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与林语堂(首版一印)
  • 鲁迅与林语堂(首版一印)
  • 鲁迅与林语堂(首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鲁迅与林语堂(首版一印)

本人私家藏书

33 全新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大中 著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03-12

印次1

印数3千册

装帧平装

货号k 536

上书时间2021-11-27

私家藏书楼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董大中 著
  •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12
  • 版次 1
  • ISBN 9787202028513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7页
  • 字数 276千字
【内容简介】
这个题目有很大的难度。不仅因为鲁迅是很难写的,还因为林语堂太丰富了,也太复杂了。他写了建么多书,有些书是用英文写的,至今仍不能看到。他的人生道路也很特殊。

  当然,阐释林语堂并不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把林语堂跟鲁迅放在一起,与其说互为参照,毋宁说把鲁迅当做标尺,丈量林语林语堂的高矮肥瘦,更妥当一些。鲁迅是文化巨人,是民族英雄。他是在中华大地上,用全人类文化的乳汁养育出来的。他的始终站在全人类文化前沿的伟大魅力,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的爱,他跟一切强权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他对人的价值的勇敢捍卫,使其他各色各样的文化人士,都显得不够高大。林语堂虽然著述甚多,但在鲁迅面前,也只能算是参天大树旁边的一棵冠盖如云的梧桐。
【目录】
自序

上卷 交往篇

  第一章  在北京时期

    1.1 相交在女师大

    1.2 加入语丝派

    1.3 鲁迅的忠千和林语堂的醒悟

    1.4 “三一八”后“大逃亡”

  第二章  在厦门时期

    2.1 南下厦门

    2.2 战友情谊

    2.3 先后离开

  第三章  在上海时期

    3.1 上海重逢

    3.2 高山安可仰 交情老更亲

    3.3 《子见南子》风波

    3.4 第一次“疏离”

    3.5 创办《论语》

    3.6 共同为争取民权而斗争

    3.7 “古益轩”聚会

    3.8 从幽默到闲适(上)

    3.9 从幽默到闲适(下)

    3.10 一九三四年九月以后

中卷 比较篇

  第四章  文化思考应有的几点认识

    4.1 “文化”一词的含义

    4.2 文化的共通性和阶段性

    4.3 文化的融合、变异和消亡

    4.4 文化与传统

  第五章  中西文化  文化与传统(上)――鲁迅

    5.1 “别求新声于异邦”

    5.2 封建专制传统的彻底批判者(一)——矛头指向

    5.3 封建专制传统的彻底批判者(二)——打孔家店

    5.4 封建专制传统的彻底批判者(三)——批“国民性”

    5.5 祖国优秀文化的捍卫者

    5.6 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创造者

  第六章  中西文化  文化与传统(下)――林语堂

  第七章  面对现实

  第八章  文学观念与创作

  第九章  简短的结语

下卷 溯源篇

  第十章  家庭

  第十一章  学养

  第十二章  职志

附录  

  鲁讯

  鲁讯之死

  忆鲁迅

  记周氏弟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