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理繁荣(第3版) 经济理论、法规 罗伯特·希勒 新华正版
  • 非理繁荣(第3版) 经济理论、法规 罗伯特·希勒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理繁荣(第3版) 经济理论、法规 罗伯特·希勒 新华正版

35.9 4.6折 78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伯特·希勒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25791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36页

定价78元

货号803_9787300225791

上书时间2024-04-29

悦霖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股票市场的历史回顾
  市盈率
  其他高市盈率时期
  对非理繁荣的忧虑
第2章 债券市场的历史回顾
  利率和cape(周期调整市盈率)
  通货膨胀和利率
  实际利率
第3章 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回顾
  住房价格的历史长期走势
  实际住房价格体并未呈现长期上行趋势
  实际住房价格没有强劲上升的原因
  非理繁荣的昨与今
  贷款机构在房地产泡沫中扮演的角
  后文的研究路径
篇 结构因素
  第4章 诱发因素:互联网、市场经济疾展以及其他事件
    诱发1982―2000年千禧繁荣的12个因素
    诱发2003―2007年次贷繁荣的因素
    诱发2009年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因素
    小 结
  第5章 放大机制: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
    投资者信心的变化
    对投资者信心的思
    关于预期的调查证据
    对投资者预期和情绪的反思
    公众对市场的关注
    泡沫的反馈理论
    投资者对反馈和泡沫的感知
    蓬齐骗局:一种特殊的反馈模式和投机泡沫
    欺骗、纵和善意的谎言
    投机泡沫的内在蓬齐本质
    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中的反馈与交反馈
    非理繁荣和反馈环:迄今为止的争议
第二篇 因素
  第6章 新闻媒体
    媒体在股市变化中发挥的铺垫作用
    争议话题的媒体培养助推
    对市场前景的报道
    超载的纪录
    重大新闻真会伴随着重大的股价变化吗
    新闻的尾随效应
    重大价格变化新闻报道缺失
    新闻是注意力连锁反应的诱因
    1929年股市崩盘时的新闻
    1987年股市崩盘时的新闻
    全球媒体
    新闻媒体在宣传投机泡沫中所起的作用
  第7章 新时代的经济思想
    1901年的乐观主义:20世纪的很好
    20世纪20年代的乐观主义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新时代思想
    20世纪90年代牛市中的新时代思想
    房地产市场繁荣中的新时代思想
    新时代的终结
  第8章 新时代与全球泡沫
    近期内重大的股市事件
    与优选的价格变动相关的事件
    新时代的终结和金融危机
    上涨(下跌)的通常会下跌(上涨)
第三篇 心理因素
  第9章 股市的心理锚定
    股市的数量锚
    股市的道德锚
    过度自信和直觉判断
    锚的脆弱:提前虑不确定的未来决策的困难
  0章 从众行为和思想传染
    社会影响与信息
    从众行为和信息瀑布相关的经济理论
    人类信息处理与头传播
    面对面交流和媒体传播
    用于头传播方式的传播模型
    人们心中盾观点的汇集
    基于社会的注意力变化
    人们无法对注意力变化做出解释
    结
第四篇 理繁荣的尝试
  1章 有效市场、游走和泡沫
    有效市场和价格游走的基本论证
    关于“聪明钱”的思
    “明显”错误定价的例子
    空和“明显”错误定价的持续
    错误定价的统计证据
    盈余变化和价格变化
    市盈率和随后长期收益之间的历史联系
    用于预测超额收益(股票超出债券)的利率
    股息变动和价格变动
    过度波动和体情况
  2章 投资者学和忘却
    对风险的“学”
    “股票优于债券理论”在投资中的角
    关于共同、分散化投资以及长期持有的学
    学和忘却
第五篇 采取行动
  3章 自由市场中的投机波动
    货币当局应运用温和的货币政策来抑制泡沫
    意见应发表有利于市场稳定的言论
    制度应鼓励建设的交易
    公众应该得到更多的对冲风险帮助
    储蓄和退休计划的政策应该现实虑泡沫的存在
    结:拟定良策应对投机波动
附录 诺贝尔奖演讲:投机资产价格
  价格波动、理预期和泡沫
  期望现值模型与过度波动
  行为金融学和行为经济学
  对金融创新的启示
致谢
参文献

内容简介:

非理繁荣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以一种更加清晰和的方式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在非理繁荣(第2版)中,希勒将研究扩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而在近期新的第三版中,希勒增加了债券市场的内容,同时收入了他在2013年获得诺贝尔奖时的演讲,更新了全书的数据,不仅分析了资产泡沫破裂的原因,而且给出了救急的措施。

作者简介:

