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15 4.2折 36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建军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2-7

上书时间2024-04-05

京津冀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建军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69977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4页
  • 字数 29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学术论丛
【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程度日益深化,作为全球一体化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它通过国际、区际分工,在区域市场和世界市场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正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国家层面,即一国之内的区域开放与发展问题,也因为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充满变数:不同区域参与国际市场程度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其发展速度的不同,两者又会不断地互相强化、循环发展,对一国内部整体的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挑战。
  基于上述原因,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和不同区域间的协调与整合,更进一步讲,区域经济的国际化与区际化之间的关系特征,尚待作深入考察。就其本质而言,区域经济的国际化是中国总体经济国际化的原动力,而区域经济的区际化是我国内部统一市场形成与整合的基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原有分层格局,因而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开放与发展已然卷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条件下,在中国区域经济新的分层格局下,如何把握区际经济互动中的竞争与融合,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众所周知,经济运行离不开制度环境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开放与发展也不能例外,甚至更易于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中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区域发展梯度现象有力地显示出,政府的决策和发展战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与作用。在整个国家层面的改革和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条件下,在政府提出了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具体的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看待区域开放、制度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三个层面之间的链条联系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简介】
陈建军,浙江杭州人。1987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至1998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和新泻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现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温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国家发展和
【目录】
上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导言
第二节区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三节成长三角、区域经济圈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及其理论解释
第四节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和区域经济圈综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五节成长三角/区域经济圈的机制和结构
第六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构框架和基本属性
补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的分类和构成

第二章要素流动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导言
第二节雁行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大山模型和产业转移
第四节国际生产综合论和国际投资发展论
第五节企业跨区域发展理论
第六节中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
附录: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一个数学模型

第三章东亚地区的产业区域转移
第一节东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转移
第二节日韩模式与中国台湾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对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战略借鉴

第四章欧盟发展及其评价
第一节导言
第二节历史环境和发展进程
第三节欧盟发展成果
第四节欧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分歧
第五节借鉴与启示

第五章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及其评价
第一节导言
第二节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
第三节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成果
第四节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局限
第五节借鉴与启示

下篇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结构演化和区域创新

第六章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与前景
第一节改革开放前的上海与江浙地区的区域经济关系——垂直分工的一体化体系
第二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阶段——上海经济区时期
第三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二阶段——浦东开发开放时期
第四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三阶段
第五节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分析

第七章垂直分工、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优势
第一节导言
第二节垂直分工、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优势
第三节实证检验
第四节基于垂直分工的长三角内部制造业产业优势比较
第五节小结

第八章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微观基础——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企业内地域分工的形成
第一节导言
第二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企业跨区域发展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的互动机制的形成
第四节长三角地区企业内地域分工模式分析
第五节浙江民营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地理和历史缘由
第六节总结和结论

第九章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产业转移机理
第二节浙沪间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有关浙江和上海之间产业区域转移的进一步分析
第四节沪浙间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路径
第五节浙江企业转移上海的状态、形式、特征和原因
第六节浙江企业转移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内部的“雁形状态

第十章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创新中心的创出
第一节导言
第二节已有的研究和分析的框架
第三节长三角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第四节长三角的制度创新及其内在优势
第五节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机理分析
第六节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创新机制,打造中国的创新中心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