经见证治例第三十六
足厥阴经见证治例第三十七
辨伤寒凭证不凭脉凭脉不凭证第三十八
辨伤寒见风脉伤风见寒脉论第三十九
察内外伤口传心受脉法第四十
辨伤寒急温急下论第四十一
辨伤寒脉浮可下脉沉可汗论第四十
辨伤寒可发汗例第四十三
辨伤寒不可汗例第四十四
辨伤寒可下例第四十五
辨伤寒不可下例四十六
辨伤寒可吐例第四十七
辨伤寒不可吐例第四十八
辨伤寒可温例第四十九
辨伤寒不可温例第五十
用药寒温相得论第五十一
陶节庵伤寒全生集卷之二
陶节庵伤寒全生集卷之三
陶节庵伤寒全生集卷之四
附录伤寒全生集书影选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