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全新正版现货

36.5 6.1折 59.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晨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8097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

定价59.8元

货号29277734

上书时间2023-04-14

乐淘正品书城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40多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分工呈现出日益细化、多样化的趋势,社会生产体现出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特点,这些都会促使社会分工走向国际分工。我国作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出口优势产品,以较少的劳动消耗换回较多的劳动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本书以西部地区的国际分工为切入点,详细记录和描述了西部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同时假以精彩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剖析了造成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新思路。


1.理论脉络清晰。该书对国际分工理论进行了详实的梳理与论述,从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谈起,论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分工理论的核心内容。同时对国内、国外有关国际分工的经典研究进行梳理与评价,指出现有理论存有可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该书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经典案例的考察与分析,如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国际分工的比较分析、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阶段性比较研究等,进一步丰富并完善了国际分工理论。


3.研究视角新颖。该书将文化因素纳入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范畴内,并指出二者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这为纯经济的研究方法无法解释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打开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思路。


4.具有较强针对性与现实意义。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学界对此研究颇丰,该书从国际分工这一视角对东西部地区的差距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与补充,揭示出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特征和本质属性,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西部地区融入世界国际分工大潮,打造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之道,从而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内容简介】:

该书深入探讨与研究了国际分工理论变迁,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历史阶段与环境因素,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特征、本质属性和效应分析等。同时,从20世纪初期东部地区和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差异这一现实问题切入,通过对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国际分工的比较分析,以及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实证分析,得出一系列可以促进西部地区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该书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造成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距的原因,提出了从国际分工视角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借鉴意义。



目录】:

目    录


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003


二、研究对象、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08


三、研究思路、框架和内容 / 012


四、创新之处 / 015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变迁


一、分工理论的演进 / 019


二、国外国际分工研究述评 / 026


三、国内国际分工研究述评 / 034


 


第三章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历史阶段与环境因素


一、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历史发展 / 049


二、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宏观环境分析 / 058


三、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微观环境分析 / 078


四、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090


 


第四章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特征、本质属性及效应分析


一、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特征 / 111


二、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本质属性 / 131


三、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效应 / 135


 


第五章 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国际分工的比较分析


一、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分工比较分析 / 149


二、西部地区与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分工比较的启示 / 159


 


第六章 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167


二、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分析及与东部地区比较


(2000 — 2009)/ 172


三、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国际分工差异的原因分析 / 177 四、西部地区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2010 — 2018)/ 193


 


第七章 促进西部地区国际分工的对策建议


一、整合比较优势,提升西部地区分工地位 / 202


二、发挥西部地区规模经济,打造产业集群 / 209


三、紧扣文化禀赋,培养打造西部文化大 IP—以陕西为例/ 214 四、优化西部地区外部环境 / 221


第八章 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结论 / 227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28


 


主要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