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西北师大社科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西北师大社科文库)

全新正版现货

40.6 7.0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谭培文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96299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58元

货号25342931

上书时间2023-04-25

乐淘正品书城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文本乃治学之本,现实为创新之源”。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既立足文本,又关注现实。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根本矛盾与弊病,探寻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途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起点,亦马克思文本创造的逻辑开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文本走向现实地创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现实的内在关系不难发现,对利益问题的关注,特别是为实现广大人的根本利益,是促使马克思主义从文本走向现实的主要中介。坚持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是破解文本与现实之疑难,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础。文本与现实相统一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现实的对话》试图从文本与现实之关系角度,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目录】:
文本乃治学之本现实为创新之源——纪念和弘扬孙伯绥先生的学术精神(代绪)

*章 文本的逻辑起点: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
*节 真理标准与道德标准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道德话语权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探索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人道化道路哲学审视
第五节 恩格斯关于恶的辩证分析
第六节 新自由主义理论传统价值取向
第七节 "*者"与马克思的个性观
第八节 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
第九节 马克思论人的科学方法研究
第十节 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哲学基础
第十一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批判

第二章 文本走向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
第二节 建国6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根据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概念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的价值因素
第六节 发展与代价二难悖结的哲学沉思
第七节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
第八节 世界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九节 发展风险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第三章 文本与现实的中介: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
*节 利益范畴的历史嬗变与现实解读
第二节 利益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
第三节 利益是走出唯心史观魔谷的阿莉阿德尼之线
第四节 物化观与马克思问题域逻辑转换
第五节 人类的利益是发展生产力
第六节 马克思利益观与中国传统观念
第七节 孔扬墨利益观的现代阐释
第八节 邓小平的利益观
第九节 和谐社会利益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第十节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利益机制选择

第四章 文本与现实的疑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节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主题研究
第二节 语言生态环境视野的文化软实力
第三节 列宁语言生态思想
第四节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五节 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信仰教育研究
第六节 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权建设

第五章 文本与现实相统一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想与现实的二难解读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世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平台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的价值导向
第四节 以人为本阐发的几种关系反思
第五节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终极关怀的当代价值
第六节 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和实现
第七节 中西自由方法论比较
第八节 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
第九节 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认同的辩证分析
第十节 改善民生与核心价值认同
第十一节 论世纪之交的实践向度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