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论
  • 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论
  • 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论
  • 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论
  • 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论

14.5 2.5折 58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仲裁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8-2

上书时间2023-07-22

京津冀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仲裁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29173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4页
  • 字数 320千字
【内容简介】
  《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论》意在从“地域空间的文学播散”这一角度出发,尝试进行文学的地域学研究。先期出版的《唐五代文人入蜀编年史稿》(巴蜀书社2011年)作为文献基础,支撑起《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论》的框架。“地域空间的文学播散”这一角度的深入,必然涉及到具体的历史时空。时间和空间表面上是这一问题的并列两端,深层次看,二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因果。第一章和二至四章的关系就是这样。作为全书重要内容的“入蜀文人的巴蜀书写”一部分,始终围绕着文学与地理的关系做文章,巴蜀文学的外来输入性,以及入蜀文人与巴蜀大地的人地关系则是两个“基本点”。第七章主要以贾岛和杜甫二人为例,初略探讨“入蜀”这一文学史现象对巴蜀文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张仲裁,四川剑阁人,文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与文献,巴蜀文化与文学。
【目录】
引论

 一 “自古诗人皆入蜀”

 二 诠“蜀”

第一章 文人入蜀的时间规律及动因

 一 基本数据统计

 二 小地方与大历史:文人人蜀的宏观动力

 三 入蜀动因的微观构成

第二章 文学播散的移出场

 一 总论

 二 分论

第三章 文人入蜀的移动路径

 一 北线蜀道

 二 东线三峡

第四章 文学播散的移入场

 一 入蜀文人蜀地创作相关数据统计

 二 唐前巴蜀本土文学

 三 唐五代巴蜀本土文学

 四 从输入到自生:唐五代巴蜀文学的基本走势

第五章 入蜀文人的巴蜀书写(上)

 一 金牛成都驿道沿线的文学创作

 二 梓州及其邻近诸州

 三 巴山以南诸州

 四 大江沿线

第六章 入蜀文人的巴蜀书写(下)

 一 唐五代成都文学概观

 二 西川幕府的文学活动

 三 西蜀景观书写:以杜诗为例

 四 成都故事

 五 锦里新声

 六 成都绘画:以大圣慈寺壁画为例

 七 综论

第七章 泽被巴蜀,风流千载

 一 唐五代人蜀文人对巴蜀文学影响力的评估

 二 长江永驻瘦诗魂

 三 杜甫和他的成都草堂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唐前巴蜀地区文学家简况

附录二 唐五代入蜀文人巴蜀地区创作篇目统计(第三稿)

附录三 唐五代入蜀文人蜀地著作及文集编纂情况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