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1895-1945)
  • 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1895-1945)
  • 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1895-194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1895-1945)

内页干净

35 九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游建西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12

装帧平装

货号二架2一1

上书时间2024-06-12

映文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内页干净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游建西
  •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7-12
  • ISBN 9787221044563
  • 定价 1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内 容 提 要
本书主要探讨苗族社会的文化在近代与西方基督(新)教文
化、中原主流文化接触、交流、融合的文化变迁过程。这一过程同
时也是苗族社会文化迈向近代化的历程。
长期以来,历史上的主流文化,由于儒学思想和汉文化中心
主义的影响,一直以文化一元的态度排斥和鄙夷苗族文化。在晚
清以前的历史中,这种文化排斥和鄙夷的充分表现是“剿苗”战
争。至清末被皇权势力用战争手段封禁在贵州苗疆的苗族社会,
其生产力水平仍处于落后、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经济形态上。
恰值此时,西方新教传教士进入苗疆,传教士用建教堂、办
学校的
【目录】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环境、交流与发展变化
第一节 环境与历史上的不同评价
第二节 苗族巫文化与儒文化、新教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苗疆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
第四节 融合、变迁的启示
第二章 贵州境内的苗族文化与中原文化
第一节 苗族源流与迁徙
第二节 清皇权势力对苗族的文化态度
第三节 流布于贵州的儒释道文化派别
第四节 苗族巫文化与习俗
第三章 苗族巫文化与儒文化
第一节 两种文化的深层差异
第二节 冥顽幼稚与老道圆熟
第三节 理性固守与工具需求
第四节 上国威仪与入仕教育
第四章 苗族巫文化对新教文化的接触、吸纳及变化
第一节 傍海教堂与石门坎教堂
第二节 新教的“入世教育”
第三节 苗族巫文化与新教文化的契合
第四节 国民政府对石门坎新式教育的担忧与控制
第五章 晚清、民初的文化平等接触与社会转型
第一节 交流扩大与发展经济
第二节 经济的分化与经济体制转型
第三节 苗疆商品的出口与进口
第四节 新式学堂的影响与民间苗族文化对儒释道的
吸收
第六章 政治、经济重心西移与文化变迁
第一节 政治关注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文明载体与新风大化流行
第三节 老树开新花
结语 交流的必要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与资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页干净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