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故事 文教科普读物 陆儒德
  • 黄海故事 文教科普读物 陆儒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海故事 文教科普读物 陆儒德

7.5 3.0折 24.9 全新

库存50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儒德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003347

出版时间2013-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49页

定价24.9元

货号729_9787567003347

上书时间2024-04-03

悦霖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01 黄海那些人
  大钓本无钩,黄海亦无涯――姜子牙
  避踞海岛不称臣――田横
  一言止杀,满心悲悯――丘处机
  龙云远飞驾,天马自行空――康有为
  以笔画海,师夷长技――魏源
  功业炳史册,品格昭后人――赫崇本
  “泽农”耕海,海洋人生――曾呈奎
  黄海名士风情画
02 黄海那些事儿
  海风,衣袂飘飞
  以海为厨,美食飘香
  家住黄海边
  海洋狂欢
  黄海俗
  海上仙山与道家的不解之缘
  黄海风俗画
03 黄海那些诗情画意
  世代相传的美丽传说
  以海为名――海风吹来的黄海艺术
  海唱风吟――文学作品中的黄海海洋
  浪里歌飞――黄海渔歌
  诗情画意的黄海
04 黄海那些辉煌灿烂
  东渡扶桑始徐福
  古港掠影
  潮声来万井,山映孤城
  黄海畔的星星之火――实业救国
  黄海,军的成长记忆
  黄海涛洋文明的一角风帆
05 黄海那些抹不去的记忆
  黄海版图――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黄海悲歌――北洋舰队与甲午战争
  新四军与盐城
  百年不散关东惰――闯关东
  青岛的红记忆
  不能忘却的黄满丰碑
黄海故事――历史尘嚣中的清明灵

内容简介:

黄海故事由陆儒德所著,黄海故事从黄海的风土人情开始,将黄海精彩的人文风貌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分别讲述了黄海名士、黄海传说与故事、黄海民俗、黄海历史等几个部分,以人―事―历史事件为情感主线,达到与读者形成情感共鸣的,从而从精神层次上唤醒读者热爱黄海,保护黄海的海洋意识。

精彩内容:

漫步在厚重的史册典籍中,徜徉于经史文论的密林里,姜子牙,以其华发的形象和睿智的头脑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放眼当下,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更是将他的故事演绎到神话的程度。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钓在指尖,计在心头。静守在渭水之畔的姜子牙用无钩的钓竿,钓起了雄心壮志的不朽传说,钓来了身后的千秋伟业,更钓出了齐鲁含苞待放的蓓蕾。于是,这位出生于黄海之滨,后又惠泽黄海地域的传奇人物,他出将入相的伟绩,历史为之侧目,后世为之倾倒。    晚年发迹的华发智叟    翻阅姜子牙的生,一个数字如电光石火般占了我们的眼球:139岁!据说这是姜子牙的寿命。约公元前1156年,姜子牙出生于商朝末年;约公元前1017年,姜子牙去世,当时是西周康王六年。从殷商到西周,姜子牙的一生便在这139年的岁月中跌宕起伏。史记记载,姜子牙本是东海人,也是黄海之滨的山东照人。说起姜子牙的家世,还颇有一段渊源。据说,他的祖先曾在协助大禹治水时立下功劳。可以说,姜子牙的来历竞也与神话有着丝丝缕缕的勾连。姜子牙出生时,家境已经败落,这也使得姜子牙在年轻时从事过许多市井职业。比如,他干过宰牛肉的屠夫,开过酒店过酒。在市井之中,姜子牙目光高远,始终勤奋刻苦地学各种知识,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精通军事谋略。他悉心研究治国安邦之道。企望有能施展才华。    然而,姜子牙这位饱学之士并未受到商朝的重用,一直处于怀才不遇的境地。熟知这段历史的人可以一下子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时值商朝末年,纣王执政,昏庸无道,有志之士都难以大展宏图。据方志中的描述,姜子牙曾寄居在商朝的都城朝歌城南,做过笊篱、面粉、牛肉等小本生意,可是都不顺利。后来,他又开了个馆,并在商朝谋了个下大夫的职位。然而,纣王的荒让他意识到自己所遇并非明主,于是,他辞去职位,隐居山林,韬光养晦。直到年过六十,白发覆额的姜子牙,仍在寻找机会施展才能与抱负。    岁月在蹉跎中做着无端的耗费,山林的隐居生活天苍老着姜子牙的容,然而他心中的抱负却被磨洗得犹如寒星一样明亮。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姜子牙凝神静心,固守着布衣的恬淡生活,等待着慧眼识珠的明主到来。历史不会辜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志士,机缘巧合之下,姜子牙迎来了他的伯乐――西伯侯姬昌。姜子牙早慕得文王贤明的声名,更知道他的知人善任,于是,一场姜太公钓鱼的千古美谈便上演了。    话说姜子牙去那渭水边钓鱼,为的是有朝一能遇到文王姬昌。天长久,他钓鱼坐的石头都被磨出了浅浅的小坑。连过路的人,见他一直垂钓却毫无收获,都劝他放弃,可他不为所动,依旧怡然垂钓。终于有一,文王姬昌的车马缓缓走进了姜子牙期盼的目光中。不远处,文王姬昌从岸边走来,看到渭水边这位飘然若仙人的垂钓者,嘴里还不断喊着:  “快上钩呀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见此情景,许是出于机缘的召唤,文王不由得心中一动,走上前去。细看之下,才发现这位垂钓的老翁很是奇怪,他的渔钩不是弯的,而是直直的,上面并没有悬挂鱼饵。文王十分纳闷,便同老者攀谈起来。不曾想,这一番谈论,让他获得了一位可以辅助自己定国安邦的奇才。文王盛邀姜子牙与他一同还朝,拜他为“太师”,奉他为西周王朝“三公”中的很高长官,既主管军事,也协理政务。后来,姜子牙发挥自己积淀了几十年的文韬武略,辅佐文王、武王讨伐纣王。建立了西周王朝。姜子牙立下了赫赫功劳,于是有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一说。    史册中的斑驳记录,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姜子牙这位晚年发迹的智叟形象,他的江边垂钓,成为中国历目前一个永恒的。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