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抬头:“大包干”的前前后后
  • 龙抬头:“大包干”的前前后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龙抬头:“大包干”的前前后后

22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念孙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6-03

大河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钱念孙 著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39929644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单地说就是“包干到户”,即“大包干”。“大包干”摈弃过去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模式,突破旧的生产关系、管理体制和分配方式,使农民真正成了能够主宰农业生产和产品分配的主人。“大包干”作为中国当代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不仅最直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而且给中国经济的腾飞带来新的希望和启示,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大包干”为农村过去旧的体制画了句号,也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巨变写下了辉煌的第一乐章。然而,“大包干”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大包干”是怎样冲破重重阻力而风行江淮大地并走向全国的呢?……《龙抬头:“大包干”的前前后后》对这一系列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龙抬头:“大包干”的前前后后》作者钱念孙为安徽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代表。近20年来,他深入安徽凤阳、肥西等地采访,到安徽省及相关市县档案馆认真查阅史料,使这部作品呈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
【目录】
引言1978:历史在这里转折/1
第一章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7
一危难之秋的特殊措施
——百年大旱与借地度荒/8
二给农民松绑
——“省委六条”的诞生/14
三自发开口子
——从包产到组到包产到户/25

第二章坎坷的历史之路/35
一也有风雨也有晴
——农业合作化运动/36
二沉重的历史代价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43
三柳暗花明
——起死回生的“责任田”/58
四扎根在人民的心坎
——“责任田”的夭折和影响/73

第三章一波三折的改革浪潮/91
一冬天里的春天
——万里的沉思和冒险/92
二疾风知劲草
——“张浩事件”的由来及对安徽的影响/103
三尊重农民的意愿
——给“包产到户”报户口/116

第四章来安:在贫困中崛起/127
一走出泥潭
——魏郢的包产到组/128
二“我同意你们包产到户”
——“单干书记”与前郢队/134
三让事实说话
——王业美的苦与乐/142

第五章肥西:冲破禁区的试验/151
一大旱中的选择
——黄花大队的“四定一奖”/152
二小与大的不同遭际
——老庄队的幸运与“汤大胆”的被告/162
三“不要怕,让他们干”
——省委的改革试点/169
四寒流袭来之时
——县委46号文件引起的风波/176
五为农民鼓与呼
——郭崇毅三次上书/180

第六章凤阳:大包干的发源地/189
一面对贫困
——父母官的责任/190
二“马湖办法”
——一位公社书记的探索之路/195
三茅屋里的壮举
——小岗村的包干到户/210
四县委的“红头文件”
——包干到户在争论中发展/222

第七章走向完善,走向全国/233
一再起波澜
——包产到户姓“资”还是姓“社”/234
二一锤定音
——邓小平为包产到户说话/241
三在实践中提高
——联产承包制的稳定和完善/248
四从安徽走向全国
——中央五个“1号文件”/256
后记/26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