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湖桥文化
  • 跨湖桥文化
  • 跨湖桥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跨湖桥文化

39 2.6折 148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施加农 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9

水木年华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施加农 著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1055715
  • 定价 1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跨湖桥是景色秀丽的古湘湖中跨越上下湘湖的一座古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在桥的旁边,有一处沉睡了约8000年的古人类遗址——跨湖桥遗址,遗址的文化层就埋在湘湖湖底沉积淤泥的3~4米以下。厚厚的沉积泥细腻且有黏性,可塑性好。由于长期未予疏浚,至清末民国时期,湘湖的大部分湖面已成为滩涂、平原或局部河道。这一区域地势低洼,且东南北三面均为丘陵山脉所围,西南部又临钱塘汀,水患频繁,不利于农田耕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里陆陆续续建起了数家砖瓦厂,每天不停地挖土,生产了大量的砖瓦。由于砖土的消耗量巨大,没过多少年,工人们就取完了遗址表土,开始挖向底下的遗址文化层,跨湖桥遗址的噩运从此降临,大量的石器、陶器、木器、骨器等被毁。据砖瓦厂工人回忆,取土时还曾发现用鹅卵石铺设的道路以及像柱子一样粗大的木头,说明一些珍贵的遗迹已毁损殆尽。由于制作砖瓦需要较为纯净的泥土,所以工人们会对其中夹杂的器物进行筛选,将木质类器物晒干作为燃料,其他则基本作为垃圾处理。当时有位姓陈的厂医懂得这是文物,有心收藏,于是工人们常拿着筛选出的石器等文物送给陈医生,以方便看病或开病假等等,所以整个厂里就属这位医生收藏的文物多。2001年,陈医生的儿子将其父收藏的100余件文物悉数捐赠给萧山博物馆。这一部分文物虽然得到了很好的归宿,但大部分的原始遗迹和遗物已经毁损。据估算,遗址原面积大约30000多平方米,很有可能是当时的一个聚落遗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遗址概况
第二章 遗址的性质
第三章 遗迹
第四章 遗物
第五章 跨湖桥文化的确立
第六章 跨湖桥文化的特征
第七章 跨湖桥文化的“来龙”与“去脉”
第八章 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保护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