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装本创造新日本:1853年以来的美日关系史
  • 特装本创造新日本:1853年以来的美日关系史
  • 特装本创造新日本:1853年以来的美日关系史
  • 特装本创造新日本:1853年以来的美日关系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特装本创造新日本:1853年以来的美日关系史

全新正版现货,实物拍摄

200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W.拉夫伯尔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306

上书时间2023-12-20

一纸书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W.拉夫伯尔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出版时间 2021-06
  • 版次 1
  • ISBN 9787203116806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632页
  • 字数 500千字
【内容简介】
日本,紧凑、同质、紧密团结,害怕无序;美国,庞大、开放,害怕经济危机,不断谋求国际市场。本书即讲述了自1853年以来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分歧、冲突、战争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爱恨故事。通过运用美日两国的文献材料,拉夫伯尔为我们呈现了重新武装日本背后的曲折、现代美日贸易谈判中的紧张、日本在为美国巨额赤字提供资金方面的持续重要性,以及两国开拓中国市场的动力。
【作者简介】
W.拉夫伯尔(W. LaFeber,1933.8—2021.3)

 

康奈尔大学历史系教授,当代最杰出的对外关系史学者之一,著有《新帝国:对美国扩张的解释,1860—1898》《美国、俄国和冷战》《不可避免的革命:美国在中美洲》等。

拉夫伯尔的学术生涯跨越了“美国世纪”的后半段,其间,他不断向美国的“正统史学派”发起挑战,他的很多信徒也成为切实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人,包括美国前国会议员,现在是华盛顿特区顶级说客的汤姆·唐尼(Tom Downey),美国前任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埃里克·埃德尔曼(Eric Edelman)等。
【目录】
Ⅰ / 前 言

第一章 势不可挡,志不可移 / 1

1 / 一 两个民族

6 / 二 遭遇“新西方”

8 / 三 美国人的出现

18 / 四 哈里斯大胜,以及井伊遇刺

25 / 五 美国人与现代日本的诞生

第二章 加入俱乐部(1868—1900年)/ 39

39 / 一 两种制度

49 / 二 两种制度、两种帝国主义

54 / 三 加入帝国主义俱乐部:伊藤、格莱西姆与甲午战争

63 / 四 夏威夷争端

68 / 五 加入帝国主义俱乐部:“精彩而微小之战”与黯然失色之战

74 / 六 美日一度是朋友

第三章 转折(1900—1912年)/ 83

83 / 一 列强与义和团

91 / 二 山县、罗斯福与日俄战争

103 / 三 中国东北:首次冲突

107 / 四 加利福尼亚危机及其他

112 / 五 中国东北:第二次冲突

第四章 革命、战争与种族(1912—1920年)/ 126

126 / 一 老欧洲、新亚洲

128 / 二 山县、威尔逊与革命中国的“边疆”

131 / 三 加利福尼亚:“另一个种族问题”

134 / 四 双线战争:1914—1918年

144 / 五 西伯利亚(俄国远东):苦涩的选择

148 / 六 巴黎

第五章 创造新时代:从华盛顿到沈阳(1921—1931年)/ 163

163 / 一 胡佛、拉蒙特与新时代

168 / 二 华盛顿公约、纽约的黑室

180 / 三 “心平气和,以理服人”:1924年移民法案

183 / 四 又是中国

189 / 五 “他们仍然需要我们——这或许就是他们恼怒的原因”:1929—1931年

第六章 绳索Ⅰ:从沈阳…… / 203

203 / 一 日美关系的“典范”:20世纪30年代

204 / 二 华尔街与东北危机

216 / 三 高桥、赫尔,以及战争贸易与战争政治之间的竞争

225 / 四 战争与演员

第七章 绳索Ⅱ:……到珍珠港 / 234

234 / 一 系紧绳索

239 / 二 “共荣圈”

246 / 三 割断绳索的努力:珍珠港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两种愿景之争 / 267

267 / 一 天皇VS“机器法则”

272 / 二 加利福尼亚参战:再安置营和好莱坞

277 / 三 日本机器的失败

283 / 四 “我们被当成了傻子”:美国战后规划中,敌人成为朋友

292 / 五 杜鲁门和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300 / 六 “双重打击”——与结局

第九章 创造一个新日本:改革、反转和战争(1945—1951年)/ 319

319 / 一 “要么给我面包,要么给我子弹”

325 / 二 占领的第一时期(1945—1947年)

333 / 三 占领的第二时期(1947—1950年):美国人

339 / 四 占领的第二时期(1947—1950年):日本人、美国人和中国人

348 / 五 朝鲜:为日本而战——“上天的礼物”

第十章 20世纪50年代:关键十年 / 370

370 / 一 “日本……或为天使,或为恶魔”

375 / 二 戴明、杜勒斯和重大选择:中国还是越南?

386 / 三 新冷战

391 / 四 围绕安保条约的危机(1957—1960年)

第十一章 “奇迹”的出现与中国的再现(1960—1973年)/ 408

408 / 一 池田和其他“晶体管商人”的“奇迹”

416 / 二 肯尼迪、池田和“平等伙伴关系”的幻觉

423 / 三 约翰逊、佐藤和越南

434 / 四 尼克松和佐藤——或者“与敌人贸易”

439 / 五 尼克松冲击

第十二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1973年以来)/ 455

455 / 一 冷战时代的转折点

460 / 二 需要的是美国军人而非美国银行——或者“日本第一”

468 / 三 20世纪80年代:从“罗康”开始……

471 / 四 ……到两种相互竞争的资本主义

478 / 五 ……到“日美关系处在1960年以来的最低点”

480 / 六 “冷战结束了,日本最终获胜”

485 / 七 海湾战争:美日冲突的典型案例

489 / 八 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亚洲的政策从日本开始”

505 / 结 语 冲突:回望中的现实

517 / 附 录 

522 / 参考书目

556 / 致 谢

560 /   索 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