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墨悟道张有清
本店经营正版图书 两天左右发货 有着急要货的请不要下单
¥
25.6
1.6折
¥
160
全新
库存57件
作者王伟明 编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5-0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伟明 编
-
出版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1065873
-
定价
16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页数
99页
-
字数
20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收录了张有清的书法作品。
- 【目录】
-
作者介绍
序言
“更待菊花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九月的京城,浸染在层林的醉意和硕果的芬芳中,连风似乎都是八百年陈酿!在这踏秋访友的好时节里,于一个斜阳撒碎的午后,跟友人一起叩开了书家张有清先生的雅室,听他讲书道和封尘往事,如饮酒品茗,醉在其中,乐在其中。 张有清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甚至崇拜的书法大家,第一次见面,他的书艺及人品,就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视书法为生命、把传承书艺当做毕生事业来做的有德之士。 看张有清先生的作品,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当他打开近日新作及去年“丹桂飘香”、“瓜果飘香”时,我们还是被惊住了!望着那大山一样扎根在纸面上的每一个字,眼睛似乎都拔不出来了,居然连一句赞美的话都想不起。其中有两幅魏碑体书写的《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是张有清先生去年中秋时节的雅作j两幅字风格不尽相同。考虑到了毛泽东写这两首词的不同时代和背景,《沁园春·长沙》不仅有着“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寥廓苍茫,还有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志和深思,多了几分厚重雄浑;《沁园春·雪》则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气风发,也浸透着豪放飘逸。十几幅汉简新作,有咏梅赏荷的,游春叹秋的,也有抒怀明志的,都体现了“汉简张”的大气雄美。他在创作中把“五体”回归到汉简中,在发现中取舍,一撇一捺,一点一划,都是大有来处,通篇紧紧围绕自己的大美意识而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因此,欣赏者对每个字都可以掂量上半天。他的行书,也极为不俗,在“晴耕雨读”、“牧童渔歌”、“天道酬勤”等百姓朗朗上口的雅句中,展现了书家清新雅逸的另一种风情。至于他的梦幻系列,“鹤舞”的飘逸,“鹿鸣”的幽静,“祈福迎祥”的华美祥瑞,“新篁拂云”的如梦如幻,更是让人百看不厌! 张有清先生的书法作品,首先美存视觉。无论是魏碑、汉简,还是唐楷、行书,先是结体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字字体态优美,该结实的结实,该修长的修长,该胖的胖,该瘦的瘦,而且个个精神饱满、营养充足,一看就是自然长成的健康孩子!而且线条匠心独运,铁骨铮铮,纳百家之长而融一家之炉,灵动飞逸却不失厚重雄浑,使中国书法线条之美达到了巅峰状态。 其次是美在心间。诚然,艺术要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如果一幅作品能渗透人心,那将是不朽的。张有清先生的作品直击人的灵魂,能打开人的心智之门,观赏其作品,会看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圣人前贤的高古隐逸,文人才子的风情万种,仁人志士的前仆后继,以及创作者的呕心沥血……作者在书写中把多年的功力和修为都融入其中,一气呵成中贯通了多种姊妹艺术,让音乐家看到了韵律,舞蹈家看到了节奏,诗人看到了浪漫……“做百姓喜欢的艺术家”,“写百姓喜欢的书法”,张有清先生真的做到了。 在张有清先生的作品中,不仅蕴藏着美术、历史、文化、音乐、诗歌、古建等多种艺术载体,还深深融入了作为中国人的尊严和骄傲,这既有书家与生俱来的品性和风骨,还有民族文化的视野和胸襟。尽管张有清先生是个非常谦虚的人,直到今天都说自己“还没写好呢”,“许多事还没弄明白呢”,可他的字一点都不谦虚,几乎当仁不让,而且每个字都像一个斗士,以无限的骄傲冲进人们的视野,告诉地球人,中国的汉字,屹立千年,这就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为此,每次看张有清先生的作品,都从内心里感动。 张有清先生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人,注定要在逆境中前行,好在张有清先生是个幸运之人,每个关键时刻,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最先开启其艺术之门的人,是他的父亲,一位从事古建修复的油漆画匠,就是这位慈父,用一把一把的香头,让小有清满足了自己的绘画心愿。初中时,正当他如饥似渴在艺术大门外张望时,遇到了于非陶老先生,这位中国工笔画泰斗,把张有清引进了丹青园。尽管他后来没有从事绘画,但于老的严谨和认真,影响了他一生。 长大后的张有清,有着很波折的人生:1958年进入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当了一名工人;两年后入伍成为空军某部一名战士;1965年结束部队生活后,又回到了原先的工厂;1973年调入北京市机械工业局搞宣传,直到1995年退休。他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体验过缺粮少菜的艰苦岁月;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大跃进”,热火朝天干所谓的“革命”;经历过“”,别人都去“抓革命”了,他却保持中立去工厂“促生产”。在那个癫狂的年代,他曾用一手漂亮的隶书,写了不计其数的大标语,用于非闇老先生教的工笔画法,画过多幅伟人像,还曾跟着政治部主任去机械局所属的企业中,看了诸多毛主席像,无形中开阔了审美和造型的视野。即便如此,张有清也是清醒和有原则的,不干任何对不起良心的事。 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大多数人还“睡着”,他却“醒了”11975年,在党组支持下,他从北京市机械工业局十四万人中挑选了十四人,加上他自己共十五人,成立了北京市机械工业局书法篆刻小组。他们定期交流,互教互学,办展览,搞赛事.请名家授课,搞得风生水起,引领了当时的书法潮流。当时的成员苏士澍、谷溪、张虎、张铁英、孙玉华、苏适、史泽林、韩绍玉等,如今都成为书法大家了。20世纪80年代初,张有清先生两次带领小组成员外出采风,尽管当时被人理解为“游山逛水”去了,但他还是顶着压力,登泰山,拜孔庙,上黄山,赴华山;泰山摩崖,龙门造像,西安碑林,看过了也摸过了,在大自然的青山秀水和先人的智慧结晶中,感受了什么是博大,什么是秀美,开阔了视野,开阔了胸襟。 为了书法,张有清先生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几次差点连命都搭进去。1983年去华山采风,刚好下过四个月的雨,华山到处爆发泥石流,小道立着牌子:不许大声喧哗,赶紧通过!有一天,他们一行人过了苍龙岭,天忽然放睛,云滚滚而来,蔚为壮观。张有清先生拿出相机就拍,一激动坐到了一块石头上,拍完了,人傻了,原来两腿是悬空的,悬在了华山上,旁边是刀劈斧砍的悬崖!他一下子什么感觉都没了,大脑一片空白,听到了朋友呼喊自己却发不出声音。大约过了40分钟,手指能动了,赶紧先把相机装起来,转身发现一个树根,抓住骑到了树上,人才慢慢爬上来。第二天下山,发现来时的路已经面目全非。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