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胡海林信札一通一页带实寄封
¥
100
九品
仅1件
作者胡海林
年代1994-10
页数1页
货号明信片盒1
上书时间2024-03-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16开
- 商品描述
-
胡海林1939年生于山东威海——父亲原来是武汉和上海海关的高官——不久全家去天津定居。胡海林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症,但早年并不很严重,只是有些跛脚。当时住在天津耀华里中央体育学院附近,早年还参加体操训练并曾在小型比赛中赢得过鞍马金牌!本来已接到通知书准备当体操教练的胡海林,由于母亲固执地反对体育这个职业,只得在大哥的劝说下改学音乐。出人意料的是,他在被迫牺牲自己的体育天赋后很快显露出音乐天赋。1958年在天津通过朱起芸女士的考试,被录取为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业学校作曲理论班的18位新生之一,同班同学还有出色的作曲家屈文中、改行成为革命题材作家的王朝柱等人。当年秋天就随中央音乐学院迁到北京,三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同班同学中只有4人升入作曲系——师从苏夏、江定仙等教授。大二时苏夏教授都要求学生写变奏曲,胡海林用山西民歌主题写了钢琴变奏曲,后来又被他改写成了《交响变奏曲》。
胡海林1965年毕业后经历了农场下放又回到北京,文革中与小提琴家刘育熙合作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白毛女》。刘育熙父亲是刘天华的弟弟、同样成为二胡大师的刘北茂(有中国唱片总公司CCD-1493刘北茂百年诞辰纪念专辑)。据说文革当时刘育熙只能在“最清静”的男厕所练琴,但胡海林最初的手稿比较潦草,而受迫害的作曲大师江文也正被迫打扫厕所和图书馆,刘就问江是否愿意誊写一遍总谱,江文也欣然应允,并听了刘的试奏——当时江文也自己脍炙人口的《台湾舞曲》和呕心沥血新作的第三、四交响曲根本没有演出机会,自己也倍受折磨并在文革后很快去世,至今他的第三、四交响曲等大量作品仍然没有首演希望。最后功底深厚却忍辱偷生的江文也先生誊写出了一份极其工整漂亮的总谱,还发现并修改了曲中的各处错音,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这份珍贵的总谱见证了中国音乐家的坎坷与辛酸……
由于题材非常“应景”,当时北京姚关荣的电影乐团和曹鹏的上海乐团争相要求演奏此曲以争取成为“样板”,最后近水楼台先得月给了姚关荣的乐团,林耀基担任艺术指导,在内部试奏过一次。不料在鲁迅所说的“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好心”也没有好报,还未等公演,殷承宗就传达了江青的指示,命令只许先搞《红灯记》的钢琴版,《白毛女》小提琴协奏曲随即销声匿迹……唯一的作用是试奏后李德伦欣赏胡海林的才能,更改了原来去京剧院的分配让他留在中央乐团至今。不过《白毛女》协奏曲已经完成,后来曾由俞峰指挥中央音乐学院乐队演出过,还给中唱录了音,但未出版,据说今年年迈的刘育熙将在香港演奏该协奏曲的第一乐章。
这种“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的事情还有很多,胡海林后来回忆当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曲:吴祖强、杜鸣心、戴洪威、施万春、王燕樵)已走红。而另一部芭蕾舞剧《纺织女工》(作曲:杜鸣心、刘麟、刘廷禹、程凯)正在中央芭蕾舞团紧张的排练,这时,突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林默涵指令,要再搞一部芭蕾舞剧《王贵与李香香》(作曲:吴祖强、王燕樵、王立平、胡海林),正好这三大舞剧是工、农、兵,准备拿到芭蕾的故乡法国去演出。由吴祖强带队成员有芭团舞蹈编导王希贤、舞蹈演员吴安妮,再加上中央音乐学院的体验生活小组的刘诗昆、郭志鸿、储望华、赵微、关锦云,再加上我们四位作曲一共九位奔赴陕北体验生活……回来之后,《王贵与李香香》正值创作主题初段,文化大革命已刚刚开始,我们三人被大字报指为修正主义苗子!黄飞立老先生被夺去指挥《红色娘子军》的权力!《纺织女工》及在摇篮中的《王贵与李香香》随即被抹杀……这些作曲家们真的一心一意投入的是集体大改编,自已无形中抹杀了自已!浪费了自已大好的、有创作个性的作曲冲动,使他们在打倒‘四人帮’后,再进行个人独创自已的音乐作品时已无精力再创作出惊人的音乐作品来了!这是音乐界最大的损失!”
