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保证】战争事典081《兵临险境: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 【正版保证】战争事典081《兵临险境: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 【正版保证】战争事典081《兵临险境: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 【正版保证】战争事典081《兵临险境: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 【正版保证】战争事典081《兵临险境: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保证】战争事典081《兵临险境: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9787516837832

76 全新

库存10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普里特·巴塔著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37832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页数448页

货号777136229362

上书时间2024-09-28

静听松风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刀刃上的乌克兰:在斯大林格勒功亏一篑后,德军更疯狂的冒险书名:兵临险境: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英语:On a Knife's Edge: The Ukraine, November 1942–March 1943)系列:战争事典081作者:[英] 普里特·巴塔著,小小冰人译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定价:149.80元页码:448页书号:9787516837832中图分类号:E512.9开本:16开内页用纸:80克胶版纸封面用纸:250克铜版纸尺寸:160毫米×225毫米字数:468千字印张:28版次:2024年3月第1版,2024年3月第1次印刷宣传卖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付出了空前沉重的代价保卫家园,而德军同样损失惨烈。但是这场战役仅仅只是一个转折点,战争仍未结束,德军卷土重来,苏军如何保卫胜利的果实? 位于苏联西端的乌克兰,最先承受了德军的重击,又成为两军交火的主战场。乌克兰陷入怎样的水深火热,它究竟经历了什么?苏德两军在这期间的战斗风格都是主打毫不留情。德军残酷的占领政策,苏军澎湃的复仇欲望,双方交战都是凶狠和血腥的。 知名译者小小冰人,用语精炼,表述严谨,阅读体验良好,军迷认可度高。内容简介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联城市斯大林格勒一度被德军占领,但不久后又被苏军包围,而德军突围未果。这个过程中,苏德双方都陷入了极其痛苦的消耗战。德国第六集团军不得不投降,苏联取得关键性进展。但战斗仍未结束,本书集中讲述1942年冬至1943年春,德军再次反扑的凶险。此时东线的德军部队已被严重削弱,德军名将曼施泰因率领德国国防军使出浑身解数,以避免全面的溃败;而苏联红军曾试图快速扩大战果,又因冒进而损失惨重。双方都拖着残躯进行殊死较量,在乌克兰这片土地上再燃战火。本书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穿插丰富的轶事和背景故事,生动地还原了这场惨烈的战斗。编辑推荐本书基于第一手资料,以惊人的细节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德军反攻危局,并仔细分析了德军为防止整个轴心国前线崩溃而使出的各种战术与作战技巧。此外,作者以犀利的眼光,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客观地评价了苏德双方的将领。媒体推荐虽然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但对于任何研究东线的学者来说,这都是一段非常详细的历史,值得品读。——《军械师》杂志这是巴塔又一部令人过目难忘的作品,他是目前我最喜欢的撰写东线战事的作家之一。——historyofwar.org作者简介原著:[英]普里特·巴塔普里特·巴塔曾是一名英国军医,退伍后成为全科医生,并深入研究了20世纪的战争史。作品有《普鲁士战场:苏德战争1944—1945》《巨人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罗的海战事》等,均深受好评。翻译:小小冰人知名军事历史译者。从事二战史的研究与翻译十几年,翻译战史类作品近50部,包括《东进:苏德战争1941—1943》《焦土:苏德战争1943—1944》《空中英豪:美国第八航空队对纳粹德国的空中之战》《致命打击: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普鲁士战场:苏德战争1944—1945》《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战争战役层级发展史》《作战指挥:二战德军陆军实战指南》《从失败到胜利》等多部作品。目录书中主要人物序言第一章通往危机之路第二章铁锤落下:“天王星行动”第三章薄弱的防线第四章12月:“冬季风暴行动”第五章12月:“小土星行动”第六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第七章绝望的圣诞节第八章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第九章力挽危局第十章2月:撤离顿河第十一章2月:运动战第十二章2月:钟摆摆动第十三章哈尔科夫第十四章喘息之机

