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3.9折 ¥ 46 九品
仅1件
作者殷明 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5
上书时间2023-10-19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引导读者参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及反思。一方面综合了心理学、信息学、社会学、公安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入到对于讯问原理的解读。另一方面探索了相关*新研究成果与*新技术手段,将之与传统的讯问过程与现象相结合,系统诠释了讯问现象与行为,对于讯问实务工作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
殷明,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副教授,江苏无锡人,2003年参加工作。先后于苏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刑警大队、无锡市公安局北塘分局刑警大队、苏州市公安局高教区分局永安桥派出所基层锻炼调研,协助案件侦办,积累了大量实践工作经验。学院任职期间,主要承担《讯问学》课程的教授,并负责学院犯罪心理测试中心的测谎工作。在此期间陆续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各级各类课题项目11项,发表相关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教材4部,参与翻译著作1部,参与及个人撰写学术专著4部。
第一章 经典理论视角下的讯问事件
第一节 博弈理论对讯问的解读
一、博弈理论
二、讯问中的经典博弈理论
三、进化博弈理论对讯问格局的变革
四、博弈论对讯问工作的启示
第二节 信息交换理论与讯问
一、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转换
二、第三信号系统的产生
三、大数据应用下的讯问工作
第二章 有效的讯问与供述——现代理论的解读
第一节 有效讯问的理论渊源
一、身体与环境——具身化的个体认知
二、操控的本质——利用进化心理的本能
第二节 有效讯问的环境操控
一、空间物理环境的操控
二、身体生理环境的操控
三、NLP:神经语言模式的应用——特定犯罪群体的操控
第三节 有效供述的基础——态度转变
一、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基础之一:认知平衡理论
(Cognitive Balance Theory)
二、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基础之二:认知和谐理论
(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
三、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基础之三:认知失调理论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第四节 有效供述的最终实现——情绪调节
一、情绪调节的概念与理论
二、审讯双方的情绪调节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理论模型简介
一、里德供述模型
二、供述决策模型
三、供述的精神分析模型
四、供述的相互作用模型
五、供述的认知行为模式
六、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实证研究
第三章 供述偏差行为——谎言
第一节 什么是谎言,人们为什么要欺骗
一、什么是谎言
二、人们为什么要欺骗
第二节 发现和识别谎言的传统方法——刑讯逼供
第三节 发现和识别谎言的生物技术路线——测谎
一、什么是测谎技术
二、测谎技术的历史发展
三、测谎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发现和识别谎言的新趋势——微表情
一、问题的呈现:审讯工作与谎言识别
二、问题的解决:谎言识别与微表情
三、解决的尝试:生态化微表情训练的实验
四、研究的发展:生态化微表情训练的应用与推广
第五节 发现和识别谎言的其他手段
一、陈述有效性评价(Statement Validity Assessment)
二、认知负荷下的预设式讯问
第六节 撒谎还是供述——预期理论对被讯问对象抉择过程的分析与控制
一、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
二、如何利用期望理论面对被讯问对象的撒谎或供述
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