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史
  • 中国妇女史
  • 中国妇女史
  • 中国妇女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妇女史

【正版*现货实拍*速发】

93 九品

仅1件

湖北襄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慧兰、王向梅 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5

嘉航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慧兰、王向梅 著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5407388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4页
  • 字数 25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妇女史》是在国内外妇女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尊重妇女史观的多元化,采用专题史的体例编写的妇女史。其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制度与性别观念的变化、女性的角色与定位、女主政治、女子教育、女性婚姻家庭、女性身体、女性阶层与社会地位等不同角度,呈现出了中国古代妇女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诠释了妇女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尽可能为读者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中国妇女的历史。它是一部主题鲜明、内容详实、兼具研究性成果与教学参考的学术作品。

【作者简介】

罗慧兰,福建省连城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曾在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工作,现为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妇女史研究与教学。兼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兼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委讲师团专家。2009年至2011年任国家教育部“女性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曾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加拿大国际开发署等国际机构担任性别专家,多次参与国际项目的培训和评估。在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专题片《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中担任策划并出任嘉宾。主要研究方向有:妇女史、女性心理学、性别研究等。代表作《女性学》,2002年7月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王向梅,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妇女史、妇女学、妇女运动等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一部,合著两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

 


【目录】

序  001

 


 

第一章 绪论/ 001

 

第一节 妇女史研究  002

 

一、妇女史的界定  002

 

二、妇女史的产生以及对史学的挑战  003

 

三、妇女史的发展

 

  ——从“添加式的妇女史”、“她史”到社会性别史  007

 

四、中国妇女史研究概述  010

 

第二节 妇女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011

 

一、社会性别理论及其在妇女史研究中的应用  011

 

二、妇女史研究的史料  014

 

三、妇女史的研究对象  015

 

四、妇女口述史  016

 

第三节 妇女史教学  018

 

一、中国妇女史的课程目标  018

 

二、女性主义教学法的运用  019

 

三、妇女史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021

 


 

第二章 中国社会性别制度的形成及其对妇女的规范/ 025

 

第一节 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  026

 

一、母系氏族及其社会基础  026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妇女地位  029

 

三、母权制的颠覆与一夫一妻制的形成  032

 

第二节 父权制的确立  035

 

一、华夏父权制的确立  035

 

二、父权制下性别秩序的建立与两性角色规范  039

 

三、华夏性别制度及其话语构建  042

 


 

第三章 古代婚姻礼俗与媵妾制/ 050

 

第一节 古代婚姻内涵及婚礼的形成  051

 

一、婚姻的意义与婚姻的目的  051

 

二、六礼与择偶标准  055

 

三、婚龄与婚姻决定权  065

 

四、古代婚姻禁忌  070

 

五、男子的离婚特权:“七出”与“三不去”  074

 

第二节 中国古代媵婚制  078

 

一、媵婚制的起源与发展  078

 

二、媵婚制的基本内容  080

 

三、媵婚制的解体  082

 

第三节 纳妾制度  086

 

一、纳妾原因  086

 

二、“妾”的来源  089

 

三、妾的地位  091

 


 

第四章 古代女子教育与道德修养/ 098

 

第一节 “女教”的产生及其对女子的教化  099

 

一、女教著述  100

 

二、古代女子教育的内容  112

 

第二节 妇德教育的途径与“妇道”的养成  119

 

一、妇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19

 

二、“妇道”的养成——女子教育的基本目标  124

 

第三节 近代女子学校的兴起与出国留学之风  129

 

一、晚清女子教育的兴起及其对《女诫》的重新解读  129

 

二、女性出国留学热潮  134

 


 

第五章 儒家礼法的形成与性别制度的发展/ 142

 

第一节 儒家礼法的形成  143

 

一、礼的起源与内涵  143

 

二、礼法结合思想的形成过程  147

 

第二节 由礼入法——性别制度的法典化  149

 

一、唐代以前有关法律对性别关系的规定  150

 

二、唐律中有关性别制度与妇女的法规  153

 

第三节 族规家法中的性别角色规范  162

 

一、宋代重建家族组织与家法族规的发展  163

 

二、家法族规中对男女两性的角色定位与行为规范  166

 


 

第六章 女主政治与武则天称帝/ 17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女祸”论的产生与发展  178

 

一、对“女祸”的解释  178

 

二、汉代“美女破国”形象的塑造  179

 

三、禁止后妃干政  184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女主政治”  185

 

一、“女主”概念以及参政的方式  186

 

二、女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188

 

第三节 武则天称帝以及对“女主政治”评价  191

 

一、武则天——中国男权社会的一朵奇葩  191

 

二、“女主政治”的分析与思考  202

 


 

第七章 古代女性的性与身体/ 210

 

第一节 “妓”的起源与社会地位  211

 

一、“妓”的起源、类别与来源  211

 

二、中国历史各朝代娼妓业的发展  214

 

三、晚清色情业的发展以及清政府的管理措施  216

 

四、妓女诗作与才情  221

 

第二节 缠足的兴起  222

 

一、关于缠足的起源  222

 

二、缠足流行的社会根源  225

 

第三节 贞节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228

 

一、汉唐时期两性关系的开放之风  228

 

二、贞节观念——从宽泛到严格  232

 

三、明清时期贞节观念的强化  235

 


 

第八章 独特的妇女群体——“三姑六婆”/ 24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