即使在苏联也几乎都是作曲家一个人写作品,可见中国的文化氛围多么落后,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不仅难以扎根,还被扭曲到何种地步……50年代以来那30年相对封闭的环境是中国系统学习并掌握古典音乐基本功的空前绝后的历史时机,就像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的内涵和文笔远优于后世由官方集体编写的史书一样,本来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罗忠镕、李序、江文也、马思聪、王云阶、李焕之、丁善德、陈培勋、王西麟等作曲家接连写出技法全面的有一定个性的中国交响曲,但这个势头很快被摧毁,没有为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那批作品在市场中幸存下来的几乎只有合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集体改编的《黄河》和王西麟最浅显的作品《火把节》,还有被殷承宗一人反复演出的钢琴版《红灯记》——更接近于一种悦耳的讽刺。
文革结束后,胡海林终于获得自由的创作空间。与很多古典音乐作曲家不同,胡海林的作品往往都有具体表现对象,而且并不像朱践耳、王西麟等同代作曲家或谭盾、郭文景等晚辈作曲家那样在社会开放后大量借鉴西方现代音乐,无论原创还是改编作品,他一直坚持以中国普通观众易于欣赏的传统技术为主,适度运用少量现代技术,同时不断开拓新的素材。一面写出《侗乡情》等多部出色的原创作品,一面改编配器了上千首乐曲,雅俗共赏。
其中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侗乡情》获1981年“第一届全国交响音乐作品评奖”鼓励奖(相当于三等奖)——有史以来水平最高的一次中国作品评奖;歌曲《我爱你啊,香山的红叶》获文化部创作奖;儿童歌舞剧《鸟儿飞回了森林》获1986-1989年新创剧目音乐奖;为北京曲剧《少年天子》配器获北京市文化局首次颁发的配器奖;1998年管弦乐《中学生序曲》获全国性专业创作比赛一等奖。香港百利唱片为女大提琴家钟国玉录制了《爱在深秋》、《摇篮曲》两张颇受欢迎的大提琴与乐队小品集,改编配器就是胡海林。胡海林还为邓丽君歌曲配器出版过一张管弦乐小品集《不了情》,主要在东南亚发行,国内好像由东北一乐团录制过。还如臧玉琰当年演唱的著名歌曲《故乡》也是胡海林作曲。
算上与刘育熙合作的《白毛女》,胡海林共创作了四部半小提琴协奏曲,为中国作曲家之最。1979年,胡海林去湖南的侗族地区为筹划中的赞颂华国锋的歌舞准备素材。但歌舞计划很快夭折,胡海林就用一两个月中采集的民族音乐素材创作了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侗乡情》,并独创了“乡情”为音乐作品命名——后来还有1986年钟信明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乡情》(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广东新田园唱片“黄河”专辑)。第一乐章《侗乡》中,引子描写了欢乐的侗乡,小提琴的华彩乐段之后深情的演奏是老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第二乐章《月夜歌》描绘了月夜的迷人景色,侗族男女青年们对唱山歌呼唤同伴;第三乐章《狂舞》中小提琴奏出粗犷的主题,接着是变奏,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侗乡情》1981年获奖后,曾在中央广播电台与江文也的《台湾舞曲》一起用立体声固定播放了一年半,并由盛中国录制了LP唱盘和磁带,在香港也出版过。据说后来还差点被收入NAXOS的前身HNH出的黄河Yellow River系列专辑,这个现已绝版的珍贵系列对当时很多中国作曲家都像久旱逢甘霖、天上掉馅饼一样,是大批中国作品唯一的CD唱盘,即便如此仍是杯水车薪,国内的古典音乐市场至今还是半死不活。
