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84 全新

仅1件

云南昆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卿希泰、詹石窗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HZ201904004

上书时间2019-04-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无污渍、无折页、无破损、无笔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卿希泰、詹石窗 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82103
  • 定价 84.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4页
  • 字数 54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4卷)》包括明代末叶以来的道教思想和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这两编内容。根据诸多道经以及相关历史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明代中叶以来道教思想流迁所具有的三大特征:第一,运用三教理论来讲述内丹操作规程;第二,在上层社会相对冷落道教的时候,民间下层却把道教作为自己的精神故乡;第三,迫于时局的变化,道教思想有时会以一种超常方式表现出来。
【作者简介】
卿希泰,男,1928年生,四川省三台县人。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本科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曾任四川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科规划评审组副组长、首届全国高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宗教学研究》、《儒道释博士论丛》和《宗教与社会丛书》主编。先后编著出版《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国道教史》、《中国道教》、《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宗教概论》、《道教文化新探》、《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等各类学术著作700余万字,并荣获国家级和部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3次,其中一等奖6次、二等奖5次。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五编明代末叶以来的道教思想
引言
第三十三章全真龙门派的内丹性命学和三教合一思想
第一节伍柳仙宗的修道理论及其对三教关系的解释
第二节王常月的《龙门心法》、《初真戒说》
第三节张清夜《阴符发秘》、《玄门戒白》的思想发挥
第四节刘一明与《道书十二种》对修道理论的阐扬
第五节闵一得与《古书隐楼藏书》的全道说

第三十四章东、西、中派的丹功理论及其特色
第一节陆西星对内丹双修理论的贡献
第二节傅金铨“阴阳双修”的内丹理念
第三节李西月的内丹思想及其特色
第四节黄裳的内丹理论与儒道融通思想

第三十五章明代末叶至民国道教劝善书的思想变迁
第一节道教劝善书的流传与兴盛
第二节道教劝善书流传与兴盛的形式内容

第三十六章民国以来的道教思想及其研究成果
第一节陈撄宁的仙学思想
第二节易心莹的教理思想
第三节现代学者对道教经典的整理与思想研究
第四节陈莲笙的弘道思想及其理论推动作用
第五节“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探讨

第六编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引言
第三十七章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道教思想对民间结社宗教的影响
第二节道教思想对少数民族宗教的影响
第三节从明清小说看道教思想的社会影响

第三十八章道教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再认识
第一节道教哲学的基本建树、特征与作用
第二节道教伦理思想的要旨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节道教医学的法脉、历史地位及其未来发展
第四节道教养生精神与生命自我超越
第五节道教文学及其思想蕴涵的综合审视
第六节道教艺术的主要形态与审美情趣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百年来道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无污渍、无折页、无破损、无笔迹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