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手册 高中数理化概念公式定理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础知识手册 高中数理化概念公式定理手册

9 2.3折 39.8 八品

仅1件

湖南湘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金星 编

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671

上书时间2022-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薛金星 编
  •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52269772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4页
  • 字数 510千字
【内容简介】
  《高中数理化概念公式定理手册》共分三编: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和化学概念、公式、定理。每一编下都是按照【知识网络构建】、【概念公式定理】、【规律方法技巧】三个栏目编写。
  【知识网络构建】简明概括知识要点,以图解形式凸显各知识要点间的联系,清晰美观,易看易记。
  【概念公式定理】逐一细解每一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等,准确清晰。对易错、易混点添加说明、注意等,让您理解容易,应用方便。
  【规律方法技巧】将与高考相关度比较大的规律、方法、技巧等以小专题形式命名,精讲细说,同时配以典型例题进行突破,解析、点拨齐全,让您更快、更准地掌握考试技巧和规律。
【目录】
第一编 数学概念、公式、定理
一 集合
概念公式定理
(一)集合与集合的表示 2
(二)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3
规律方法技巧
(一)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的应用 4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4
(三)补集思想的应用 4
二 函数
概念公式定理
(一)函数及其表示 6
(二)函数的基本性质 7
(三)指数与指数函数 8
(四)对数与对数函数 9
(五)幂函数 9
(六)函数的应用 10
规律方法技巧
(一)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 11
(二)三个二次问题 12
三 数列
概念公式定理
(一)数列的有关概念 13
(二)等差数列 14
(三)等比数列 15
规律方法技巧
(一)几种常见的求通项公式的方法 16
(二)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 17
四 三角函数
概念公式定理
(一)任意角和弧度制 20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1
(三)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2
(四)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3
(五)三角恒等变换 26
(六)解三角形 27
规律方法技巧
(一)三角函数中的思想方法及其应用 28
(二)由图象确定初相“φ”的四种方法 29
(三)三角函数性质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技巧 31
(四)求三角函数最值的方法 31
(五)求三角函数周期的方法 33
(六)三角恒等变换的方法 34
(七)解三角形 35
五 平面向量
概念公式定理
(一)向量的概念 37
(二)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37
(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38
(四)两点间距离公式、线段的定比分点 39
规律方法技巧
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39
六 不等式
概念公式定理
(一)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42
(二)不等式的证明 42
(三)不等式的解法 43
(四)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44
(五)不等式的应用 44
规律方法技巧
巧用基本不等式 44
七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概念公式定理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47
(二)直线与方程 47
(三)圆与方程 49
(四)空间直角坐标系 51
规律方法技巧
(一)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或垂直 51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及应用 52
(三)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 52
八 立体几何初步
概念公式定理
(一)空间几何体 53
(二)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56
规律方法技巧
线面位置关系问题的解法 57
九 圆锥曲线与方程
概念公式定理
(一)椭圆 58
(二)双曲线 59
(三)抛物线 60
(四)直线与圆锥曲线 60
(五)曲线与方程 61
规律方法技巧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常用的方法 61
(二)与弦中点有关的问题 64
十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概念公式定理
(一)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65
(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66
规律方法技巧
(一)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67
(二)利用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 67
(三)用向量求空间中的距离 68
十一 算法初步
概念公式定理
(一)算法与程序框图 69
(二)基本算法语句 69
(三)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71
规律方法技巧
程序框图问题的解法技巧 71
十二 常用逻辑用语、推理与证明
概念公式定理
(一)命题及其关系 72
(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73
(三)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或”“非” 73
(四)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74
(五)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75
(六)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76
(七)数学归纳法 77
规律方法技巧
归纳、猜想、证明问题 77
十三 导数及其应用
概念公式定理
(一)变化率与导数 78
(二)导数的计算 79
(三)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80
(四)定积分的概念及运算 81
规律方法技巧
(一)可导函数单调区间的求解与应用 82
(二)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优化问题的一般步骤 82
十四 统计
概念公式定理
(一)抽样方法 84
(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85
(三)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87
规律方法技巧
求回归直线方程的方法技巧 87
十五 统计案例
概念公式定理
(一)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88
(二)独立性检验 89
规律方法技巧
χ2公式的运用 89
十六 计数原理
概念公式定理
(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91
(二)排列与组合 91
(三)二项式定理 92
规律方法技巧
(一)分类、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 93
(二)求二项展开式中的特定项(或系数) 93
十七 概率
概念公式定理
(一)随机事件的概率 94
(二)古典概型 95
(三)几何概型 95
规律方法技巧
(一)概率加法公式的应用 96
(二)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判断与计算 96
十八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概念公式定理
(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97
(二)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98
(三)正态分布 98
规律方法技巧
如何求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方差 99
十九 复数
概念公式定理
(一)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100
(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101
规律方法技巧
复数的巧解妙算 102
第二编 物理概念、公式、定理
一 运动的描述
概念公式定理
(一)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 时间 位移 107
(二)速度加速度 108
规律方法技巧
速度v、速度的变化量Δv、加速度a的比较 110
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概念公式定理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11
(二)自由落体运动 112
规律方法技巧
追及和相遇问题的解题技巧 113
三 相互作用
概念公式定理
(一)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15
(二)力的合成 117
(三)力的分解 117
规律方法技巧
(一)关于弹力有无的判定 118
(二)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18
(三)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119
四 牛顿运动定律
概念公式定理
(一)牛顿第一定律 120
(二)牛顿第二定律 120
(三)牛顿第三定律超重与失重 121
(四)共点力的平衡 121
规律方法技巧
(一)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122
(二)瞬时加速度的计算技巧 122
(三)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力学问题 123
