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多形态的隧道突涌灾害
1.2 隧道突涌灾害的危害
1.3 隧道突涌灾害的识别、治理与治理质量评价的主要经验
1.3.1 灾害识别既有经验
1.3.2 灾害治理既有经验
1.3.3 治理质量评价
1.3.4 既有经验的作用和主要不足
1.3.5 抗突涌实践效果及需求
1.4 本书的任务及构想
第2章 地质块水岩环境分析
2.1 围岩稳定性的正反向分析
2.1.1 围岩自稳性分类
2.1.2 围岩的质量法分级
2.1.3 岩石的强度法分级
2.1.4 土体的密实度法分级
2.1.5 围岩质量法分级、强度法分级、自稳性分类的对应关系
2.2 地下水赋存状态的正反向分析
2.2.1 常见水压
2.2.2 常见水压分级与对应的涌水形态分类
2.2.3 高水压及其对应形态再分级
2.2.4 水压总分级与涌水形态分类汇总
2.3 围岩稳定性与地下水赋存状态的合并分析
2.3.1 正向分析的合并
2.3.2 土体的ε取值
2.3.3 突涌源形态系数J的力学解释
2.3.4 正向分析与反向分析的合并
2.3.5 对突涌灾害的再认识
2.3.6 正向分析与反向分析的合并效应表的作用
2.3.7 隧道突涌灾害形态分析法的概念
2.4 孕灾地质构造环境简析
2.4.1 突涌孕灾地质构造分类
2.4.2 地质构造环境递变规律发生的原因
2.4.3 导水与储水结构
2.4.4 孕灾地质构造的相互联系及转化
2.4.5 孕灾地质构造类型的启示
2.5 隧道地质构造环境的干预方法
2.5.1 与引排水和注浆相关的尺度效应
2.5.2 围岩注浆的尺度效应
2.5.3 引排水的尺度效应
2.5.4 突涌细分区与围岩环境干预尺度效应的联系
2.5.5 排水与注浆尺度效应的启示
第3章 隧道断面突涌灾害程度分析
3.1 施工扰动对断面环境的影响
3.1.1 隧道断面
3.1.2 力学等效断面
3.1.3 非圆形隧道
3.1.4 等效断面的塑性圈与弹塑性圈分界
3.1.5 弹塑性圈、塑性圈的变形观测
3.1.6 隧道等效断面不同力学区域的相对变形量
内容摘要
为了破解隧道及地下工程突涌灾害定量化分析的难题,本书从隧道突涌灾害形态分析入手,提出识别隧道突涌灾害类型的量化方法;建立隧道突涌灾害暴发模型,并形成隧道灾害治理与治理质量评价的量化方法体系。面对突涌灾害,该方法体系适用于定量化估算隧道掌子面突涌灾害暴发危险程度、治理加固半径、隧道突涌临界顶板厚度、治理段的预留长度与可开挖长度等技术指标或参数。书中既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推演,又有详实的工程案例作为支撑。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