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土地流转与资源配置行为研究--基于汶川地震灾区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灾后恢复重建影响的实证研究
全新正版现货
¥
21
7.5折
¥
28
全新
仅1件
作者朱文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48673
出版时间2010-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8元
货号22738992
上书时间2024-07-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全新
- 商品描述
-
【编辑推荐】:
本书*鲜明的特点是,根据自然灾害下农户资源配置行为的一些特殊性,从农户微观角度去探讨其土地资源配置对各种支持政策的响应行为。书中既有理论上的总结、概括和现状的描述,也有基于实际调查数据的模型分析。分析结论正确,有较强的说服力;提出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论证严密,数据可靠;具有独立的见解和鲜明的创新性。总之,这是一本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优秀著作。
【作者简介】:
朱文,女,1966年出生,1991年获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近几年先后在《农村经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与改革》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合著1部。参加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项省部项目,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外专局项目1项、校项目2项。2008年获四川省社科联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
【目录】:
序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土地流转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1.3.3 发达国家土地流转制度的探讨与借鉴 1.3.4 我国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 1.3.5 简要评述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的假设前提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2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 2.1 产权理论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2.1.1 产权理论的历史渊源及主要内容 2.1.2 我国农村土地物权的主要内容 2.2 农民理性假说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 2.2.1 农民理性假说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2.2.2 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内容 2.2.3 农民理性假说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分析 2.3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 2.3.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的历史渊源及主要内容 2.3.2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3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的环境分析 3.1农 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的制度环境分析 3.1.1 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历程 3.1.2 现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土地经营制度的内在缺陷 3.1.3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创新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3.2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的经济环境分析 3.2.1 农村人口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3.2.2 统筹城乡发展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3.2.3 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经营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3.2.4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4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4.1 土地流转的意义 4.2 样本调查区域概况与样本户分析 4.2.1 样本调查区域经济概况 4.2.2 样本户的基本特征 4.3 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4.3.1 灾区农户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4.3.2 灾区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4.4 汶川地震灾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4.1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4.4.2 地震灾区土地流转问题的治理对策 4.5 土地流转个案研究:金色阳光公司——龙头企业中的佼佼者 4.5.1 公司发展概况 4.5.2 “公司+农户一增收”的模式 4.5.3 金色阳光龙头企业面临的问题 4.5.4 金色阳光龙头企业的管理对策5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发展状况与文献回顾 5.2 数据描述和研究假设 5.2.1 数据描述 5.2.2 研究假设 5.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5.4 模型实证分析 5.4.1 土地流转总体影响因素分析 5.4.2 土地转入影响因素分析 5.4.3 土地转出影响因素分析 5.5 结论6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对资源配置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土地流转与资源配置关系 6.2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3.1 数据来源 6.3.2 变量选择 6.4 模型估计 6.4.1 总体回归模型 6.4.2 单个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 6.4.3 加入土地流转收益的回归模型 6.5 分析结论7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对政策支持响应的实证分析 7.1 文献评述 7.1.1 问题的提出 7.1.2 土地流转特点 7.1.3 土地流转作用 7.1.4 土地流转政策 7.1.5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对政策支持响应分析的主要内容 7.2 研究方法 7.3 数据描述与政策支持方案设计 7.3.1 数据描述 7.3.2 政策支持方案设计 7.4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对政策支持响应的实证分析 7.4.1 对“种政策支持”情景响应的实证分析 7.4.2 对“第二种政策支持”情景响应的实证分析 7.4.3 对“第三种政策支持”情景响应的实证分析 7.4.4 对“第四种政策支持”情景响应的实证分析 7.5 结论 7.5.1 各种政策支持对土地流转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7.5.2 土地的保障功能随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呈下降趋势 7.5.3 不断完善政策支持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7.5.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对土地流转产生重要的积意义 7.5.5 农户的教育培训支出会随支持政策的推进而不断增力口 7.5.6 灾区农村金融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 7.6 政策建议 7.6.1 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支柱产业融资的金融体系 7.6.2 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 7.6.3 大力发展灾区支柱产业 7.6.4 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7.6.5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7.6.6 推动土地流转高形式的发展8 汶川地震灾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设计” 8.1 农户土地流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8.1.1 优化配置原则 8.1.2 市场机制与政府协调相结合原则 8.1.3 因地制宜原则 8.1.4 自愿互利原则 8.1.5 耕地保护原则 8.2 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灾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8.2.1 对农户承包地重新确权颁证,明晰承包地的物权性质 8.2.2 合理界定土地权利,重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 8.2.3 加强对农民权益的立法保护 8.2.4 探寻满足新增人口土地诉求的新途径 8.3 创造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增强土地出让人的供给动力 8.3.1 建立和完善灾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8.3.2 改革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 8.3.3 加大农村金融对土地流转的灾后重建支持 8.4 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强土地受让人的需求动力 8.4.1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增加农户收入 8.4.2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8.4.3 加大财政支付的转移力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8.4.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8.5 规范地方政府行政主体行为,确保农户的主体地位 8.6 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降低土地流转交易费用 8.6.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优化土地配置效率 8.6.2 积培育为流转各环节服务的中介组织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