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质肺病临证解惑暨陶凯教授经验结 内科 马编
  • 间质肺病临证解惑暨陶凯教授经验结 内科 马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间质肺病临证解惑暨陶凯教授经验结 内科 马编

17.3 3.6折 48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编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193553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48元

货号504_9787533193553

上书时间2024-04-08

悦霖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传统医学篇………………….………….…………….1

节病名篇…………….….…………………………….1

第二节病因篇…………………….…………….………….5

第三节临证篇…·……………………………………….….9

第四节治则治法篇………………………………………15

第五节方剂药物篇………………………………………20

第二章现代医学篇……….………………………………..6l

节间质肺疾病简述………………………………61

第二节间质肺疾病诊断………………………………66

第三节间质肺疾病的命名及分类……………………73

第四节间质肺疾病的…·………………………..173

附:2015 ats/ers/jrs/alat特发肺间质

    纤维化指南解读………………………………………185

第三章陶凯教授间质肺疾病40年经验结……207

节中医药诊治学术思想……………………………207

第二节问质肺疾病中医辨证体系………………211

第三节问质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篇

    (附病案)……·………………………………..217

第四节、中成药、静脉用药多方位

    立体方法……………·……………………..239

第五节问质肺疾病膏方调治

    (齐鲁网访谈实录)…………·……………….-251

第六节肺间质纤维化的预后及调护

    (与患者交流)………….………….………….260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系统阐述了间质肺病这一临床呼吸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介绍了间质肺疾病的中西医病名概念、中西医病因病机、主要疾病分类及其诊断。专篇介绍了主要药物、常用方剂、养生保健方法,并系统结了陶凯教授诊治该病的主要思想及经验。

精彩内容:

 章传统医学篇节病名篇现代学者根据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而将其归为“喘证‘肺胀”“短气”“痰饮”“咳嗽”,晁恩祥、张纾难等根据相关文献临床症状、病机特点、病理改变等将肺纤维化归人“肺痿”范畴。有人根据素问玉机真脏论“病人舍于肺,名肺痹发咳上气”及素问痹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的论述,结合现代研究,认为肺纤维化属“肺痹”范畴。一、肺痹中医病名溯源肺痹病名始自内经,内经有五篇论及本病。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不足病肺痹。”素问‘五脏生成篇:“喘而虚,名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弗治,病人舍于肺,名肺痹,发咳上气。”素问.痹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是为肺痹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气喘息,痹聚在肺其人脏者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脉)微大,肺痹引晦背,起恶光。”通过内经对于“肺痹”的记载,可知“肺痹”为脏腑痹之一,同时亦为痹证中之重症。此后病名多遵从内经,如唐代黄帝内经太素、宋代圣济录、明代证治准绳症因脉治等,多是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加以解释补充。并且,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指出“肺痹即皮痹”。至清代,喻昌、陈士铎均论述“肺痹即为气痹”,当代名医李聪甫在注释中藏经时提出:“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之脏腑为之也风寒暑湿之邪人于肺,则名气痹。”清代叶天士i临证指南医案曾将“肺痹”独列一门,比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肺痹”的证因脉治。叶氏“肺痹”医案共16则,其病因分外感、内伤两种:“六之气,一有所著,即能致病畏风火,邪著则失其清肃降令,遂痹塞不通矣。也可因得之忧愁思虑,辛热酒毒,所以肺脏受病,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周身气机皆阻,而成肺痹。”叶氏的有关论述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肺痹”的内容,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医大辞典释“肺痹”:“病症名。由皮痹发展而成,也有称为皮痹者。”中华医学大辞典释“肺痹”:“此证因肺为浊邪阻闭,失其清肃降令,故痹塞不通。”其论治则沿用临证指南医案所列方药。之,历代文献对于“肺痹”病名的论述多遵从内经,后世变化不大。二、肺痿中医病名溯源肺痿病名,内经虽无,但用“痿”字却非罕见,更有将其与“肺”相联系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已将诸般“痿”病归之于肺(或上)。汉代张仲景在归纳内经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创造地将“痿”字引入于“肺”,奠定了“肺痿”病名。金匮要略对“肺痿”之义及临床特点曾列为专篇进行论述。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说:“寸脉数,其人咳,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