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上第一本中医杂志!清名医唐笠山征集江南名医医方,医述,创办我国最早中医杂志—吴医汇讲——1792—1801年共征集江浙地区41名医家文章94篇逐年刊行。并以是否有创新为宗旨“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其中就有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日讲杂录》,还有经典注解阐发、学术争鸣探讨、临诊随笔、、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1】

136 八品

库存5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唐笠山纂辑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不详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8-20

北极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梁伯隆烈士事略。 雷雨田同志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论党对张乃赓的统战工作。 张铁僧传。 傅襄谟事略。 缅怀朱青长爷爷。 梁老话还斋老人。 附《双桂斋诗录》悼朱青长部份诗词、对联。 魏弼周事略。 魏弼周生平事迹梗概。 常芳林二三事。 附常公芳林小传。江安 肆
梁伯隆烈士事略。 雷雨田同志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论党对张乃赓的统战工作。 张铁僧传。 傅襄谟事略。 缅怀朱青长爷爷。 梁老话还斋老人。 附《双桂斋诗录》悼朱青长部份诗词、对联。 魏弼周事略。 魏弼周生平事迹梗概。 常芳林二三事。 附常公芳林小传。江安 肆 ¥139.00
版本、校刊家傅增湘。 朱山事迹。 先祖父陈天锡事略。 建国前江安教育概况。 忆四川省立江安中学1934——1937 年开展文体活动的概况。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在江安。 江安行。 记“中华民国第二届戏剧节”在江安。江安 贰
版本、校刊家傅增湘。 朱山事迹。 先祖父陈天锡事略。 建国前江安教育概况。 忆四川省立江安中学1934——1937 年开展文体活动的概况。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在江安。 江安行。 记“中华民国第二届戏剧节”在江安。江安 贰 ¥199.00
五十年代柏垭乡的文化宣传活动。《剑阁文艺》创办纪实。剑阁作家协会的成立及《作家之路》的创办。《剑门报》社工作纪实。他将勤奋贯人生——浅谈赖子畴先生。发掘赵炳然墓,识赵炳然其人。近代剑阁文化名人李榕。剑阁书法家何寅生。忆父母安乐的艺术生涯。再谈剑阁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母前轮。访艺术家母前轮先生。记评书艺人马占明先生。剑阁文化馆发展概况。剑阁图书馆“科技兴农”十年忆。剑阁 贰拾叁
五十年代柏垭乡的文化宣传活动。《剑阁文艺》创办纪实。剑阁作家协会的成立及《作家之路》的创办。《剑门报》社工作纪实。他将勤奋贯人生——浅谈赖子畴先生。发掘赵炳然墓,识赵炳然其人。近代剑阁文化名人李榕。剑阁书法家何寅生。忆父母安乐的艺术生涯。再谈剑阁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母前轮。访艺术家母前轮先生。记评书艺人马占明先生。剑阁文化馆发展概况。剑阁图书馆“科技兴农”十年忆。剑阁 贰拾叁 ¥139.00
对土地改革经过的回忆。回忆农村整风运动。剑阁县种植业结构沿革综述。对五十年代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工作的回忆。农业管理话利弊。剑阁玉米生产与科技。构沟区十年水利建设回顾。建国以来剑阁农田基本建设概述。 武连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概况。 剑阁县农业机械发展概况。 剑阁县农业机械局建置沿革。 剑阁县村村通公路简述。 剑阁森林资源调查与变化。 上海科影在剑阁。 剑阁森林在蚕桑事业发展概况。剑阁 贰拾贰
对土地改革经过的回忆。回忆农村整风运动。剑阁县种植业结构沿革综述。对五十年代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工作的回忆。农业管理话利弊。剑阁玉米生产与科技。构沟区十年水利建设回顾。建国以来剑阁农田基本建设概述。 武连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概况。 剑阁县农业机械发展概况。 剑阁县农业机械局建置沿革。 剑阁县村村通公路简述。 剑阁森林资源调查与变化。 上海科影在剑阁。 剑阁森林在蚕桑事业发展概况。剑阁 贰拾贰 ¥139.00
主管工业八年 艰苦奋斗匆忘。 剑阁毛巾床单厂创建发展回忆。 在农机修造厂的五年里。 专县合办剑阁化工厂始末。 建国后剑阁电力建设纪实。 剑阁县第一家机砖厂的兴亡。 剑阁县城饮用水的变化与发展概况。 剑阁商办工业概述。 剑阁国营粮油工业发展史略。 剑阁县面粉工业公司的诞生与发展⋯。 剑阁川北淀粉工业公司纪实。 剑阁烟厂首建回忆。 剑门卷烟厂始末大事记。 在县酿造厂工作的一段回忆。剑阁 贰拾壹
