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杭州老中医唐福安:中医治疗咳嗽的认识与体会(手稿18页,复写纸稿)

600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福安

年代1974

页数18页

货号8(7

上书时间2022-09-06

宏高书屋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一代名医唐福安

  市政协委员、89岁高龄的国家级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专家、主任中医师唐福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0月18日在杭州逝世。作为我们的同事和长者,将永远怀念他。

  唐福安先生1917年12月出生于杭州,1935年就读于浙江中医专科学校,1939年就读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其间师从上海著名中医专家朱鹤皋先生,毕业后即在上海“吴泰山药店”坐诊,1942年回杭在仙林桥悬壶开业,1952年加入清河坊联合中医诊所,1956年响应组织号召到杭州市第一门诊部工作,1979年调入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工作,1987年晋升为主任中医师。作为一名德高望重、医术高超的医生,他1983年即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省级名中医,1991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名中医。为了表彰唐福安先生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务院特此给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待遇。唐福安先生曾担任浙江省中医学会理事兼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唐福安先生早在仙林桥设诊的时候,正处于日寇蹂躏下的劳苦大众贫病交迫,他免费施诊送药,为方便病人将有效的方药制成水剂丸散,随诊施药,愈者甚众而声誉渐隆,深得群众称颂。解放后,虽然居住陋室,他在工作之余仍保留着免费施诊的良好医德,他的家门随时为军烈属、五保户、特困户、左邻右舍的病人敞开,凡有病人上门就诊,他都予以免费诊治,即使在八十余岁的高龄不便上班的期间,只要有病人上门,他也怀着仁慈之心不顾年迈为病人搭脉问诊。

  唐福安先生对《内经》、《伤寒论》、《温病学》等颇有研究,潜心于中医临床工作,治病极为重视审视病因,临证擅治咳嗽、哮喘、内科疑难杂症以及儿科、妇科疾病,注重饮食、保健、摄生与疾病的关系和影响,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诊疗方法,尤其是治疗咳喘疾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多年来一直承担本地中医院校本科学生、全国各地进修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对学术继承人更是毫无保留地将其临床经验、典型病案、心得体会和传统方剂等倾心传授,其经验方山耳合剂、蝉贝合剂至今都受到病人的欢迎。先后撰写的“喘证辨证施治”、“察脉诊断早期妊娠的经验体会”、“唐福安临床学术经验”被收录《全国科技成果》一书;应邀参加了《浙江省药用植物志》的编写定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浙江部分、《浙江省药品标准》、《浙江省中草药炮制标准》的总审定稿工作;编制的“唐福安咳嗽电脑专家系统”课题软件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

  1956年,唐福安先生加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并担任农工杭州市委医卫组顾问。他积极参加党派的各项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为社会服务开展义诊讲学;在担任杭州市第四、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期间,他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获得杭州市“政协工作积极分子”光荣称号。唐福安先生对中国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从旧社会过来的中医师,他亲眼目睹了社会的变迁,看到了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深深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虽然年逾古稀,但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矢志不移,1986年6月,69岁的唐福安先生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由于唐福安先生在中医事业上的突出表现,他先后多次被评为“杭州市先进工作者”、“杭州市最佳医师”、“杭州市卫生系统科技先进工作者”、“杭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其学术成就入录《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

  唐福安先生是一位淡泊名利、为人谦逊、和蔼友善、宽厚待人、乐于奉献的一代名医,他将一生献给了祖国的中医事业,为我市和我省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即使在年迈体弱之际,他仍常常惦记着病人,经常来院,穿一穿白大褂,看一看他曾经工作过的诊室,那份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眷恋,都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作者系市政协委员、杭州市中医院院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