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通八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40181548
上书时间2024-08-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通八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040181548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2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针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和声公共课教学中,学习键盘即兴伴奏的学生们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教程在确保和声基础知识相对完整的前提下,采取理论、写作、键盘、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即兴伴奏入门学习的一些基本问题,按渐进规律溶进和声的各个章节中进行训练,最后通过五首歌曲钢琴伴奏的分析进而解决完整歌曲伴奏的处理问题。
为便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本书还配有典型谱例的音响,在教材中以小喇叭的标志予以提示。本书简明、实用,不仅适合普通高校和声公共课教学使用,也可供作曲专业师生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参考。
- 【作者简介】
-
杨通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3年11月2日出生于四川重庆。自幼受兄长影响酷爱音乐。1959年起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作曲家罗忠镕、赵行道、张肖虎等学习作曲。197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在许勇三教授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1981年以题为《论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和声》的论文通过答辩获硕士学位。1982年回母校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1988年曾公派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音乐与音响协调研究所”(IRCAM)研究现代音乐,同时在国立巴黎高等音乐学院进修学习,l994年再次赴法考察音乐教育。在中国音乐学院工作期间历任音乐教育系主任、成人教育部主任、作曲系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2003年离任后专事教学工作。承担过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子课题《多声部音乐基础》、《中德比较音乐教育研究》、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和声分析教程》等科研工作。理论著述多见于作曲技术理论领域,发表有《德彪西的艺术思想》、《巴托克“钢琴即兴曲”之和声研究》、《艺术探索家斯特拉文斯基》、《调式半音体系与和声的现代民族风格》、《和声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透视》、《实践中选择、实践中创新——中国新乐理的发展历程》等学术论文多篇,编著《初级和声教程》、《和声分析教程》,主持编写《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等。
- 【目录】
-
第一章绪论
(一)和声
(二)大小调和声
(三)四声部写作
(四)和声分析
(五)键盘实践
第二章三和弦
(一)三和弦的类别及构成
(二)三和弦的低音位置
(三)三和弦的旋律音位置
(四)排列法
(五)大调与小调中的三和弦
(六)三和弦键盘指法
第三章原位一、五级三和弦的连接
(一)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
(二)一、五级三和弦的性质
(三)一、五级三和弦连接的意义
(四)一、五级三和弦连接的两种方法
(五)键盘和声模式1
第四章原位一、四级三和弦的连接
(一)四级三和弦的性质
(二)一、四级三和弦连接的意义
(三)一、四级三和弦连接的两种方法
(四)键盘和声模式2
第五章原位一、四、五级三和弦的连接
(一)一、四、五级三和弦连接的意义
(二)一、四、五级三和弦的组合形式
(三)一、四、五级三和弦连接的声部进行
(四)键盘和声模式3
第六章为旋律配和声
(一)为旋律配和声的一般程序
(二)习作示范
(三)模式的移调
第七章和弦的转换
(一)转换的意义
(二)四声部中的转换-
(三)习作示范
(四)柱立式织体1
第八章三和弦第一转位
(一)转位的意义
(二)四声部中的六和弦
(三)习作示范
(四)柱立式织体2
第九章终止
(一)终止的类别及构成
(二)习作示范
(三)半分解式织体1
第十章三和弦第二转位
(一)终止四六和弦
(二)辅助四六和弦
(三)经过四六和弦
(四)习作示范
(五)半分解式织体2
第十一章属七和弦
(一)属七和弦的构成及特性
(二)四声部中的属七和弦
(三)习作示范
(四)全分解式织体1
第十二章经过音和辅助音
(一)经过音
(二)辅助音
(三)习作示范
(四)怎样划分和声语汇
(五)全分解式织体2
第十三章二级、七级和弦
(一)大、小调和声功能组
(二)二级和弦
(三)七级和弦
(四)全分解式织体3
第十四章延留音、倚音、先现音
(一)延留音
(二)倚音
(三)先现音
(四)习作示范
(五)伴奏曲例分析1
第十五章六级、三级和弦
(一)六级和弦
(二)三级和弦
(三)伴奏曲例分析2
第十六章离调
(一)离调的一般构成
(二)副属和弦
(三)重属和弦
(四)副下属和弦
(五)伴奏曲例分析3
第十七章持续音与模进
(一)持续音
(二)模进
(三)伴奏曲例分析4
第十八章简单的转调知识
(一)转调概说
(二)自然音转调
(三)伴奏曲例分析5
附录一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
(一)五声性调式的结构
(二)五声性调式的旋律
(三)五声性调式的和声
附录二分析谱例
(一)第十二章分析用谱(1—10)
(二)第十三章分析用谱(11—20)
(三)第十四章分析用谱(21—35)
(四)第十五章分析用谱(36—50)
(五)第十六章分析用谱(51—65)
(六)第十七章分析用谱(66—84)
(七)第十八章分析用谱(85—94)
(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分析用谱(95—109)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