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母亲 中国现当代文学 梁晓声
  • 致母亲 中国现当代文学 梁晓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致母亲 中国现当代文学 梁晓声

16.3 3.3折 49.5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44431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76页

字数163千字

定价49.5元

货号409_9787559444431

上书时间2024-04-28

悦霖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致母亲是一部献给每个孩子的家庭教育读本,是致敬如水母爱的深情之作。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人世间作者梁晓声用细微笔触书写民子弟的奋斗与成长,勾勒凡生活中闪烁的人光芒。
    收录慈母情深等进入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老水车旁的风景等多篇文章入选各地中语文试题。
    作品曾获向青图书奖,获得范围内数十位特教师、名校校长和教育专家的专业认可。
    慈母情深在朗读者节目倾情朗读,感动万千读者;父亲受到读书栏目诚挚,赢得广泛共鸣。
    前任新闻出版署图书司副司长潘国彦、中国作协副李敬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文学家张颐武等诸多名人。
    她生育了我们,她要把我们抚养。她从未怀疑她不能够。——梁晓声

目录:

母亲

母亲养蜗牛

母亲和她的干儿女们

黑纽扣

王妈妈印象

母与女

兵与母亲

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

老水车旁的风景

清名

玉顺嫂的股

看自行车的女人

我和橘皮的往事

丢失的香柚

羊皮灯罩

爱与机缘

离乡

少女敲响我家门

达丽之死

小垃圾女

母亲们,请休息

关于“孝”——写给九十年代的儿女们

关于母爱

内容简介:

致母亲是梁晓声以母爱为主题的经典文章合集,收录了梁晓声不同时期创作的经典作品,其中慈母情深和老水车旁的风景入选了语文课本和中试题。在这部作品中,不光有辛勤养育子女的母亲,还有追逐天真梦想的女孩,憧憬美好恋情的少女,悉心照料家人的妻子,以及社会上挣扎求生的女人,而这些无一不曾是母亲在某时某地的身份和经历。她并非生来是母亲,她有过愿望,有过理想,经历了很多辛苦,遭遇过不少创伤,却将深深地隐藏,留给我们的只有绵延不绝的嘱托与叮咛,以及无边无际的包容与奉献。梁晓声以饱含深情之心,用真诚质朴的笔触,为我们讲述每位母亲背后的故事,引导我们重新发现自己的母亲,爱护自己的母亲,并从母亲身上汲取鼓舞人生,支撑我们向前走的力量。

作者简介:

    梁晓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高热点作家。作品因备受中小学师生喜爱而获得向青图书奖,多篇作品入选语文课本和试试题并且登上朗读者等节目,由其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均引起了时代的热议。代表作有人世间雪城今夜有暴风雪等。
    梁晓声身为民的代言人,其作品语言朴实,情感深切,通过对人类无私的两种情感——母爱和父爱——的追忆,带领每个读者回忆自身成长过程,重新体验家庭温暖,从父母勤劳坚忍、自尊自强的生活经历中汲取重新面对生活、追寻自我的勇敢与乐观。

精彩内容:

    母亲
    雨在户外哭泣,瘦叶在窗前瑟缩。这一个孤独的子,我想念我的母亲。有三只眼睛隔窗瞅我,都是那杨树的眼睛。愣愣地、呆呆地瞅我,我觉得那是一种凝视。
    我多想像一个山东汉子,当面叫母亲一声“娘”。
    “娘,你做啥不吃饭?”
    “娘,你咋地又不舒坦?”
    荣城地区一个靠海边的小小村庄的山东汉子们,该是这样跟他们的老母亲说话的吗?我常遗憾那儿对于我只不过是“籍贯”,如同一个人的影子当然是应该有而没有其实也没什么。我无法感知父亲对那个小小村庄深厚的感情。因为我出生在哈尔滨市,长大在哈尔滨市,遇到北方人我才认为是遇到了家乡人。我大概是历年轻的“闯关东”者的后代——当年在一批批被灾荒从胶东大地向北方驱赶的移民中,有个年仅十四岁的孑然一身、衣衫褴褛的,后来他成了我的父亲。
    “你要回咱家去一遭!那可是你的根土!”
    父亲每每严肃地对我说,“咱”说成“砸”,我听出了很自豪的意味儿。
    我不知我该不该也感到同样的自豪,因为据我所知,那里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名山和古迹,也不曾出过一位什么差不多可以算作名人的人。然而我还是极想去一次,因为它靠海。
    可母亲的老家又在哪里呢?靠近什么呢?
    母亲从来也没对我说过希望我或者希望她自己能回一次她的老家的话。
    母亲是吉林人吗?我不敢断定。仿佛是的。母亲是出生在一个叫“孟家岗”的地方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也许母亲出生在佳木斯市附近的一个地方吧?父亲和母亲当年共同生活过的一个地方?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常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讲她的往事——兄弟姐妹众多,七个,或者八个。有一年农村闹天花,只活下来三个——母亲、大舅和老舅。
    “都以为你大舅活不成了,可他活过来了。他睁开眼,左瞧瞧,右瞧瞧,见我在他身边,问:‘姐,小石头呢?小石头呢?’我告诉他:‘小石头死啦!’‘三丫呢?三丫呢?三丫也死了吗?’我又告诉他:‘三丫也死啦!二妹也死啦!憨子也死啦!’他哇哇大哭,哭得闭过气去”
    母亲讲时,眼泪扑簌簌地落。落在手背上,落在衣襟上,也不拭,也不抬头。一针一针,一线一线,缝补我的或弟弟妹妹们的破衣服。
    “第二年又闹胡子,你姥爷把骡子牵走藏了起来,被胡子们吊在树上,麻绳蘸水抽你姥爷死也不说出骡子在哪儿。你姥姥把我和你大舅一块儿堆搂在怀里,用手紧捂住我们的嘴,躲在一干井里,听你姥爷被折磨得呼天喊地。你姥姥不敢爬上干井去说骡子在哪儿,胡子见女人没有放过的。后来胡子烧了我们家,骡子保住了,你姥爷死了”
    与其说母亲是在讲给我们几个孩子听,莫如说是在自言自语,更是一种回忆的特殊方式。
    这些烙在我头脑里的记忆碎片,是我对母亲的身世的了解。加上“孟家岗”那个不明确的地方。    我的母亲在她没有成为母亲之前拴在贫困生活中多灾多难的命运是如此。
    后来她的命运与父亲拴在一起仍是和贫困拴在一起。
    后来她成了我们的母亲又将我和我的兄弟妹妹拴在了贫困上。
    我们扯着母亲褪的衣襟长大。在贫困中她尽了一位母亲优选的责任
    p13

精彩书评:

梁晓声是一个和读者面对面蹲着说话的人。他兼有牛的执着和羊的善良,他感念苍生。他始终默默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一心一意地要为民作点贡献。他的作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这是梁晓声的本,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能长久打动人心的缘由。——前任新闻出版署图书司副司长 潘国彦

    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我们仍然可以从梁晓声这里得到一种真正的满足,梁晓声仍然能够给他的读者想要的东西。——家  张颐武

    梁晓声穿行过迥然不同的时代,为历史作证,为善良辩护,为正义伸张,为生活承担。他的写作因此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他使文学与真善美的结合不再是一个夸大的想象,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