序言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事,普遍认为德国人以高超的战术、战役造诣从事了一场场交战,但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和希特勒不断干预军务而败北;苏联红军作战技能拙劣,只能从事顽强的防御。许多德国老兵还积极宣扬另一个观点:纳粹当局确实在苏联被占领地区犯下许多罪行,但德国国防军大部和武装党卫队许多作战兵团并未参与其中,他们对这些暴行一无所知。这必然导致真相变得更加复杂。苏联文献里说的伟大卫国战争,伴随德国军队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胜利而来,他们迅速打垮了波兰,随后又击败低地国家和法国,还把英国人逐出欧洲大陆。在这些初期战事中,德国军队看似轻松打垮了对手,却掩盖了几个基本事实。德国装甲师的攻击力毋庸置疑,可他们的坦克,无论是武器还是防护性,与英法军队的战车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德国陆军大部分兵团的运动速度,仍取决于马匹和人员的步行速度,与前几个世纪相比没什么变化。德国空军为地面进攻力量提供的密接支援,的确干得如鱼得水。可一旦他们跳出纯粹的战术任务,竭力证明自身的能力,哪怕戈林大肆吹嘘,德国国内许多人也对空军的战斗力满怀期望,英国人还是把他们的远征军顺利撤离敦刻尔克,而皇家空军也阻止了德国空军在英格兰东南部上方赢得空中优势—不掌握这种优势,入侵英国本土纯属妄想。波兰、比利时、荷兰、法国败亡的惊人速度,还掩盖了德国另一个重要的弱点:德国陆军,更准确地说是整个德国,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为旷日持久的战事做好准备。军事计划恒久不变的公理是:手头必须掌握足够的预备队,可应对一切突发事件。而德国国防军从事的每一场战局,都把大部分作战力量投入初期突击。当然,此举的部分原因是出于必要性。所以,德国应对军事挫败的能力很有限,但这个弱点在二战初期几场战事中并未显现出来。德国在后勤方面也有弱点。因为本土几乎没有石油资源,所以德国不得不依赖罗马尼亚等国家出产的石油,以及本国的合成油。但德国合成油厂的产量,数年来均远远低于计划产量。当德国军队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击败敌人时,上述弱点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他们完全可以囤积足够多的油料,确保己方军队顺利从事激烈的速决战。可如果放缓速度,展开旷日持久的作战行动,有限的油料供应就会让德国后勤系统承受更大的压力。此外,德国的工业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西方国家的空军通常会为每架飞机提供2台以上的航空发动机,而德国空军平均每架飞机只有1.4台航空发动机,而其他重要备件也存在类似的短缺情况。这种情况造成的部分后果是,德国空军于1941年投入侵苏战役的作战飞机,与他们在1939年9月用于波兰战役的战机数量大致相当。另外,德国的坦克产量也不高,虽说这种情况在一场场初期战事中没造成太大影响(不时中断的交战能让实力受损的装甲部队获得补充),可如果战事胶着,无法在短短几周时间内决出胜负的话,坦克产量不高的问题就显得比较严重了。德国生产的卡车和其他车辆的数量也不多,这迫使他们越来越依赖在法国和其他地方缴获的车辆,而这些车辆的零配件供应很有限。尽管德国企业获得了大量资金和物质资源,但生产效率始终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企业。在德国迅速赢得胜利、不断征服他国的时期,这种情况同样没什么影响,可如果德国的对手把战争继续下去,这些国家使用资源的杰出能力就会对战争产生影响。例如1940年,德国生产了大约10000架飞机,而英国却在这段时间以较少的资源消耗,生产了15000架飞机。德国的弹药、武器、机动车产量一直远远落后于计划目标。赫尔曼·戈林对此负有责任,德国战争工业在战争前期表现欠佳,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戈林的能力不足,没能组织起井然有序的军工生产。在战争初期,这些问题无关紧要。但到1942年年末,东线战事发生戏剧性逆转,开始变得对德国不利之际,因上述种种缺陷而造成的影响就逐渐凸显出来。德国迄今为止从事的每一场战事,从很大程度上来看都是在冒险。德国顺利入侵波兰,完全是因为英法两国不作为。德军穿过阿登山区、比利时、法国北部发起的打击,动用了他们的摩托化部队主力,一旦进攻受挫,或者联军从法国境内果断攻入莱茵兰,就会给德国人造成致命的后果。