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与族群书写
全新正版现货
¥
66
7.7折
¥
86
全新
仅1件
作者梁昭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13445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86元
货号25249853
上书时间2024-07-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全新
- 商品描述
-
【内容简介】:
本文集以“文学世界与族群书写”为主题,探讨中国与英语世界中的族群书写、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议题。文集分为四部分。*部分“族群书写”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族群文学。重点以广西壮族的“刘三姐叙事”和贵州苗族的“蚩尤叙事”为对象,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壮族和苗族的口承文化具有何种表述价值和结构。第二部分“世界文学”以中西方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史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的多族群文学史建构以及英国、中国的作家作品中的身份认同、地域认同。第三部分“学科交叉”梳理、评述和反思了文学人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第四部分“述评对话”评论了文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学人专著。
【目录】:
族群书写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
——“歌圩”命名再思考
“老传统”与“新叙事”
——以蓝靛“刘三姐”叙事为例论“传说”与
“历史”的分野
彝人诗中的印第安
——阿库乌雾《凯欧蒂神迹》的跨文化书写
苗族蚩尤叙事中的族性书写
从“母语文学”看少数权利和文化认同
世界文学
族群单位与文学建构
——“美国文学”的“族群化”趋势及特点
“变异学”和新“世界文学”模式:比较诗学新方向.
什么是“世界文学”?
——哈佛大学“世界文学”本科课程浅谈
“谋杀母语”的诗学
——威尔士诗人格温妮丝·刘易斯诗作中的
“文化认同”议题
比较文学与《诗经》的讽寓性阅读
——评苏源熙《一个中国美学问题》
上海叙事中的“自观”与“他观”
——《长恨歌》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比较
学科交叉
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再思考
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新阶段
“五四”歌谣学大潮中的“背影”
——论朱自清及其《中国歌谣》
述评对话
文化人类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
人类学视域中的中国“新富”
4——评庄思博的《焦虑的财富》
文学地理、空间批评和多元文化
——评丹珍草的《差异空间的叙事》
破解“蛊毒”之谜的人类学尝试
——《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读后感
后记
【作者简介】:
梁昭,广西柳州人,四川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同时兼任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四川大学《文化遗产研究》(辑刊)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人类学、中国多民族文学、比较文学。出版专著《表述“刘三姐”——壮族歌仙传说的变迁与建构》(民族出版社,2014),参与撰写《比较文学学》、《外国文学》、《大学语文》教材、“世界文学读本系列”等教材;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主持*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四川大学青年学术人才”项目1项。主要教授课程:文化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外国文学等。任四川大学*精品课程“比较文学”的主讲教师。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全新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