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国史(全五卷)(世界历史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俄国史(全五卷)(世界历史文库)

全新正版现货

412.3 8.4折 48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 著  张草纫 浦允南 等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0762

出版时间2013-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88元

货号29386231

上书时间2023-04-18

乐淘正品书城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是整个20世纪俄罗斯(苏联)众多历史教材中的不是在苏联官方意识形态指导下编写的俄罗斯通史。本书共五卷,内容涵盖从古代到19世纪的俄国历史。本书的五卷分别于1992(卷)、1996(第二卷)、1997(第三卷)、2009(第四、五卷)年陆续出版。但因为承担五卷翻译、校订的单位分散,译校人员较多,此前的版本在人名、地名、专业名词和体例等方面难免不统一。本版的特点是由专家学者统一各卷译名,并修订部分不贴切的专业译名,使其学术上得以完备。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俄国史(全五卷)(世界历史文库)》著者瓦•奥•克柳切夫斯基(1841-1911年)是俄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史学家。他出生于平扎城附近沃斯克列先斯克村一个乡村教士世家。186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语言系,1872年获硕士学位,1882年获博士学位,1879年起任莫斯科大学俄国史讲师,1882年起为俄国史教授。除教学外,他参加过多方面的学术活动,担任过许多重要学术职位:1889年任科学院通讯院士,1900年任俄国史及古文物院士,1908年任优美文学荣誉院士。80年代起他参加许多学术团体的活动,成为莫斯科考古学会、俄罗斯语文爱好者学会、俄国历史及古文物学会的会员(1893-1905年任该会主席)。政治上,他初受农奴制崩溃时期(19世纪50-60年代)革命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但不主张用革命手段达到目的,所以他属自由主义反对派。到19世纪末,他开始支持君主制。20世纪初,在革命运动高涨时,他加入了立宪民主党,从自由主义反对派转变为立宪保皇派。
《俄国史(全五卷)(世界历史文库)》共八十六讲,著者按自己的分期讲授俄国史,但从各讲的编码顺序看不出分期。每卷没有标题目录,但每讲开始之处有内容提要,大致是各段的小标题。每卷后有详细的评注和人名、地名索引。第五卷末有各讲小标题的总目。



作者简介】:

瓦•奥•克柳切夫斯基(1841—1911)俄国杰出的史学家,1879年起在莫斯科大学教授俄国史。除教学外,还参加多方面的学术活动,担任许多学术要职。曾任科学院通讯院士、俄国史及古文物院士、优美文学荣誉院士。他是俄国史学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具有创造精神。主要著作有:《古罗斯圣人传是历史史料》、《古罗斯的大贵族杜马》、《俄国史教程》、《克柳切夫斯基文集》、《克柳切夫斯基未出版的著作集》等。



目录】:

《俄国史 卷》

研究地区史的学术任务——历史过程——文化史或文明史——历史社会学——历史研究中的两种观点:文化史观点和社会学观点——用社会学观点来研究地区史,在方法上比较方便,在教学法上比较适宜——社会历史过程概况——综合各地区和各时期的社会因素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用这种观点来研究俄国史在方法上比较方便

第二讲
授课计划——开拓疆土是俄国史中的主要事情一开拓的一些主要时期就是俄国史的各个阶段-一每一时期的主要状况——授课计划的显著缺漏——历史事实和所谓思想意识一这两者的不同根源和相互作用——在什么时候思想意识成为历史事实?——政治事实和经济事实的本质及其在教学法上的意义;研究祖国历史的实际目的

第三讲
欧俄的地形——气候——平原的地质成因——土壤——植物地带——平原的地貌——地下水和降雨量——河流流域

第四讲
国家的自然界对其民族历史的影响——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概述——俄罗斯平原的土壤地带、植物地带和河流系统的作用——奥卡河一伏尔加河流域作为垦殖、国民经济和政治的中心的意义——森林、草原和河流:它们在俄国历史中的作用以及俄罗斯人和它们的关系——能否按现代的印象来判断国家的自然界对古人心境的影响?——俄罗斯平原自然界中某些具有威胁性的现象

第五讲
研究我国初期历史的主要史料《始初编年史》——古罗斯的编年史工作;原始编年史和编年史汇集——《始初编年史》的古版本——在初编年史汇集中的古代基辅编年史家的痕迹——这位编年史家是谁?——《始初编年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怎样编成汇集的?——编年史汇集的年代表——涅斯托尔和西尔维斯特

