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全新正版现货

91.7 7.2折 12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跃军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40618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8元

货号29357096

上书时间2023-04-16

乐淘正品书城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

 20世纪以降,文学与文化批评理论在西方大出风头,而其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无疑有襄助之功。如何理解这一现象?我们试图弥合理论与文本阅读的“两张皮”,以思辨性强烈的理论指导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同时以缤纷多彩的文学给理论带来生命力,使二者相互彰显。在本书中,华兹华斯、庞德、叶芝、惠特曼、狄金森等如雷贯耳的名字被赋予新颖的观察视角,而先验主义、消费文化、美国梦与美国现实、深层生态结构等会从具有温度的文字中喷薄而出,触目可及。文本与理论的无缝对接,审美与思辨的巧妙转换,都在本书中得到了实现。



内容简介】:

本著主要聚焦现代美国诗歌,将英美文学经典重置于其所立足的社会与历史背景,辅以现当代批评理论,做同情之理解。文本解读、翻译研究、理论探索,以及中国文化视野中对英美文学的审视,构成了这些文字的主要内容。作者抉微索隐,见微知著,探索英美 文学经典的根系与脉络。



作者简介】:

张跃军,博士(中山大学,2000年),教授(2002年起),博士生导师(2006年起)。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英语诗歌研究会副会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研究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社科基金项目近10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翻译》等刊发表学术论文,在MacMillan等中美出版社出版著编译作多种;曾获省级科研奖。



目录】:

丛书总序 v
序 一 裘小龙 ix
序 二 程朝翔 xiii
章 哈特曼解读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表现 1
节 “儿童乃成人之父”  1
第二节 意象:自然与超自然之结合  3
第三节 华氏之自然观:“洞察力的世俗化”  7
第四节 中外华兹华斯研究现状  10
第二章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风”的意象 17
节 《西风颂》之风:既破又立  18
第二节 自然之风:激发灵感的缪斯  20
第三章 艾米莉?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 25
节 “诗坛全才”狄金森在华译本众多  25
第二节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四种译文  26
第三节 佳译实难觅,研究待加强  29
第四章 诗歌翻译新模式——读《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 35
节 《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编撰缘起  35
第二节 多元互补、高品质的作者队伍  35
第三节 熔铸狄金森诗学观的译文  37
第四节 交互阐发与彰显的多重文本格局  40
第五节 结语  43
第五章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主题探究 45
节 狄金森对自然的表现  45
第二节 “迂回”:自然表现之道  48
第三节 狄金森对死亡的表现  50
第四节 内省而敏锐:超越死亡主题  53
第六章 从《比萨诗章》中汉字的使用看其对中国文化的表现 55
节 破除西方歧见,以象形汉字入诗  55
第二节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社会和经济理论  57
第三节 汉字入诗的诗学、美学和文化意义  66
第七章 默温中期诗歌风格的变化 69
节 新批评式的古典复兴风格:变化之基  69
第二节 希腊神话与《圣经》题材的运用  71
第三节 《炉中醉汉》及其之后的开放式诗风:变化之道  72
第四节 结语  77
第八章 默温《虱》的后现代诗风解读 79
节 弃用标点:挑战传统语言认知观念  81
第二节 谜式陈述:开辟想象的多元空间  82
第三节 语言,独臂男孩的空袖管:逻各斯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  84
第四节 结语  85
第九章 泰德?休斯早期诗歌中的道家思想 87
节 生命初体验  87
第二节 直觉  89
第三节 物自性  91
第十章 凯斯顿?萨瑟兰的《虐待疗法》: 英美中产阶级画像,
暴力美学化,后现代诗歌语言策略 95
节 凯斯顿?萨瑟兰其人其诗  95
第二节 为虎作伥的中产阶级  97
第三节 话语—权力共同体的暴力美学化  99
第四节 后现代诗歌语言策略和实验姿态  101
第十一章 《美国性情》:一部诗的历史 111
节 “事件”和“事实”:历史写作手法  111
第二节 “作者式的”历史:历史话语的文学性  115
第三节 “存在的历史相对论”:建构历史的隐含模式  117
第十二章 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梦、美国现实 121
节 惠特曼旅行主题诗歌的帝国主义立场  122
第二节 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梦  126
第三节 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现实  129
第十三章 赛义德“理论的旅行”及其成因——兼析赛义德作为文化流亡者的心路历程 137
节 关于流动的思考  137
第二节 理论之流变:以卢卡瑟、福柯为例  139
第三节 赛义德的多元身份与文化选择  144
第四节 赛义德作为文化流亡者的心路历程  146
参考文献 151
附录I “Enlarge the Temple”: An Interview with Charles Altieri  159
“拓展庙宇”:查尔斯?阿尔提艾瑞教授访谈  171
附录II Modernism, Literature and Theory:
An Interview with Jean-Michel Rabaté  179
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让- 米歇尔?拉巴特教授访谈 189
后记 19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