德国于1941年入侵苏联的行为,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冒险”,他们把一切都押在“于冬季到来前赢得胜利”上。这场战事功亏一篑,反而促使德国人于次年投入更大的赌注,从东线其他地段抽调兵力,以确保乌克兰境内的德国军队能继续推进。如果此次攻势能获得成功,德军就有可能切断高加索地区,致使苏联无法再获得石油。不过,冒险的代价是德军极大地延长了战线,再加上大部分作战兵力都被部署在最前方,德军漫长的翼侧显然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红军抓住机会,无疑会给德国人造成大麻烦。德国军队继续占有战术和战役优势,但红军学得很快。和德国人一样,苏联人也利用近期从事的交战,特别是1939年—1940年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重新评估了和平时期制订的作战计划,并做出修改。但德国于1941年入侵苏联时,苏联人仍在消化他们得到的并不完善的经验教训。战争爆发后,苏联人不得不在越来越紧迫的情况下消化各种经验教训,同时进行变革。1942年年末,交战双方在乌克兰东部进行冬季战争之际,苏联红军在多大程度上学会了机动作战,以及德国人利用自身作战技能来弥补物资短缺的能力究竟如何,很快就会见分晓。本书参考了许多个人回忆录—这种情况无法避免,因为这些人在1942年年末、1943年年初极富戏剧性的交战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这些回忆录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不一。近些年的普遍看法是,许多德国将领,例如曼施泰因、巴尔克和梅伦廷,不仅对战争做出误导性描述,还“培育了流传至今的神话”,即德国国防军占有技术优势,军队将领个个技艺高超,最终败给红军这个“笨拙的巨人”,是因为对方纯粹靠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取胜。他们的记述往往还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虽说部分党卫队人员和另一些德国机构在占领区干出种种暴行,但德国国防军官兵基本是无罪的。苏联老兵的记述,可信度同样值得怀疑,这些著作写于苏联时代,迎合了当时的意识形态要求。不过,尽管存在众所周知的缺点,这些回忆录依然是宝贵的资料来源,特别是书中透露出的当事人的个性和态度。近期公开的当代苏联文献极大地弥补了上述缺憾,成为逐步重新评价东线战争的基础,研究人员越来越觉察到,德国实力的衰落,是缺乏工业规划、无法弥补的人员损失、希特勒的错误决策共同造成的,相比之下,苏联的实力却随着红军指挥员越来越擅长战役法而不断增长。德国与苏联在战争期间发展出一个重要的区别,红军总参谋部认真分析每一场战役,总是想方设法从相关经历中吸取一切经验教训;与他们相反,希特勒不断倒退,躲入自我世界—在这里,他的个人统治和“必胜的意志力”远比关乎战场经历的实际问题重要。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红军下级指战员撰写的一批回忆录面世,与他们的许多德国同行做的一样,这些战争记述中“充满豪言壮语,无一例外地把所有敌人说成纳粹或法西斯,还描绘了抵抗德寇的普通男女”。时代的原因决定了这些军人看待敌人的方式,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战友情谊,与所有参战国的战斗人员完全一样,这一点无可置疑。1942年年底和1943年年初的交战有个重要特点:德国人和苏联人都毫不留情。红军首次解放德国人长时间控制的地区后,虽然红军指战员早就知道苏联平民百姓受到德国人虐待,但亲眼见证这些暴行,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在他们的记述中,普通官兵日益加剧的愤怒显而易见。复仇的欲望,再加上他们意识到“为了不让德寇犯下更多暴行,必须尽快把敌人赶出苏联领土”,促使红军越来越希望尽可能长久地持续他们的进攻战役。而德方的记述一再强调红军残杀俘虏,却对德军的类似行径缄默不语。值此关键时刻,德国人从事战争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迄今为止,东线进行的主要是征服战争。消灭苏联,德国就能实现他们在东方建立陆地帝国的长期愿景。纳粹统治集团内部的许多人认为,要想实现这种愿景,必须采取残酷的占领政策—为获得最大的短期收益,就得充分开发被征服地区的资源,当地居民的死活不在考虑之列。这种政策导致乌克兰发生了大饥荒。要是德国人的所作所为更像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如火如荼的游击运动可能早已消亡,战争的结局也许会大不相同。德国人横征暴敛,导致乌克兰农村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当地居民。德国人大肆搜捕身强体健的男男女女,把他们运回德国充当劳工,造成耕地面积急剧下降。此外,他们还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有嫌疑者和当地居民中的“不良分子”。就算红军解放这些地区,也只能看到满目疮痍。到1942年底至1943年年初,德国从事战争的豪言壮语发生了变化。