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史诗 作者签赠本
  • 长征史诗 作者签赠本
  • 长征史诗 作者签赠本
  • 长征史诗 作者签赠本
  • 长征史诗 作者签赠本
  • 长征史诗 作者签赠本
  • 长征史诗 作者签赠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征史诗 作者签赠本

45 4.6折 9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辉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K2-1

上书时间2023-06-12

卓学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内页干净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辉 著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8
  • 版次 1
  • ISBN 9787810857710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07页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值得歌颂的传奇,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就是其中之一。举世闻名的长征,本身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史诗。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一次伟大胜利,也是无私奉献、不畏艰险、永不言败的精神的胜利。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这一前后历时两年的、史无前例的伟大军事行动后来就被称为“长征”。
  人们常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指中央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战略转移。中央红军的长征从1934年10月离开江西于都河开始,以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北部的保安县吴起镇为结束的标志。
  进行长征的还有红军的其他几支部队。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转移,开始长征。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离开川陕根据地,发起嘉陵江战役,随后向西开始了长征。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也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红二十五军最先结束长征。这支红军于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历时10个月,转战4个省,行程近1万里。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分路北上。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历时1年又7个月,转战了4个省。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历时近1年,转战9个省,行程近2万里。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埃德加·斯诺曾写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这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后来亲走长征路,写作了TheLongMareh:TheUntoldStorly(《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可以说是实现了斯诺的愿望。除了以上两人,时至今日,已经有很多关于长征的著作了。但是,据我所知,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用真正的史诗体裁来写过长征。我想,大概是因为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我创作这部史诗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想以真正的史诗形式来向红军勇士们表示敬意,因为庄严、质朴、优雅的史诗对于波澜壮阔的长征和那些质朴豪壮的、精神高贵的红色勇士而言,是最适合不过的。我将自己创作的这部《长征史诗》首先看成是一部文学作品。当然,我也努力使它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史”诗。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我主要以大量的长征回忆录、长征日记作为创作的参考素材,不论大事还是小事,都尽量追求具有历史真实的元素;同时也尽量争取使那些人们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长征故事以史诗这一新的形式再现。我相信,在史诗的创作中,艺术想象力和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协调的,甚至是可以相得益彰的。
  我希望能够通过真正的史诗形式来展现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全景画面。我在这部《长征史诗》中,主要记述了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故事,其中也偶尔提到其他几支红军部队。
  在这部长达近两万个诗行的史诗中,不仅仅写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的革命领袖,也以非常多的笔墨写到普通的红军战士。我把红军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看待。我认为,正是因为伟大的领袖和千千万万普通的战士无私地团结在一起为了共同美好的理想而奋斗,才汇聚成了勇往直前、坚忍卓绝的红色铁流,才凝聚起了无私奉献、永不言败的集体主义精神。
  红军的精神,并不会因为长征的结束而逝去。红军的精神是一种人在艰难困苦中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人类精神中稀有的、高贵的牺牲精神。正是这种牺牲精神使普通的、脆弱的人变成无所畏惧的勇士,激励着平凡的、渺小的个人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因此,红军的精神,不仅仅是我们国家、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这部《长征史诗》,不仅仅是对英勇红军的歌颂,也是对人类所能拥有的高贵精神的歌颂。
【作者简介】
  何辉,男,1974年生,籍贯浙江。学者、业余作家、编剧。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该校广告学院公共关系系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副所长。已发表作品近百万字。
  文学类作品:《长征史诗》(2006)是作者花费六年时间推出的一部力作。动画剧作《柳毅新传》(1999),该剧本在199-200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动画大赛中国排名首位。历史武侠小说《龙吟记》(2003)。
  专著:《创意的秘密:关于创造的思考(第2版)》(2005);《电通如何成为第一》(2005);《当代广告学教程》(2004);《从分析作品开始学做广告》(2000);《关于创造的思考》(1998)。
  合作学术著作:《中国形象》(合著第二作者,2006);《镜像中国》(合著第二作者,2006);《传媒与教育——对话与思考》(合著第三作者,2003)。
【目录】
序言
楔子
第一卷长征的序幕
第二卷出发
第三卷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第四卷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第五卷突破第三道封锁线
第六卷从临武至道州
第七卷血战湘江
第八卷老山界
第九卷神秘的大火和毒水
第十卷黎平前后
第十一卷抢渡乌江
第十二卷智取遵义
第十三卷攻克娄山关
第十四卷遵义会议
第十五卷西进赤水激战土城
第十六卷西渡赤水扎西整编
第十七卷二渡赤水再克娄山关
第十八卷遵义大捷
第十九卷三渡赤水
第二十卷四渡赤水
第二十一卷南渡乌江
第二十二卷北盘江前后
第二十三卷威胁昆明抢渡金沙江
第二十四卷金沙江江畔
第二十五卷会理城下
第二十六卷通过大凉山
第二十七卷奔袭安顺场
第二十八卷强渡大渡河
第二十九卷飞夺泸定桥
第三十卷翻越夹金山
第三十一卷胜利会师
第三十二卷在川西北
第三十三卷筹粮待发
第三十四卷穿越大草地
第三十五卷包座大战
第三十六卷从班佑到腊子口
第三十七卷走向陕北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页干净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