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

15 6.8折 22 八五品

仅1件

山西运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耀杰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0-07

侗侗旧書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免争议请详见图,图片品相请买家自定,细节描述不够详细,但图片为实拍,如对品相及内容有高标准要求,请留言详询。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耀杰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58939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2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温故书坊
【内容简介】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讲述民国学人的人生传奇和相互之间的矛盾纠葛,夹叙夹议,反思民国时期的学界风景和时代精神。主要收录作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现代文化史的方方面面。在作者看来,没有细节就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历史。作者讲述的是政学两界的旧情往事,所要发扬光大的却是21世纪的生命感悟和公民理性。
【作者简介】
张耀杰,1964年生于河南禹州。主要著作有《中国话剧史》(合著)、《曹禺戏剧与宗教文化》、《戏剧大师曹禺》、《影剧之王田汉》、《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真相》、《俞梅荪与新民权运动》、《阳光天堂》、《北大教授》、《民国背影》等。
【目录】
以不惑之思面对历史(自序)
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
关于《新青年》编辑部的重新考证
胡适与罗家伦的历史记录
1949年之后的历史重构
周作人笔下的历史还原
林纾与《新青年》的文化之争
林纾的生平与贡献
陈独秀的骂人有理
钱玄同与刘半农的抢先发难
林纾的反击与被反击
蔡元培的亲自出马
陷入重围的林纾
对于林纾的重新认识
吴虞:《新青年》同人的倒算帐
吴虞生平
胡适与吴虞的公私交往
 吴虞与女儿的家庭纠纷
吴虞的风流情事
倒算账的钱玄同
非儒反孔的历史功过
“阴护礼教”的专制根性
周作人的推波助澜
高一涵的误写历史
高一涵笔下的李大钊
访学日本的高一涵
胡适晚年的口述回忆
陈独秀的南下与李大钊的送行
五四前后的李大钊
针对胡适的歪曲丑化
俞颂华:“大公至正”的新闻先驱
《新青年》的理性反对者
五四时代的精神误区
采访苏俄的首席记者
《谈中等阶级》的“民治”理想
《申报月刊》的编辑生涯
“大公至正”的公民意识
北大讲义风潮的重新解读
北大讲义风潮的爆发
平息讲义风潮的胡适
讲义风潮中的冯省三
讲义风潮的后续故事
20年代的东大学潮与郭秉文
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
杨铨与郭秉文的第一次较量
国民党的政治围剿
杨铨对郭秉文的秋后算账
周作人私信中的蔡元培
周作人私信中的蔡元培
“晚节之不易保守”
“几乎丧失理性矣”
鲁迅私信中的蔡元培
周作人与蔡元培的私人恩怨
《两地书》中的鲁迅与许广平
许广平与鲁迅的书信情缘
鲁迅对女师大风潮的直接介入
许广平的入党与鲁迅的跟进
广州学潮中的许广平
《两地书》的“党同伐异”
鲁迅与范文澜的曲折交往
范文澜的《忆鲁迅先生》
《对于“笑话”的笑话》
鲁迅与范文澜的和解
陈翰笙:被鲁迅批评的世纪老人
鲁迅笔下的“他‘家翰笙’”
陈翰笙夫妇的红色传奇
鲁迅与陈翰笙的间接联系
鲁迅与田汉的文坛恩怨
鲁迅与田汉田汉与“绍伯”
“四条汉子”的政治命运
胡适笔下的杨铨之死
胡适笔下的杨铨之死
杨铨之死的暗箱黑幕
杨铨生前的暗箱操作
民权保障同盟的分裂
罗隆基的才子风流
挑战“党天下”的清华才子
多情多欲的才子风流
王右家与陈白露
罗隆基与浦熙修的“右派”命运
吴祖光与曹禺的戏剧情缘
《凤凰城》的一鸣惊人
曹禺的《正在想》与《蜕变》
政治运动中的曹禺与吴祖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