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间一枝禅:禅意中的人生智慧
  • 花间一枝禅:禅意中的人生智慧
  • 花间一枝禅:禅意中的人生智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花间一枝禅:禅意中的人生智慧

8 2.7折 29.8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释然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8-4

上书时间2024-04-30

京津冀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释然 著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1340387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0页
  • 字数 27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产生一种中国文化特出的姿态,而且渗合借用儒、道两家学术思想的名言和作风而已。因此研究禅学,若不全面了解佛学大小乘的学理,遍览经、律、论三藏的经典,明白中国各宗佛学的大义,以及不通佛教修行求证定慧的方法与工夫,只取禅宗的机趣而言,必然不能触及其中心的宗旨与道果,至少,会落在愈走愈偏,愈学愈仄的情况。况且现代印度瑜伽术等类似禅定的工夫,已经普遍展开,在世界各国传布,如果讲禅宗毫无实际的修证经验,恐将被人唾弃,认为是清谈欺世的谎言而已。倘是一个立心学禅的学人,应抱“遁世不见知而无闷”,“确乎而不可拔”的宗旨,决不要因为举世谈禅我亦谈,不肯真诚向学,只图“曲学阿世”,以博取一时的虚誉,那就于人于己,都有莫大的损失了。总之,千万不要忘记,禅宗以证取涅槃妙心,了脱生死而超然于物外为主旨,岂可离了佛学的教理,而徒托空言而已。
  本来佛法与禅悟,是属于智慧的造诣,聪明才智,到此一无用处,然而具备真智慧的人,究竟又有多少?如果动辄以六祖自比,早已失其谦虚之德,已经充满了矫慢之情,那与禅宗的宗旨,适己背道而驰了。何况释迦说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旨,却在他说过无数的经典以后,才提出这个扫荡执著文字名相的家风,他并非根本就不用文字而直截了当地立此宗旨,这点须要特别注意。总之,佛法与禅宗,都是因时因地适变的教学方法,凡是真智慧人的作为,成功各有千秋,大可不必刻舟求剑,致有回首茫然的结果;不过为学为道,必须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做去,先求人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否则,浪费一生学力,那就太可惜了!
【目录】
代序禅是一枝花
第一篇清净自然
处处皆佛
贪嗔勿取
迷途与忘我
敬钟如佛
沙弥开悟
弥勒修佛
放下屠刀
僧抱秀女
拨火悟道
香严击竹
即心是佛
顺其自然
诗偈论道
沉默大师
快乐之道
执象而求
种因得果

第二篇放下随缘
禅德惠愚者
良师益语
园头育苗
去除心中的枷锁
水车与禅道
即心即佛
万物皆有机缘
正字与反字
心无外物
海纳百川
了却万千烦恼
象义之辩
度人先度己
来去了无期
苦等无缘法

第三篇明心见性
仁者无敌
学无止境
滴水明智
一宿悟理
法远活佛
棒下悟禅
无风起浪
当头棒喝
洒脱生活
祖师西来意
形变性不变
禅道遁形
禅无处不在
知错就改
救世济人
炷香增福

第四篇天心月圆
人生的良药
铜镜人生
浪子回头
金刚不坏身
晒躯壳的人
祸兮福兮
适时多变
放下即自在
提灯盲者
脚下的宝藏
祥和三字
人生碌碌为谁忙
识得自性
佛说吉祥草
运由习性定
佛光盈胸间
定信如顽石
实满勿须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