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谚语录
  • 谚语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谚语录

私藏

32 九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齐如山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5

雅赛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齐如山
  •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8280050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8页
  • 字数 210千字
【内容简介】
  《齐如山作品系列》的本卷,收入了《谚语录》和《剧词谚语录》。

  《谚语录》写在抗日战争北平沦陷时期。我们依据的底本,是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的《齐如山全集》(第八集)。

  这个书稿在齐如山看来很重要,有多重要呢?齐先生写了《序》:“这就是国民心理中的经典,国民心理中的法条,国民心理中的格言。”或者说,作为社会学学科内容的谚语,其实是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标准。

  齐如山先生还说,谚语“由各种经史子集下来的为最多”,“既都是大众常说的话,当然就是民意,就是舆论”。他认为周秦两汉做文章爱用谚语的习惯,“未尝不是重视民意的一种表现”;唐宋以后古文轻视谚语,则“未尝不是因为君权太重,轻视民意的意思”。这固然有待学术的进一步论证,但对于谚语,“唐宋以来的小说、笔记、戏曲、大鼓、小曲等等,都极乐意用”的现象,倒无疑给读者,特别给青年读者一个启示:在我们写文章的时候,甚或在几句字条或几条短信中,恰到好处地利用谚语,岂不是平添文采?

  “谚语”,似乎不少人收集过,也有出版者。我们以为,像齐如老的广见多识,是尤其值得器重的。如果评价他选的谚语更富有“经典”性、“法条”性、“格言”性,是一点也不过誉的;有些谚语同时反映的时代背景,也似乎更有鉴赏与分析的意义。这也是我们想予说明的;否则同样的书而无个性,岂不是资源的浪费? 

  《齐如山作品系列》这一卷,还收入了齐如老的《剧词谚语录》,它反映了艺术与哲理之间的亲和缘分。这一特色谚语集是在我们结编前述《谚语录》时候,齐如老的外孙罗永先生补充推荐的。《齐如山回忆录》中提及的这部“四章”书,在外界看来本当“下落不明”了,不料罗先生竟去距几十里路的姨母齐勤家捧了过来,这真教人大喜过望。而见到了这份齐先生手迹书稿,最末页的惟独一行的题目“由戏剧中造出而流行于社会”,又不禁令人心生涟漪。查《齐如山回忆录》:“我本想多搜罗些句,因日本占了北平,我被逮捕,藏了些日,一则无暇及此,二则对外一点不能接触,关于戏剧的书籍又都在国剧学会中,无书参考,遂未接作。”那么,这不足五万字就弥足珍奇了!

  本书引经据典比比皆是,却往往限于一种以“录”为任的形式,经典被齐先生往往一点过去。编者惟恐青年读者忙于事业不及查对,拣必要者做了简注,一并说明。
【目录】
谚语录

 序

 凡例

 忠孝节义

 廉贪

 恕刻

 忍耐与浮躁

 信实与欺伪

 谨慎与骄妄

 公道

 自爱

 鄙吝

 取巧

 阴险

 势利

 合群

 恩德

 念旧

 睦邻

 遇合

 慎交

 冒险

 尽职尽责

 知足

 妄想妄为

 改过

 定见

 实事求是

 勤惰

 俭朴

 经验

 朝气

 立志

 远志

 装饰

 卫生

 商业

 遗传性

 命运神话

 嫖赌

 官场

 社会情形

剧词谚语录

编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