罗伯特?j?希勒(robert j. hiller),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经济学tanley b. reor教授,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研究员。1972年在mit获经济学博士,此后曾被多次授予荣誉博士或教授。他是国际经济研究局副研究员、美国艺术和科学院研究员、计量经济学会研究员、古根海姆奖学金获得者和美国哲学学会成员。希勒在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不动产、统计方法以及市场公众态度、意见与道德评判等方面,著作颇丰。其中包括市场波动(market volatility,麻省理工学院出版)和非理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等。

精彩内容:

一直以来利率被认为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变量,正因为如此,利率随时间变化的路径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利率被认为是一种抽象而基础的经济变量,其体现的是金融资产的时间价值。利率随时问而波动,其幕后推手是那些投机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与前一章所讨论的股票市场波动并非接近不同。    利率包括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反映的是一年期或更短期的贷款或票据的利率;长期利率反映的是数十年期债券、抵押或者贷款的利率。长期债券一旦在市场发行,其价格会与长期利率的体水背道而驰。当长期利率下降时,那些前期发行、尚未兑付的长期债券的价格会顺势上涨:这是因为,当利率下降时,只有那些前期发行、利率更高的债券的价格上升到让投资者望而却步,投资者才会去问津那些新发行的低利率债券,否则投资者更倾向买人前期高利率债券。更进一层理解,投资者利率预期的变化既可能带来长期债券市场的繁荣,亦可能导致其崩溃。    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银行(例如美联储)都对短期利率进行了控。众所周知,银行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将短期利率控制(至少是近似控制)在特定水上。相比之下,长期利率更具投机、更难以驾驭。这是因为,同股票市场一样,公众对长期债券的需求取决于他们对未来前景的预期和比较,而决定市场未来前景的因素,时至银行仍无法控制。自2008―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银行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政策,试图影响长期利率,例如“量化宽松”、“扭曲作”和“前瞻指引”等,但看来,它们仍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驾驭这个市场。    自上个世纪以来,在一些场合,人们也会使用“债券泡沫”来形容债券市场的飙升。可以肯定的是,债券市场时不时会出现类似于泡沫的情况,这些情况往往发生于长期利率下降之时,其时人们因为债券价格的上涨而欢欣躁动,如同在充斥泡沫的股市里,人们因股价上涨而居飞舞一样。这两个市场的泡沫有时可能彼此关联。    利率和cape(周期调整市盈率)    利率是人们讨论股票市场水时提及多的术语之一。在上一章图1.3中,我们给出了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以及长期利率(美国长期国债名义收益率)的历史变化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在上个世纪90年代股市繁荣时期,长期利率一直在下降。其时,很多人都认为利率下降导致了股票市场上扬。    1997年7月,我在一份与艾伦?格林斯潘一起提交给美国国会作为听证词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展示了自1982年以来10年期债券收益率与市盈率之间显著负相关的证据。当时的利率和市盈率之间看起来的确有着某种关系。数据表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利率一路走高,与此同时市盈率一路枣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利率持续下跌,与此同时股价持续上扬。股票市场和10年期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美联储模型”。上世纪90年代末以及本世纪初,通过美联储模型解释市场水曾一度风靡。诚然,利率下降时,人们可能充分相信股票价格相对于股票盈余将上涨,这是因为,竞争资产――债券的长期回报率前景看低,相比之下股票更具吸引力。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一些电视商业节目屡屡援引美联储模型,令人生腻。    然而,美联储模型证据相当单薄。[3]当我们察图1.3中所示的整个时间区间时,利率和市盈率之间并没有呈现强相关关系。在大萧条时期,利率异常低,按照美联储模型,在此期间相对于盈利,股票市场理应高涨。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本世纪初市场抵达峰值之后,利率持续下行。与美联储模型的预测相反,此后,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利率都在下降。这之后,人们鲜有耳闻美联储模型。    利率固然会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但股票价格与利率之间并没有显现任何简单或一贯的联系。不过,当长期债券收益率很低时,投资者会非常看好cape,尤其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因为选择的余地不多,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投资的股票。    自本书第二版以来,cape指标被一些人所诟病。比如太洋投资管理公司(pacific invetment management pany)的创始人,现职于骏利资本(janu capital)的比尔?格罗斯(bill gro)曾经提出异议,他认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在讨论该比率时往往忽略了低利率。确实,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利率)在2012年7月触及1.43%(年率)的历史大力度优惠点。虽然现在有所反弹,但按历史标准仍然很低。在这种隋况下,即使cape很高,投资者可能也不会弃股票而买债券。此外,美国债券市场,即便收益微薄,看起来也似乎正在经历一场泡沫。这场泡沫也许终会破灭,尤其是在美联储即将放弃定量宽松政策以及通货膨胀仍可能继续扩大的情况下。相较于我,格罗斯在其“新常态”或“新中”经济思想中持更乐观的态度,他认为这种崩溃的可能甚小。当然,我认同他说的另一点:一旦股票市场定价明显过高,必须拿来与其他可能定价过高的市场相比较。    p192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