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萍踪寄语 散文 邹韬奋 新华正版
  • 萍踪寄语 散文 邹韬奋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萍踪寄语 散文 邹韬奋 新华正版

4.1 2.3折 18 全新

库存50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邹韬奋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172429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50页

字数120千字

定价18元

货号729_9787303172429

上书时间2024-06-26

悦霖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船上的民族意识
海上拾零
月下中流
海程结束
威尼斯
佛罗伦萨
世界公园的瑞士
巴黎的特征
瑕瑜互见的法国
法国的农村
在法的青田人
由巴黎到伦敦
华美窗帷的后面
曼彻斯特
利物浦
大规模的贫民窟
游比杂谈之
游比杂谈之二
运动大检阅
谒列宁墓
开放给大众的休养胜地
雅尔达
由柏明汉到塞尔马
黄石公园和离婚胜地

内容简介:

萍踪寄语/大家书斋编著者邹韬奋。
“大家书斋”以“名家经典”的形式组合而成,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名家的代表作品,内容短小精悍、可读强,有游记,有散文,有杂文,亦有学术普及的作品。这些作品皆为各学科领域久负盛名、家喻户晓之作,对于普及中国传统、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大众书架的长销图书。萍踪寄语/大家书斋是邹韬奋20世纪30年代初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苏联等国旅行察的游记,文笔优美,寓意深刻,具有极强的可读。

作者简介: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江西省余江县人。中国很好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
1937年在上海创办刊,后到重庆创办和主编全民。主要著作收入韬奋文集。

精彩内容:

讲到巴黎的特征,诸君也许要很容易地联想到久闻大名的遍地的咖啡馆和“现代刘姥姥”所宣传的什么“玻璃房子”。遍地的咖啡馆确是巴黎社会的一个特征,巴黎街上的人行道原来很阔,简直和马路一样阔,咖啡馆的椅桌几百只排在门的人行道旁,占去人行道的一半,有的两三张椅子围着一只小桌子,有的三四张椅子围着一只小桌子,一堆一堆地摆满了街上;一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便男男女女的坐满ta,同时人行道上也男男女女的熙来攘往,热闹异常,在表面上显出一个繁华作乐的世界。在这里可以看到形形式式的‘‘曲线美”,可以看到男女旁若无人似的依偎蜜吻,可以看到男女旁若无人似的公开“吊膀子”。这种种行为,在我们初来的东方人看来,多少存着好奇心和注意的态度,但在他们已司空见惯,不但在咖啡馆前,在很热闹的街上,揽腰倚肩的男女边走边吻,旁人也都像没有看见,是看见了也熟视无睹。但我们在“繁华作乐世界”的咖啡馆前,也可以看见很凄惨的现象!例如衣服褴褛,蓬发垢面的老年瞎子,手上挥着破帽,破喉咙里放出凄痛的嘎噪的歌声,希望过路人给他几个“生丁”(一个法郎等于一百生丁);还有一面叫一面叹气的报老太婆,白发瘪嘴,老态龙钟;还有无数花枝招展,挤眉弄眼向人勾搭的“野鸡”。有一次记者和两位朋友同在一个咖啡馆前座谈,有一个“野鸡”不知看中了我们里面的哪一个,特在我们隔壁座位上(另一桌旁)花了一个半法郎买了一杯饮料坐了好些时候,很对我们注视,后来看见我们没有人睬她,她后一着是故意走过我们桌旁,掉下了手巾,俯拾之际,回眸对我们嫣然一笑,并作媚态道晚安,我们仍是无意上钩,她才嗒然若丧地走了。她这“嫣然一笑”中含着多少的凄楚苦泪啊(不过法国的“野鸡”却是“自由”身体,没有什么老鸨跟随着,可是在经济压迫下的所谓“自由”,其实质如何,也不言而喻了!听说失业无以为生的女工,也往往陷入这一途)。
至于“现代刘姥姥”所宣传的“玻璃房子”,并不是有什么用玻璃造成的房子,不过在有的公娼馆里,墙上多设备着镜子,使几十个赤裸裸的公娼混在里面更热闹些罢了(因为在镜子里可显出更多的人体)。据“老巴黎”的朋友所谈的这班公娼的情形,也足以表现资本主义化的社会里面的“事事商品化”的很好。这种公娼当然没有感情的可言,她是一种商品,所看见的只是“商品”的代价――金钱。有的论时间而计价钱,如半小时,一小时之类,到了时间,你如果不识相,执事人竟可不客气地来打你的门,不过有一点和“野鸡”一样,是她们也是有着所谓自由身体,并没有身或押身给老鸨的事情;可是也和“野鸡”一样,在经济压迫下的“自由”,其真义如何也可想见,在表面上虽似乎没有什么人迫她们,尽可以强说是她们“自由”,实际还不是受着压迫――经济压迫――才干的?这也便是伪政治下的借来作欺骗幌子的一种实例!世间变相“公娼”和“野鸡”正多着哩!
据在这里曾经到过法国各处的朋友说,咖啡馆和公娼馆,各处都有,不过不及巴黎之为尤盛罢了。
记者因欲探悉法国的下层生活,曾和朋友于深夜里在街道上做过几次“巡阅使”,屡见有瘪三式的人物,臂膊下面夹着一个庞大的枕头,静悄悄地东张西望着跑来跑去,原来这些都是失业的工人,无家可归,往往在路旁高枕而卧,遇着,还要受干涉,所以那样慌慌张张似的。
p40-p4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