胡海林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唯一一次演出是陈乐昌指挥天津交响乐团的非正式演出,由女小提琴家管文宁独奏,很可惜这部杰作没有公演也没有录音。这部协奏曲虽然无标题,但仍有明确的指向。“四度模进,又一个四度模进,管文宁的小提琴在与乐队唱和,载着中国科学家的飞船进入了太空。大胆运用十二音系列、全音音阶等现代技法,加弱音器的弦乐队织出了外星夜景:迷蒙缥缈,深不可测,却又分明宣泄着人的感情;科学家怀恋地球的主题充溢着民族情调,却又突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马竞雄)
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对天津童年的回忆,从未演出过。第四小提琴协奏曲《思与炽》是古筝与小提琴双协奏曲,90年代著名冰岛华人电子音乐家约瑟夫·冯从香港拉来赞助委约中国民乐作品,本来请胡海林为二胡和小提琴写作品,但胡觉得这两件乐器太相近,就改用古筝和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奏,古筝为副奏,各自又都有华彩乐段,音乐游走于“思”与“炽”间,尤其是古筝衬托小提琴同时协奏时就像绿叶衬托着粉红的荷花一样,水波荡漾,意境极佳。当年在北京音乐厅演出时30多位香港赞助人也到场,观众对《思与炽》反响热烈,同场演出的还有郭文景的笛子协奏曲《愁空山》、杨青的扬琴协奏曲《声声慢》等杰作。
97年前后胡海林还为中提琴家袁音创作了一部中提琴组曲,收入中国唱片广州公司为袁音出版的专辑《秋语——中提琴交响音诗》。最初选了《三十里铺》等几首民歌为主旋律,进行了大量加工,每个乐章都原创了中提琴华彩段落,但似乎华彩段落难度过大,在袁音正式演奏时都删去了。虽然音乐仍很动听,但本来可能成为第一部有水平的中国中提琴作品,却遗憾地只留下一部改编作品。胡海林的代表作还有在湖南沅陵县体验生活后写的交响音画《沅江纤夫曲》,从静静划船高歌到与波涛搏斗再到妻子盼丈夫平安归来;描绘古诗词意境的交响乐队与人声作品《月镜》,第一乐章《子夜吴歌》末尾用两把弦乐器走出持续的泛音,其余几十把弦乐器分成不同声部敲击背板,模仿此起彼伏的砧杵之声……后来一次北京交响乐团的新年音乐会,请胡海林为一首歌剧唱段配器,找了中央歌剧院居然也没有总谱,他只得按钢琴谱配器。虽然担心与原曲有差错,但最后配器的连续八个变奏反响很好,再次用了拍提琴面板的“小把戏”。
1987年酷爱古典音乐的英国前首相希思访华,并要亲自举办音乐会为中国残疾人募捐。身为残疾人的胡海林接到任务把刘天华的《良宵》改编为钢琴和民乐队作品。作品写成后先由刘诗昆的一个学生和中国盲人乐团排练好,演出前在钓鱼台由希思亲自弹琴合练一次。4月19日,希思的慈善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上演,先由他指挥演出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等曲目,最后由他独奏刘庄改编的一首钢琴独奏曲,再与中国盲人乐团一起协奏胡海林这首《良宵》——希思弹的是1959年国产星海牌超大型15英尺三角钢琴。希思的面子太大,演出结束后台下各国大使争相慷慨解囊,募款107万美元建设了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大楼等残疾人慈善项目,成为乐坛和政坛佳话……
对于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胡海林根据拉赫玛尼诺夫等大师的成长过程,很强调学生即兴驾驭音乐的能力,比如他说:“钢琴专业学生不能拿一条旋律上台即兴演奏或伴奏,已是普遍的老问题。即兴能力是什么?是包括把那光秃秃的旋律配置动听的和声、合适的副旋律、独特的曲式扩展等一系列和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方面),我想每个大师起码这一关都必须经过,(否则)你能指望这样的学生写一部带乐队的钢琴协奏曲吗?”即便创作现代音乐,有这样的功底仍然颇有助益,比如天才的青年作曲家和钢琴家高平(有NAXOS 8.557678专辑)。业余的胡海林还热衷于收藏邮票、钱币。胡海林早年的残疾后来越发严重,现在只能与拐杖相伴,也成为我国唯一的残疾人学院式作曲家——杰出的残疾人音乐家还如著名歌曲译配家薛范、著名流行音乐家郑智化等人——但他的身心一直积极向上,他的音乐从来都像他早年的体操一样热情而优美……
— 没有更多了 —
16开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