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分则问题专论——赵秉志刑法学文集
  • 刑法分则问题专论——赵秉志刑法学文集
  • 刑法分则问题专论——赵秉志刑法学文集
  • 刑法分则问题专论——赵秉志刑法学文集
  • 刑法分则问题专论——赵秉志刑法学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法分则问题专论——赵秉志刑法学文集

45 5.8折 78 九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秉志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J4

上书时间2023-05-18

TANGO糖果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秉志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40216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67页
  • 字数 824千字
【内容简介】
学术文集是学者学术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学者一定时期学术探索历程的集中体现。学术文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作者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作者的学术敏感性和学术见解水准。因而学者们极为重视学术文集的整理出版,以往甚至是学术大家才有资格出版个人学术文集,个人文集每每成为「盖棺论定」的标志之一,如此自然令我辈年轻后学者们望而却步。但近年来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对年轻学人多有宽容和鼓励,加之我国法学事业方兴未艾而亟需开拓繁荣,中青年法律学者们便不乏出版个人文集者,本人亦有幸跻身其中。

  六年以前,当我年届四旬之际,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总题目为「刑法研究系列」的4种5本论文选集:(一)《刑法总论问题研究》;(二)《刑法各论问题研究》;(三)《刑法改革问题研究》;(四)《外向型刑法问题研究》(上下册)。这几本论集可以说从专题研究的角度基本上反映了我在1996年以前十余年间研讨刑法理论与实务问题的轨迹,其中稍有成就与喜悦,更有不足与缺憾。将这些论文选编整理成书问世,得以自我检视反思,并方便同仁读者商榷惠正。我衷心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当时的大力支持。

  光阴荏苒,六年竟如弹指一挥间。我虽早已逾不惑之年,仍时常感到困惑多多,成绩实在有限。惟稍感宽慰者,乃本人在法学园林里和法治道路上,可谓一直耕耘不止、奋力前行。这次又将自己六年来独着、合着的论文经删选整理成书四卷,作为六年前问世的五卷本「刑法研究系列」的续编,交由多年来与我暨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有密切合作关系的法律出版社出版。这次的四卷文集之一为《刑法总则专论》,计3编46篇论文,分别对刑法宏观方面、犯罪总论、刑罚总论等领域的若干重要、新颖、疑难的理论与实务专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集之二为《刑法分则专论》,计7编46篇论文,主要是结合1997年新刑法典和司法实践对多种新型、疑难、常见多发犯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文集之三为《中国区际刑法专论》,计2编30篇论文,论题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我国内地与港澳特区间的刑法与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二是我国大陆与台湾两岸间的刑法问题;文集之四为《比较刑法暨国际刑法专论》,计2编28篇论文,上编为比较刑法问题专论,下编为国际刑法问题专论。四卷文集的基本特色,是密切结合我国与当代世界刑事法治和刑法学发展的需要展开研究,论题丰富、务实而颇有时代气息,论述较为深入细致,观点较有个人见解与新意。书末附有两份杂志对我的采访、介绍和我自1997—2002年间论着的目录。文集选编不修改原论文的观点和基本内容,而主要是进行技术性的编辑整理,已发表论文均在文后注明合作作者暨原载报刊,并在此向论文合作者深表谢忱。愿此次四卷文集的出版进一步激励自己在法学学术道路上脚踏实地、不断攀登,也希望借此获得师长、同仁和读者朋友们的切磋指正。

  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人生之旅和学术之路都离不开前辈的指引、师长的栽培。谨将此文集敬献给迄今对我人生和学术成长影响最大的两位师长:一位是生我养我并教导我自强不息、踏实做事、正直为人的年届86岁高龄的母亲大人樊耿忱女士,妈妈做了一辈子称职的小学教师,而且相夫教予人称楷模;另一位是培养指导我从事刑法学研究、给我以鼎力扶持并以言传身教促使我献身法治、追求真理、钻研学问的恩师高铭暄教授,恩师是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坦荡、正直、富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中国老一代优秀的知识分子和辛勤的法学园丁。同时,也将本文集献给多年来对我信任有加、使我得以全过程参加我国刑法典修改研拟工作和长期参与司法解释、疑难案件研讨工作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有关领导与同仁,献给国家的现代化法治建设和刑法学研究事业。
【作者简介】
赵秉志,男,1956年生,河南南阳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1988年3月获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赴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等多种全国性学术职务。
【目录】
第一编 罪名暨法条竞合

 1.新刑法典罪名总览(3)

 2.法条竞合的特征及其法条适用原则探讨(12)

第二编 危害国家安全罪暨危害公共安全罪

 3.略论中国内地刑法中的危害国家安全罪(27)

 4.交通肇事罪认定疑难问题研讨(46)

 5.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问题研究(51)

 6.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构成方面疑难问题研讨(62)

 7.关于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的几点法律思考(84)

第三编 经济犯罪

 8.中国新刑法典中的新型经济犯罪及其惩治(95)

 9.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99)

 10.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刑法抗制(135)

 11.论金融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51)

 12.金融诈骗罪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重点疑难问题研讨(167)

 13.中国金融欺诈犯罪的特征及其法律惩治(216)

 14.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问题研究(227)

 15.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分析与司法适用(244)

 16.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信用证诈骗罪的必备要件(256)

 17.偷税罪犯罪客体的再探讨(270)

 18.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问题研究(279)

 19.合同诈骗罪犯罪目的之分析与认定(300)

第四编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20.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立法完善之探讨(309)

 21.论相约自杀案件的刑事责任(324)

 22.非法拘禁罪行为构造研析(333)

 23.绑架罪适用中的疑难问题研讨(342)

 24.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若干争议问题评析(349)

第五编 侵犯财产罪

 25.论盗窃罪数额的认定问题(359)

 26.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373)

 27.侵占罪疑难实务问题探讨(380)

 28.论侵占犯罪立法的完善(391)

第六编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29.论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基本问题(403)

 30.妨害公务罪研究(414)

 31.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刑事制裁之探讨(446)

 32.计算机犯罪及其立法和理论之回应(460)

 33.试论计算机犯罪(480)

 34.论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5l2)

 35.试论网络共同犯罪(530)

 36.论我国新刑法典对有组织犯罪的惩治(539)

 37.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认定(548)

 38.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司法解释的若干思考(555)

 39.关于律师刑事责任若干问题的研讨(563)

 40.文物犯罪若干问题研析(585)

 41.应当重视和完善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刑法保护(599)

 42.论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603)

 43.论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之立法旨趣与隐患(624)

第七编 贪污罪暨挪用公款罪

 44.贪污罪疑难争议问题研讨(635)

 45.挪用公款罪司法疑难问题研讨(645)

 46.关于挪用公款罪法律解释的思考和建议(65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