主管工业八年 艰苦奋斗匆忘。 剑阁毛巾床单厂创建发展回忆。 在农机修造厂的五年里。 专县合办剑阁化工厂始末。 建国后剑阁电力建设纪实。 剑阁县第一家机砖厂的兴亡。 剑阁县城饮用水的变化与发展概况。 剑阁商办工业概述。 剑阁国营粮油工业发展史略。 剑阁县面粉工业公司的诞生与发展⋯。 剑阁川北淀粉工业公司纪实。 剑阁烟厂首建回忆。 剑门卷烟厂始末大事记。 在县酿造厂工作的一段回忆。剑阁 贰拾壹 ¥139.00
剑阁教育发展概略。 剑阁师范学校概况。 开封中学的创建与发展。 开封中学初创记事。 普安中学创建初期琐忆。武连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历程回顾。 碗泉的教育事业发民史略。 私塾琐忆。 耳濡目染的私塾。建国初期乡村私塾读书生活回忆。对建前白龙高级小学的回顾。忆可敬的人民教师。执教剑中的片断回忆。建国初期剑阁小学教育恢复发展回忆。五十年代小学教师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回忆。初踏上教学岗位的回忆。剑阁 贰拾
剑阁教育发展概略。 剑阁师范学校概况。 开封中学的创建与发展。 开封中学初创记事。 普安中学创建初期琐忆。武连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历程回顾。 碗泉的教育事业发民史略。 私塾琐忆。 耳濡目染的私塾。建国初期乡村私塾读书生活回忆。对建前白龙高级小学的回顾。忆可敬的人民教师。执教剑中的片断回忆。建国初期剑阁小学教育恢复发展回忆。五十年代小学教师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回忆。初踏上教学岗位的回忆。剑阁 贰拾 ¥289.00
民国时期县城的市场分布。民国时期剑阁县城商号概略。不同时期的商人团体。蒙家茶馆话茶经。建国前的剑城名小吃。民国时期的鸦片烟市场。民国时期开封镇斗行一瞥。剑阁钟表修理业。解放初期剑阁县平抑物价稳定市场情况概述。剑阁市场管理回忆。建国后的工商税制度及其发展概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剂片断回忆。对供销社改革的几点思考。供销系统十项商品生产述略。农村代购代销店概述。剑阁县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纪实。剑阁 拾玖
民国时期县城的市场分布。民国时期剑阁县城商号概略。不同时期的商人团体。蒙家茶馆话茶经。建国前的剑城名小吃。民国时期的鸦片烟市场。民国时期开封镇斗行一瞥。剑阁钟表修理业。解放初期剑阁县平抑物价稳定市场情况概述。剑阁市场管理回忆。建国后的工商税制度及其发展概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剂片断回忆。对供销社改革的几点思考。供销系统十项商品生产述略。农村代购代销店概述。剑阁县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纪实。剑阁 拾玖 ¥139.00
解放前剑阁西部商业的回顾。剑南蚕丝业发展概述。民国时期剑阁的饮食业。曾经使剑阁商贸充满生机的骡马店行业。烟街商业话兴衰。剑阁手杖上题字的妙用。漫话“堂市口”的变迁。血溅剑门关——痛打蒋介石的“西北政工队”记实。一场变戏法的选举。二教寺埋人坑始末。罐儿铺之战。县长王应嵩出巡情况见闻。民国时期机关的交待制度。民国时期剑阁县医疗群团组织概况。吴龙骧杖毙沈仰之 黄师长状告县太爷。剑阁 拾柒
解放前剑阁西部商业的回顾。剑南蚕丝业发展概述。民国时期剑阁的饮食业。曾经使剑阁商贸充满生机的骡马店行业。烟街商业话兴衰。剑阁手杖上题字的妙用。漫话“堂市口”的变迁。血溅剑门关——痛打蒋介石的“西北政工队”记实。一场变戏法的选举。二教寺埋人坑始末。罐儿铺之战。县长王应嵩出巡情况见闻。民国时期机关的交待制度。民国时期剑阁县医疗群团组织概况。吴龙骧杖毙沈仰之 黄师长状告县太爷。剑阁 拾柒 ¥139.00
剑阁县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回忆。昨天的一页。记柘坝乡第一次统购统销。剑阁对私改造点滴回忆。土改后元山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初、高级农业社经营管理的片断回忆。难忘的岁月。我所经历的一段艰苦岁月。鹤龄区党政干部整风反右片断回忆。黄泥生土作肥料。困难年代话生活。建国初期剑阁的小学教育恢复情况。50 年代初期剑师校学生生活回忆。50 年代扫盲运动回忆。剑阁中学事录片断。建国前后我县的货币情况。剑阁 拾陆
剑阁县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回忆。昨天的一页。记柘坝乡第一次统购统销。剑阁对私改造点滴回忆。土改后元山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初、高级农业社经营管理的片断回忆。难忘的岁月。我所经历的一段艰苦岁月。鹤龄区党政干部整风反右片断回忆。黄泥生土作肥料。困难年代话生活。建国初期剑阁的小学教育恢复情况。50 年代初期剑师校学生生活回忆。50 年代扫盲运动回忆。剑阁中学事录片断。建国前后我县的货币情况。剑阁 拾陆 ¥139.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吴医汇讲》
