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美学新编
  • 佛教美学新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教美学新编

库存一手未阅,外观略自然旧,内页新的

72 9.2折 78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祁志祥 作者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1-06

南台书院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祁志祥 作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48079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0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祁志祥著的《佛教美学新编》从佛教对世人沉迷的现实美的否定谈起,揭示了佛教对美本体的特殊肯定及其在中观方法指导下对世俗美的变相建构,系统勾勒了佛教各门艺术琳琅满目的美学风貌,细致剖析了佛教哲学与美和艺术不即不离的美学意蕴,并会通印中,具体阐释了佛教主要宗派的美学个性。本书思理绵密,趣味横生,雅俗共赏,其妙自得。阅读本书,也可给芸芸众生在迷失自我时送上一份清凉剂。
【作者简介】

                                 祁志祥,江苏大丰人,1958年生。文学博士,曾在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任教,担任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政法学院研究院教授,国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机心兼职研究员。兼任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不错专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20种学术著作,在全国高端刊物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代表作有《中国美学通史》《中国美学原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佛教荚学》及《人学原理》《围学人文导论》等。论著曾获全国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很好教材奖及很好图书奖,论文曾被各类文摘刊物转载数十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色即是空:佛教对现实美的基本否定

第一节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第二节  “美色淫声,皆是苦本”

第三节  女色如“革囊盛粪”,“唯苦无乐”

第四节  视美为丑的“不净观”

第二章  涅?极乐:佛教对本体美的独特肯定

第一节  “涅?”之美与佛法之美

第二节  “涅?”之美的象征形态之一:空静之美

第三节  “涅?”之美的象征形态之二:死亡之美

第四节  主体“佛性”之美及以“妙悟”为特征的审美方法

第五节  觉悟“涅?”的化身:佛、菩萨、罗汉之美

第六节  佛国净土之美

第三章  色复异空:佛教对世俗美的变相建构

第一节  以“味”为美

第二节  以“圆”为美

第三节  以“十”为美

第四节  光明为美

第五节  七宝为美

第六节  以香为美

第七节  莲花为美

第八节  法音为美

第九节  像教之美

第十节  言教之美

第四章  多姿多彩:佛教艺术的美学风貌

第一节  佛教文学

第二节  佛教音乐

第三节  佛教戏剧

第四节  佛教绘画

第五节  佛教雕塑

第六节  佛教建筑

第七节  佛教艺术的一般美学特点

第五章  不即不离:佛教哲学的美学意蕴

第一节  色空一体与真幻相即

第二节  “物我同根”与“美丑一旨”

第三节  “三界唯心”与美在净心

第四节  识境一体与意境交融

第五节  “神存形灭”与“贵神贱形”

第六节  “言语道断”与“道不离言”

第七节  “无相为体”与“化身有相”

第八节  呵佛骂祖与创新自得

第九节  禅定之学与虚静生思

第十节  “现观现量”与审美直观

第十一节  渐顿之说与艺术灵感

第十二节  参禅妙悟与审美解读

第十三节  “了无分别”与“整体把握”

第十四节  “双遣双非”与“诗家中道”

第十五节  “无住为本”与“诗家活法”

第六章  本同末异:佛教宗派的美学个性

第一节  中观派美学:美在涅?中道

第二节  唯识派美学:唯识美与现量论

第三节  般若学美学:美在般若中观佛性

第四节  涅?学美学:美在涅檗佛性

第五节  禅宗美学:美在净心

第六节  天台宗美学:美源于“止观”

第七节  华严宗美学:美在事理圆融

第八节  净土宗美学:美在净土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