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兵之道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卜延军,卜天译注
  • 治兵之道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卜延军,卜天译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治兵之道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卜延军,卜天译注

14.8 2.6折 57 全新

库存237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卜延军,卜天译注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13019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10页

字数352千字

定价57元

货号700_9787300213019

上书时间2024-04-15

悦霖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1 
一、兵者,国之大事2 
二、天下无事,不可废武15 
三、必胜之本在于政21 
思题38 
第二章 富国强兵,经国大计39 
一、兵强故能言胜,有备才能无患40 
二、兵不贵多而贵于精45 
三、何民而非兵,何兵而非民51 
思题54 
第三章 合军聚众,以治为胜56 
一、胜负有道,违者必败57 
二、兵以治胜,兵若不治,无以应敌59 
三、法明令审,动止有则63 
四、欲达其治,则必先制制67 
思题70 
第四章 民之司命,必选贤能71 
一、得贤将者,兵强国昌72 
二、见危难,毋忘其众86 
三、为将者,须德才兼备、文武双全95 
四、识将、选将、用将之道112 
思题126 
第五章 兵贵训练,训须严格127 
一、军不练,百不当一128 
二、兵须常练,方可攻坚克难133 
三、教不得法,无益于用138 
思题141 
第六章 关爱士卒,教戒为先142 
一、文武相兼,教惩结合143 
二、戒以不浮,和以同义150 
三、视卒如爱子156 
四、兵者,将之所恃162 
思题166 
第七章 令行禁止,赏罚分明167 
一、师出以律,失律凶也169 
二、令三军之众,如使一人175 
三、骄娇懒惰之兵不可用180 
四、赏罚必须公正严明186 
思题208 
第八章 三军同力,务在励气210 
一、气实则斗,气夺则走211 
二、兵可挫,而气不可以挫215 
三、兵贵激心励气218 
四、智勇全而后可建功业225 
五、用兵之道,在于人和228 
思题232 
第九章 器械不精,不可言兵233 
一、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235 
二、有精器还须有精兵237 
三、军无委积则亡240 
思题245 
第十章 治兵为用,用兵有则246 
一、用兵之害,犹豫为大248 
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55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269 
四、集中兵力,才能所向披靡277 
五、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280 
思题290 
参文献292

内容简介: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历代军事遗产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治兵方法或方略,而且,历史的尘埃和烟霭并不能遮挡其理的光辉,以至对当今仍显现出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该书从十个方面,即: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富国强兵,经国大计;合军聚众,以治为胜;民之司命,必选贤能;兵贵训练,训须严格;关爱士卒,教戒为先;令行禁止,赏罚分明;三军同力,务在励气;器械不精,不可言兵;治兵为用,用兵有则。比较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兵学先哲们所思所想的“为何治兵,如何治兵”的聪明睿智。

作者简介:

中国国学艺术中心,自2006年起,先后承担着“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资源有效应用对策研究国学专项研究课题、“十二五”中国教育学会规划课题中国传统与当代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与中小人格培养研究、战略重点课题中华传统传承体系构建研究等传统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并且于2016年成为社会科学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教育研究课题组专享的课程教材研发基地,开展多学段专业教材研发工作。中心的核心任务是落实“弘扬民族,打造软实力”的精神,着力解决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社区教育等阶段,以及汉传播等方面的传统教育理论、课程构建、资源建设等根本问题。其研究目标为“中小学有课程,大学有专业,培训有内容,社区教育有模式,传播有基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