国最早的医学期刊是《吴医汇讲》,其作者是清代名医唐笠山。唐笠山,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嘉庆辛酉(1801)年,以编纂《吴医汇讲》而闻名于医林。
【唐笠山】(?——1801年)
唐大烈,字立三,号笠山,清末医家,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嘉庆辛西(1801年)。清代秀才,被选授苏州府医学正科。曾担任过典狱官,并为狱中犯人看病。晚年仿照康熙年间过绎之所辑的《吴中医案》一书,将江浙地区40余名医家的文章约百篇汇集起来,于1792—1801年陆续刊行。
商品描述
作品简介
十八世纪末,苏州雕版手工业兴盛,名医云集,而且大兴讲学之风。当时许多名医,以医会友,聚于一堂,各抒己见,析疑赏奇。唐氏从中颇受启发,于是亲自联络医林名医高手,广泛征集医门佳作,别出心裁,勇于创新,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当时虽不叫“杂志”,但从出版形式和组稿过程与后世的杂志编刊完全相符。
《吴医汇讲》共发表江浙地区41位医家94篇文稿,内容生动,丰富多彩。浏览《吴医汇讲》,我们可以从中探索出作为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的主编唐大烈的编纂思想及《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
作品特色
审稿认真 字斟句酌
唐氏编纂杂志十分严肃认真,选稿也非常严谨,有些稿件他自己亲自修改,如卷一叶天士的“温证论治”一文,即经过唐大烈文字上的润饰。同时,唐氏对刻印、校勘诸环节都极其审慎细致,全力以赴。
广征博采 内容丰富
唐氏编纂的《吴医汇讲》,内容生动,丰富多彩。《吴医汇讲》的卷首刊有凡例,等于现代杂志上的稿约和广告。“凡例”说:“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因此使杂志栏目十分丰富,不仅有内、外、妇、儿各科,还有经典著作的注解阐发、学术理论的争鸣探讨、临诊随笔、历代医家论述、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医话歌诀、医德教育、读书方法以及书评等,对当时江南一带中医学术经验交流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采辑文稿 体裁不拘
唐氏对文章体裁,不强求一律。“集中诸作,或有文辞典雅者,亦有简直随俗者,要惟各适其宜,取其达意而已矣,文固可讽,质亦可传。”唐氏主张只要内容充实,新而标异,言中有实,且能达意,均要采撷。
以医论稿 论质取舍
唐氏在编稿过程中重视文稿学术质量,而不是因人抑扬高低。文章排列不以作者年资、地位分前后,而是文稿“随到随镌”。“凡高论赐光,随到随镌,不分门类,不限卷数,不以年齿次先后,亦不以先后寓轩轾。”他甚至把自己的文稿置于从属补样的地位,其精神实为难能可贵。
不同观点 兼收并蓄
唐氏主张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反对门户之见。不同学术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予以采用刊出。“集众说以成书,不免或有互异。”为了不至于“存此而去彼”、“定人眼目”,他主张“两说并采”,文责自负,由读者自己去取舍。
编纂方法 新颖独特
唐氏颇懂编辑技巧,每卷中往往安排一两篇份量较重的文章,薛生白的《日讲杂记》、顾雨田的《书方宜共识说》等,都率先在《吴医汇讲》上发表。唐氏对采取的文稿均保持原作要旨,并在文前列出作者简历,起到了一定的医学史作用。凡例说:“诸公所著,各于条论之前,分列姓氏,下注讳号、爵里;如先世所遗旧稿,并注生年卒岁,及令嗣某付梓,略仿小传之意也。”这样,亦简要地介绍了当时许多名医的史实,使读者印象比较深刻,而且便于相互联系,这在当时来说是十分新颖独特的。
目前版本
《吴医汇讲》十一卷 清·唐大烈纂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一版,以民国浙江鄞县名医曹炳章圈点的清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校经山房刻本为底本,参校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扫叶山房刻本及清嘉庆后另外复刊本(清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唐氏孙庆耆复刊本,此本与乾隆壬子本相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吴医汇讲》
国最早的医学期刊是《吴医汇讲》,其作者是清代名医唐笠山。唐笠山,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嘉庆辛酉(1801)年,以编纂《吴医汇讲》而闻名于医林。
【唐笠山】(?——1801年)
唐大烈,字立三,号笠山,清末医家,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嘉庆辛西(1801年)。清代秀才,被选授苏州府医学正科。曾担任过典狱官,并为狱中犯人看病。晚年仿照康熙年间过绎之所辑的《吴中医案》一书,将江浙地区40余名医家的文章约百篇汇集起来,于1792—1801年陆续刊行。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