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可以这样看:宇宙探索(再忙,也要仰望星空,写给每位地球人的通识读物)
  • 科学可以这样看:宇宙探索(再忙,也要仰望星空,写给每位地球人的通识读物)
  • 科学可以这样看:宇宙探索(再忙,也要仰望星空,写给每位地球人的通识读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可以这样看:宇宙探索(再忙,也要仰望星空,写给每位地球人的通识读物)

全新正版现货

31.5 7.0折 45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尼尔?德格拉斯?泰森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41783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定价45元

货号27914728

上书时间2024-07-18

乐淘正品书城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再忙,也要仰望星空, 


写给每位地球人的通识读物!  


 


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我们需要食物,我们充满杀戮。


人类与其他动物不一样——我们不仅能依靠天然食物,我们还能生产食物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族群需要;我们不用尖牙或利爪杀戮,我们能生产武器屠灭其他生命。我们杀戮的理由绝不仅是求生。


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记录了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前世今生。尼尔揭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即根植于人类基因中的探索精神。为了满足对自然的好奇,人类能理性或感性地探索我们的世界和宇宙。


从*名仰望星空的原始人开始,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就从未停歇。正如刘慈欣在《朝闻道》中描述,“当*名伟大的望星人出现后,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飞速前行;智慧生命*的悲哀莫过于失去探知宇宙终奥秘的机会。”所以,人类不断地探究宇宙,不计艰险;伟大的望星人坚持着探索,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到:“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他们是我们族群里的勇士,代表着全人类负重前行,航向星辰大海。


本书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开始,阐明了人类社会的探索活动与政治息息相关。通过回顾人类(主要是美国人)在探索宇宙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经受的挫折、获得的回报,尼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宏大的画卷。尼尔叙述了世界各国在探索宇宙这项科学实践中的现状,并指出了当下存在的问题。尼尔描绘了自己的愿景,展望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未来。


《宇宙探索》是尼尔•德格拉斯•泰森继《起源》、《死亡黑洞》、《冥王星档案》等畅销书之后,又一部科普力作,并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阅读本书,我们能步入宇航员及天体物理学家的视野,站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前沿,思考人类、社会、科学与宇宙的关系这样的哲学命题。 


 


 


 


 


 


《宇宙探索》记述了有史以来人类对太空展开的探索史,分析了激励人类走向太空、走向宇宙的历史本源——宗教皇权、经济回报、战争态势。事实上,作者认为,我们应客观认识,人类仅是宇宙生物链中的参与者而非主宰,我们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亦无本质差异。激励我们坚持探索精神的本源应是纯洁的,我们应该为了科学、为了自我进化而探索。创新、探索,是人类进化的本源。


同时,作者提出,地球绝非宇宙中*的生命载体。地外生命或地外生命形式确定存在;我们的宇宙并非*,多元宇宙确定存在。我们唯有坚持探索,促使科学进步,方能驱动人类进化。



内容简介】:

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通过《宇宙探索》记录了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前世今生。尼尔揭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即根植于人类基因中的探索精神。为了满足对自然的好奇,人类能理性或感性地探索我们的世界和宇宙。


本书以地缘政治的角度,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探索活动与政治通常相关。通过回顾人类(主要是美国人)在探索宇宙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经受的挫折、获得的回报,尼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宏大的画卷。尼尔叙述了世界各国在探索宇宙这项科学实践中的现状,并指出了当下存在的问题。尼尔描绘了自己的愿景,展望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未来。


作者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希望科学不分国别不分阶;希望全社会重视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促进科技的新革命。



作者简介】:

《宇宙探索》由美国科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撰写。泰森,出生于纽约城,天体物理学家。哈佛大学物理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曾出版畅销科普作品《死亡黑洞》、《冥王星档案》……


泰森是13所大学院校联名荣誉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得过NASA杰出公共服务奖章(该机构向非政府雇员公民颁发之*荣誉)。在向公众宣传宇宙认知上,他的贡献得到了国际天文联合会的高度认可并将13123号小行星官方命名为“泰森”。



目录】:

000 □1  虚空之魅 


000 □2  系外红尘 


000 □3  外星生命 


000 □4  邪恶外星人 


000 □5  杀手小行星 


000 □6  向星星启航 


000 □7  为什么探索 


000 □8  疑惑的剖析 


000 □9  生日快乐,NASA 


000 □10  太空的未来50年 


000 □11  我们为何需要太空项目 


000 □12  通向发现的道路 


 


000 □第二部分 如何做


000 □13  起飞 


000 □14  以弹道的方式运行 


000 □15  太空竞赛 


000 □16  2001年——现实对决幻想


000 □17  发射正确的东西


000 □18  探测中的设备


000 □19  以钟爱哈勃之名


000 □20  40周年庆快乐,阿波罗11号


000 □21  何以触及苍穹


000 □22  航天飞机的*后一班岗


000 □23  深空中的推进力


000 □24  平衡作用


000 □25  生日快乐,《星际迷航》


000 □26  如何证实你被外星人劫持过


000 □27  美国太空旅行的未来


 


000 □第三部分 为什么不


000 □28  太空旅行的麻烦事


000 □29  向着星空彼岸努力


000 □30  美国与新兴的太空力量


000 □31  太空热情的错觉


000 □32  偶然的梦


000 □33  以数字之名


000 □34  挑战者号之颂,1986


000 □35  宇宙飞船表现糟糕


000 □36  NASA对美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000 □结语


000 □附录A


000 □附录B


000 □附录C


000 □附录D


000 □附录E


000 □附录F


000 □致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