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预期与信赖保护研究
正版品佳未阅一版一印
¥
13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孙良国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10
上书时间2021-12-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良国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95189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1页
-
字数
192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合同法理论的基本范畴。合同法理论的主线和内在逻辑围绕“预期”与“信赖”两个基本范畴展开。这对范畴具有相当强的理论解释力、批判力和重构力。民事主体的分化促成了合同法的“碎片化”,但都保持共同范畴——预期与信赖。预期与信赖很难准确定义,在描述意义上都共同强调社会文化语境的重要性。合同订立方式的变革应准确反映当事人的缔约意图。合同条款规制的核心是要符合当事人的合理预期。合同文本与合同实践既可能相互补充,也可能相互否定。实际履行作为通常的救济方式,应受到市场替代交易方式的限制;效率违约理论有吸引力,但实质上无法实现效率的结果。预期和信赖的保护既依赖公法制度,也依赖私法制度。
- 【作者简介】
-
孙良国,男,1976年生,山东菏泽人。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后,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助理(挂职),长春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夏季学者,爱荷华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合同法、侵权责任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青年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一项,青年项目一项。获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出版有《关系契约理论导论》(专著),在法学类以及其他期刊发表《效率违约理论研究》《单方修改合同条款的公平控制》《论人身权侵权获益赔偿的性质、功能与适用》等CSSCI学术论文近30篇。
- 【目录】
-
引言
第一章预期与信赖的基础:民事主体的分化
一、民事主体分化的根源:劳动分工的精细化
二、民事主体分化的具体体现
(一)自然人的分化
(二)法人的分化
三、合同法的一般化与特殊化
四、预期与信赖:合同法的基本范畴
第二章预期与信赖的界定
一、预期的界定
(一)预期的特征
(二)预期与相关概念
(三)预期的意义
二、信赖的界定
(一)福勒与信赖
(二)信赖在合同法中的意义
(三)何种表述或行为能够引致信赖
(四)何种信赖才是合理信赖
三、预期与信赖的关系
第三章预期与信赖保护的体现(一):合同成立
一、缔约场景的转换:从分立性缔约到关系缔约
(一)分立性缔约
(二)关系缔约
二、诚信协商与信息披露
(一)诚信协商与信息披露关系
(二)一些国家对信息义务的态度
(三)信息披露义务不能作为一般性的信息披露义务
三、合同成立过程中的前合同责任
(一)合同成立过程中判断是否承担责任的基本观念
(二)商事习惯排除债务责任——以平行谈判为例的分析
(三)前合同协议、缔约意图与前合同责任——以公司并购为例的分析
第四章预期与信赖保护的体现(二):合同内容的生成
一、合同内容:合同条款的订入与内容控制机制
(一)合同条款订入的机制
(二)合同条款内容的控制机制
二、合同文本与合同实践的关系
第五章预期与信赖保护的实现机制(一):违约救济
一、合同法中的预期:实际履行
二、替代交易
(一)替代交易的功能
(二)替代交易的构成
(三)替代交易适用的问题
(四)替代交易与我国《合同法》
三、期望损害赔偿及其实现
(一)期望损害赔偿如何正当
(二)期望损害赔偿的理想——无差异原则及其限制
(三)柳暗花明——实现方式的更新
四、“效率违约”理论及其评判
(一)效率违约理论的基本命题
(二)效率违约理论的预设及其问题
(三)效率违约理论的适用范围
(四)效率违约理论批判之一:效率批判
(五)效率违约理论的批判之二:自治与信任批判
第六章预期与信赖保护的实现机制(二):国家法与民间法
一、国家法与民间法:合同治理方式的二元区分
(一)支撑合同的多种制度
(二)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重规范
二、行业自治与合同治理
(一)准入机制
(二)仲裁功能
(三)声誉机制
(四)驱逐机制
第七章预期与信赖保护的立法分析与检讨
一、《统一商法典》第二条的分析与评判
(一)《统一商法典》第二条与卡尔?卢埃林的现实主义思想
(二)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反对
(三)一个必要的评论:《统一商法典》第二条过时了吗?
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中预期与信赖的保护
三、对我国《合同法》的一点评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