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建筑设计 傅熹年
  •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建筑设计 傅熹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建筑设计 傅熹年

7.8 2.8折 28 全新

库存284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熹年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14867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其他

开本32

页数232页

定价28元

货号411_9787200114867

上书时间2024-04-14

悦霖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解析建筑理念与传统之融合、再现古典建筑精妙。

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设计特点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研究
西汉长安城
隋唐长安城
东都洛阳城
北宋都城汴梁
元代大都城
元明清三代都城北京城
一、元代大都城
二、明代北京城
三、清代的北京城
四、明北京天坛
五、皇家苑囿及其规划方法
明代北京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体规划手法的特点
一、北京紫禁城宫殿
二、北京明清太庙
三、北京明清天坛
四、结语
战国中山王舋墓出土的《兆域图》及其所反映出的陵园规制
附录 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认识

查看↓




内容简介:

 本书以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概貌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为论,按不同建筑结构和规划的特点,对中国古代土木建筑、都城规划、建筑外观等进行了专业化、系统化的研究,对古代建筑的时代差别把握得当,且结了中国古代城市和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的规划、布局手法及建筑物的一般特点。   傅熹年先生善于运用模数分析控制规划和建筑设计,对战国、汉代、北朝、隋唐、宋金及明清各类建筑进行复原行研究。 

精彩内容: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面积九百六十三万方千米,是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众多的多民族。她的国土东南临海,是冲积原和丘陵,属海洋气候;西面深入大陆腹地,是黄土高原和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属大陆气候;而从南到北,又跨越了带、温带和亚寒带,地理和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国各族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发展,受地理条件,和古代其他中心无直接联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国至今已有四千年以上有文字可的历史,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古代的建筑活动,已发现的遗址而言,至少可以上溯到七千年以前。尽管地理、气候、民族等差异使各地域建筑有很多不同之处,但经过数千年的创造、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木构架房屋为主、采取在面上拓展的院落式布局的独特建筑体系,一直沿用到近代,并曾对周围的朝鲜、本和东南亚地区产生过影响。它是一种延续时间长、从未中断、特征明显而稳定、流播范围甚广的有很强适应能力的建筑体系。纵观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尽管可以据其发展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中又存在着地域和民族的差异,但透过大量异彩纷呈、千变万化的建筑遗物,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逐步形成、趋明显稳定的共同特点和因建筑质、类型不同而产生的多种多样的建筑艺术风貌。  中国古代建筑活动在七千年有实物可的发展过程中,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金、元明清。在这五个阶段中,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经历了萌芽、初步成形、基本定型、成熟盛期、持续发展渐趋衰落的过程。而后三个阶段中的汉、唐、明三代是中国历统一强盛有巨大发展的时期;与之同步,汉、唐、明三代建筑也成为各阶段中的发展,在建设规模、建筑技术、建筑艺术风貌上都取得巨大成。  已发现建筑遗址大体可分两大系统,南方潮湿及沼泽地带可能由巢居发展到架空的木构干阑,实例是距今七千年前河姆渡遗址的用榫卯与绑扎结合而建在沼泽中的干阑。在黄河中下游,房屋由地穴、半地穴发展成为以木骨抹泥墙为主体,上覆草泥顶的地上建筑,实例是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遗址,它们已形成以大房子为中心的聚落。  夏是古史传说早的朝代,其遗址已有线索,现正在探查中。已发现早的此期遗址属早商。夏商周的中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属湿陷黄土地带;为止地基湿陷,发明了夯土技术,既可消除黄土的湿陷,又可筑高大的台基或墙壁,建造大型建筑。夯土施工简单,地取材,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建筑技术之一,沿用至今。  西周约始于前11世纪。发现的陕西岐山周立国前的建筑遗址已是两进的院落式房屋。外墙为夯土或垛泥承重墙,室内用木柱,木构架草屋顶,局部用瓦。室内还用贝壳嵌饰。在扶风发现西周中期房址,面积达二百八十方米,用夯土筑台基和隔墙,全用木构架承上层的圆屋顶,构架颇为复杂。在西周铜器上已出现了柱间用阑额,柱上用斗的形象,是斗栱的萌芽。  木构架承重,使用斗栱,院落式布局,是中国古代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体系的特点,在西周已基本形成。  春秋战国时(前770—前221年),周王室衰微,出现五霸、七雄,都建造都城宫殿,建筑有巨大发展。各国都城都有大小二城,小城为宫城,大城为居民区。居民区内用墙分割为若干呈方格网布置的封闭居住区,称“里”,实行宵禁。还有定时开放的封闭的商业区,称“市”。宫城内主要宫殿为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逐层建屋的二层以上建筑,称“台榭”。各层土台边缘和隅墙要用壁柱和横向的壁带加固,止受压崩塌。在战国,中山王墓中发现一刻有其陵园规划图的铜板,并记有尺寸,堪称中国古的建筑图,证明这时大的建筑已按规划设计图建造。古发掘证实,到战国时,宫室使用模制花纹的地面砖和瓦当,地面及踏步铺空心砖,地面用朱抹面,墙壁素白并绘有壁画,壁柱壁带上用金铜装饰或镶嵌玉饰,十分豪华。夯土台上有巨大的集水陶管和下水道,其技术和艺术水都明显高于春秋时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