入侵苏联不再仅仅是希特勒于1941年夏季宣称的“种族战争”,相反,正如许多德国官兵在回忆录里明确表述的那样,德国越来越倾向于把这场战争美化成“为了拯救欧洲,使其免遭共产主义威胁,并消灭苏联亚洲游牧部落对西方文明构成的危险”。德国为1942年战争下的赌注太大—一切都建立在获得良好收益的基础上。倘若红军充分利用德国人过于暴露的态势,就能给德国军队造成难以恢复的惨败,很可能相对迅速地结束战争;相反,德国人要想避免灾难发生,就得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战术和作战技巧。文摘1941年年初,希特勒告诉他那些将领:“巴巴罗萨(行动)发起时,整个世界都会屏住呼吸。”1941年6月22日,145个德国师在德国空军主力和芬兰、罗马尼亚大批兵力支援下,跨过边界攻入苏联,总兵力可能多达300万人。“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的首要目标莫斯科,位于600英里(1英里约合1.61千米,600英里约合966千米)外,而德国军队与苏联首都之间,是苏联欧洲地区的广袤空间,缺乏公路和铁路,遍布庞大的森林和沼泽,红军还在这里部署了191个步兵师和37个机械化旅。迅速击败波兰和法国后,德国军队信心十足,虽说这一次的作战范围更广,可他们坚信己方同样能在此次战争中大获全胜—快速挺进的装甲师可分割红军,德国空军能控制天空,一切都不在话下。尽管红军兵力众多,尽管苏联地域辽阔,但德国人觉得自己能迅速赢得胜利。实际上,虽然戈林大肆吹嘘,并自诩为军备生产负责人,可德国的工业根本没有被组织起来,无法维系旷日持久的战事。因此,对德国人而言,这场战争必须速战速决。一旦击败苏联,德国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彻底确保千年帝国的未来。在随之而来的交战中,德国国防军打得相当成功,多兵种合成的德国装甲师战斗力确实很强大,但他们迄今为止取得的胜利,绝不仅仅是快速兵团集中使用装甲战车的结果,地面部队与空军的紧密协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德国军官把决策权交给下属的做法也同样重要,这让他们在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能够即兴发挥,从而保持作战速度,始终让敌人处于慌乱无措的境地。红军的固有理念,很大程度上依赖“俄国军队顽强从事防御作战的传统”,以及他们的兵力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皇军队一再击败俄军的作战方式,极大地鼓舞了今天的德国国防军。但和那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一样,红军也有些指挥员颇具远见卓识,撰写过许多关于机械化时代的战争的文章。实际上,除了德国,苏联军事思想家就机械化时代的交战方式所撰写的著作,远远多于其他任何国家的专业人士。许多具有远见者在苏联总参军事学院任职,把他们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员。和其他国家的同行一样,他们明确阐述了准确性不一的多种理念,但20世纪30年代席卷苏联红军的大清洗,给新理念的发展、测试和应用造成巨大的破坏。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可能是红军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于1937年遭逮捕,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饱受酷刑,被迫承认自己参与了推翻斯大林的阴谋—法庭剥夺了他请辩护律师的权利,宣判他有罪,并于宣判当天就匆匆处决了他。清洗持续不断,参与审判图哈切夫斯基的五名法官很快也被逮捕并遭处决。伊耶罗尼姆·彼得罗维奇·乌博列维奇同样惨遭不幸,他曾撰写过许多文章,竭力提倡新的交战方式。图哈切夫斯基和另一些人死于非命,可他们从事多兵种合成大纵深战役的理念,依然是苏联军事学说的组成部分。格奥尔吉·朱可夫出色地运用了这种理念,于1939年在哈拉欣河边界交战中,以机械化力量对日军发动反攻。重新评估所有军事思想,弄清这些思想在实际情况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可是,红军没能完全消化他们对付日军的经验,也没能吸取西班牙内战的教训。1939年—1940年,红军与实力相对较弱的芬兰军队开战,面对作战顽强、意志坚定的敌人,苏联红军呆板地恪守既有的“军事教义”,结果死伤惨重,战果甚微。后来,红军实施了变革。曾于1939年—1940年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并于战争期间在总参作战部任职的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什捷缅科后来写道:最高统帅部从刚刚结束的战争中得出的结论,对总参军事学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课程里删除了一切陈旧过时的东西,特别强调野外演练,强调研究复杂的战役和战斗方式……教学工作做出改进,以便把学员培养成有能力应对各种情况的指挥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