(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23
五 曲线运动
概念公式定理
(一)曲线运动 125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26
(三)抛体运动 126
(四)圆周运动 128
(五)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128
规律方法技巧
(一)解决与斜面相关联的平抛运动问题的技巧 130
(二)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分析与求解方法 130
六 万有引力与航天
概念公式定理
(一)开普勒三定律 132
(二)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32
(三)宇宙航行 133
规律方法技巧
(一)解决万有引力与重力关系问题的方法 134
(二)地球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和地球赤道上物体的比较方法 134
(三)解决卫星运动问题的方法 135
七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概念公式定理
(一)功 功率 136
(二)动能 动能定理 137
(三)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138
规律方法技巧
(一)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139
(二)利用动能定理解题时,选择过程的技巧 139
(三)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技巧 140
(四)利用功能关系解题的技巧 140
八 静电场
概念公式定理
(一)电荷与库仑定律 141
(二)电场的力的性质 142
(三)电场的能的性质 143
(四)静电平衡 静电屏蔽 电容器 145
(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 146
规律方法技巧
(一)解决三个电荷平衡问题的技巧 147
(二)处理平行板电容器内部E、U、Q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 147
(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分析方法 148
九 恒定电流
概念公式定理
(一)电流 电阻 电阻率 149
(二)电源 欧姆定律 149
(三)电功 焦耳定律 电功率 151
(四)逻辑电路 152
规律方法技巧
(一)电阻与电源的两种U-I图像的应用 153
(二)电路的动态分析 153
(三)电路的故障分析 154
(四)电路的设计及实验器材的选择问题 154
十 磁场
概念公式定理
(一)磁场 156
(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 158
(三)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 159
规律方法技巧
(一)涉及安培力的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 161
(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 161
(三)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处理方法 162
十一 电磁感应
概念公式定理
(一)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164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65
(三)互感、自感与涡流 165
规律方法技巧
(一)电磁感应中图像问题的处理方法 166
(二)电磁感应现象中动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67
十二 交变电流
概念公式定理
(一)交变电流及其描述 169
(二)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70
(三)变压器与远距离输电 171
规律方法技巧
(一)非正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计算方法 172
(二)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技巧 172
十三 传感器
概念公式定理
(一)传感器 173
(二)传感器的组成 173
(三)传感器元件 173
(四)传感器的分类 173
(五)传感器的应用 173
规律方法技巧
传感器的应用 174
十四 分子动理论
概念公式定理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的热运动 175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175
(三)温度 内能 热平衡定律 176
规律方法技巧
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宏观量和微观量的计算方法 177
十五 气体
概念公式定理
(一)气体的等温变化 178
(二)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178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179
规律方法技巧
应用气体实验定律解题的方法 180
十六 物态和物态变化
概念公式定理
(一)固体和液体 181
(二)饱和汽与物态变化 182
规律方法技巧
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方法 183
十七 热力学定律
概念公式定理
(一)做功、传热与内能的关系 184
(二)热力学定律 185
规律方法技巧
热力学定律及应用 186
十八 机械振动
概念公式定理
(一)简谐运动 187
(二)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188
(三)单摆 189
(四)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 189
规律方法技巧
根据简谐运动图像分析简谐运动情况的基本方法 189
十九 机械波
概念公式定理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波的图像 191
(二)波长、周期、波速及其关系 191
(三)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及多普勒效应 192
规律方法技巧
解决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综合问题的方法 193
二十 光
概念公式定理
(一)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 194
(二)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 195
规律方法技巧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分析方法 196
二十一 电磁波
概念公式定理
(一)电磁场与电磁波 197
(二)电磁振荡 197
(三)电磁波的特点 198
(四)电磁波谱 198
二十二 相对论简介
概念公式定理
狭义相对论 199
二十三 动量守恒定律
概念公式定理
(一)动量和冲量 200
(二)动量定理 200
(三)动量守恒定律 200
(四)碰撞和反冲 201
规律方法技巧
(一)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方法 202
(二)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碰撞问题的方法 202
二十四 波粒二象性
概念公式定理
(一)黑体、光的粒子性 203
(二)粒子的波动性 204
规律方法技巧
光电效应方程Ek=hν-W的理解和应用 204
二十五 原子结构
概念公式定理
(一)原子结构模型 206
(二)光谱 207
规律方法技巧
解决原子跃迁问题时需注意的几个不同 207
二十六 原子核
概念公式定理
(一)原子核的组成 209
(二)天然放射现象 衰变 209
(三)核反应 核能 210
(四)核裂变 核聚变 210
规律方法技巧
核能的计算方法 211
第三编 化学概念、公式定理
一 从实验学化学
概念公式定理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213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14
规律方法技巧
(一)物质提纯的原则与方法 216
(二)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见类型 216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217
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概念公式定理
(一)物质的分类 218
(二)离子反应 219
(三)氧化还原反应 221
规律方法技巧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五律) 223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和步骤 223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24
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
概念公式定理
(一)金属的性质 224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226
(三)金属材料 228
规律方法技巧
(一)锂、钠、钾在实验室中的保存方法 229
(二)钠久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规律 229
(三)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的判断 229
(四)“铝三角”及其应用 229
(五)有关Al(OH)3沉淀的图像 229
(六)Fe(OH)2的制备 230
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概念公式定理
(一)碳和硅的化合物 231
(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溴、碘 232
(三)硫和硫的化合物 233
(四)氮和氮的化合物 235
规律方法技巧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36
(二)常见漂白剂及其原理比较 237
(三)在新制氯水中加如下表物质时表现出的不同性质 237
(四)喷泉实验的原理 237
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概念公式定理
(一)原子的构成与结构 238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39
(三)化学键 240
规律方法技巧
(一)微粒的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240
(二)“位”“构”“性”三者的关系 241
(三)判断已知原子序数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方法 241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