第六讲
对《始初编年史》的历史批判性分析——《始初编年史》对后来罗斯编年史编纂工作的意义——编年史汇集的年代根据的错误及其错误的根源——编年史汇集的编者对汇集各部分所作的加工——《始初编年史》古代抄本的缺漏——作为《始初编年史>基础的斯拉夫的统一思想——研究者对编年史的态度-12世纪的编年史——编年史家的历史观

第七讲
俄国史时期的主要史实——对俄国史开端的两种看法——先于东斯拉夫人居住在罗斯南部的各民族及其对俄国历史的关系——什么事实能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的开端?——《始初编年史》关于斯拉夫人从多瑙河迁来的传说——约尔南德报道的6世纪时斯拉夫人的分布情况——喀尔巴阡山东斯拉夫人的军事联盟——东斯拉夫人散居在俄罗斯平原上,这件事情的时代和特征——散居的结果是东斯拉夫人成为独立的部族
……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十五讲
第十六讲
第十七讲
第十八讲
第十九讲
第二十讲
注释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俄国史 第二卷》
第二十一讲
莫斯科开始统一分封的罗斯——开始提到莫斯科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初址——莫斯科城的地理状况及其经济优点——莫斯科城是各条通道的枢纽——莫斯科地区早期居民状况的追溯——莫斯科是大俄罗斯的人文中心——莫斯科河是过境通道——莫斯科城地理状况的政治成果——莫斯科是幼系的封邑,这种状况对莫斯科王公们的对外关系和内部活动的影响——15世纪中叶前莫斯科王公们取得的政治成就和民族成就:(一)扩大了公国的领土。(二)取得了大公的宝座。(三)这一成就的结果:遏制了鞑靼的入侵;王公们结成莫斯科联盟。(四)总主教教坛移到莫斯科,这一变化对莫斯科王公们的意义——结论

第二十二讲
莫斯科诸王公的相互关系——继承制度——法律对动产和分封领地明显的一视同仁——莫斯科王公的继承制度同古罗斯法律习俗的关系——莫斯科王公的亲族和领地关系——长子继承制的加强——幼系分封王公服从长系的形式——鞑靼压迫对大公间关系的影响——莫斯科大公的权力由直系长子继承的制度的确立——莫斯科王公的家族意愿同大俄罗斯人民需求的结合——失明王公瓦西里时期莫斯科内讧的意义——莫斯科诸王公的性格

第二十三讲
自由城市公社——大诺夫哥罗德——它的位置;区和区段——诺夫哥罗德地区;行政区和乡——诺夫哥罗德自由地位的条件和发展——诺夫哥罗德同王公的条约关系——治理——维切及其同王公的关系——行政长官和千人长——司法制度——元老会议——地区治理制度——属城及其同首府的关系——结论

第二十四讲
诺夫哥罗德社会各阶级——诺夫哥罗德大贵族及其产生——绅士——商人和平民——奴仆、农民和对分佃农——小农;阶级的产生和意义——诺夫哥罗德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诺夫哥罗德的政治生活——王公派系和社会派系的产生和斗争——诺夫哥罗德内讧的性质和意义——普斯科夫政治制度和生活的特点——普斯科夫政治制度和诺夫哥罗德政治制度的不同性质——诺夫哥罗德政治生活的缺陷——诺夫哥罗德自由制度崩溃的总原因——预言

第二十五讲
俄罗斯历史第三时期中的主要现象-15世纪中叶罗斯国家状况——莫斯科大公国的疆界——莫斯科罗斯进一步联合中的变化——伊凡三世及其后裔的领土扩张——大俄罗斯的政治联合——第三时期的基本事实——这个事实的近期后果——莫斯科大公国的国外形势及其大公们的对外政策的变化——关于俄罗斯民族国家的思想及其在伊凡三世对外政策中的表现

第二十六讲
第三时期基本事实的内部后果——莫斯科君主政治意识的提高——索非娅•巴列奥洛格及其在莫斯科的意义——新的封号——新的系谱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加冕登基的传说——王公政权神授的思想——世袭领地和国家——在两种统治形式之间动摇不定——王位继承程序——王公权力的扩大——分封制的落后和害处——伊凡三世及其继承人对分封制犹豫不决——莫斯科君主权力的组成情况——莫斯科各界对君主的看法发生变化——结论
……
第二十七讲
第二十八讲
第二十九讲
第三十讲
伊凡雷帝介绍
第三十一讲
第三十二讲
第三十三讲
第三十四讲
第三十五讲
第三十六讲
第三十七讲
第三十八讲
第三十九讲
第四十讲
评述
注释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俄国史 第三卷》
《俄国史 第四卷》
《俄国史 第五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