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学人文丛
  •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学人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学人文丛

塑封未拆,李恭忠老师新作结集!

95.8 8.9折 108 九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恭忠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6-05

上书时间2020-11-2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塑封未拆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恭忠 著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5201318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学人文丛
【内容简介】
  研究历史,有点像抗战时期游击队挖地道,从几个不同的口子挖下去,各条坑道宽窄、深浅不一,各有分叉,最后又能相互连通,从而构成一方地下迷宫。《近代中国社会史论/学人文丛》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寻求中国道路的历史解释,和中国道路合理性的历史渊源,以历史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
【目录】
自序
上篇 “社会”的“秘密”
“江湖”: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兼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
内涵
一、“江湖”释义
二、作为人际互动空间的“江湖”
三、作为文化传统的“江湖”
四、“江湖中国”及其社会理论意义
结义:近代中国的“社会”想象
一、普通结义
二、合伙结义
三、帮会结义
四、何以称“义”
五、何以“社会”
结语
“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
一、本质主义的“客家”
二、社会竞争与土客冲突
三、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
四、“客家”文化形象的建构
蒙冤叙事与下层抗争:天地会起源传说新论
一、立功一蒙冤的叙事结构
二、蒙冤一抗争的伦理逻辑
三、“顺天行道”与皇权想象
结语
民族主义的“发明”:辛亥革命前后的会党论说
一、“秘密社会”的发现
二、“民族主义”的彰明
三、东西方洪门论说的汇合
四、“洪门民族主义”话语的定型
结语

中篇 观念和制度
“倭寇”记忆与中国海权观念的演进——明中期至清中期海防论著的初步考察
一、“倭寇”记忆与明代海防论著的产生
二、清前期海防论著中“备倭”话语的延续
三、“倭寇”记忆、“备倭”话语对中国海权观念演进的影响
结语
从republic到“共和”:一个西方概念的中国之旅
一、从xoktzeta到republic
二、从republic到“民主”
三、从republic到“共和”
四、从“共和”到“假共和”
结语
青年孙中山的革命想象——1895年广州起义再探
一、心志强于形势:乙未举事的社会基础
二、理想多于思想:乙未举事的政治纲领
三、臆断大于谋略:乙未举事的组织策划
四、想像让于行动:乙未举事与孙中山的身份转变
结语
张謇科举经历探微——制度史的视角
一、“误中”:通行说法的由来和本意
二、“错放”:制度刚性与人情限度
三、“大魁”:权势游戏和意义拷问
结语
谁之县政——民国后期山西四县财政预算岁出结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分析框架
三、几个案例
四、总结讨论

下篇 记忆与认同
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
一、“满汉”与“古今”
二、“兴亡”与“治乱”
三、“英主”与“圣君”
结语
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一、选址南京的政治内涵
二、建筑精神的构想
三、空间、装饰与建筑效果
四、谒陵行为与建筑精神的实现
结语
“党葬”孙中山:现代中国的仪式与政治
一、名分:“国葬”还是“党葬”
二、组织:“党治”体制的缩影
三、宣传:领袖崇拜的灌输与“党治”权威的推广
四、仪节和场面:“党治”秩序的象征性表达
五、“奉安”中的杂音
结语
“总理纪念周”与民国政治文化
一、“总理纪念周”的创设
二、纪念仪式与政治宣传
三、“总理纪念周”的推广
四、“总理”纪念系列节日
结语
孙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变
一、孙文:革命之先导
二、孙逸仙:革命之北辰
三、孙中山:革命之神,中国之父
四、孙中山:民族复兴的先驱
结语
附录 著述一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塑封未拆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