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水泥工艺学(重排本)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水泥工艺学(重排本)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水泥工艺学(重排本)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水泥工艺学(重排本)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水泥工艺学(重排本)
  •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水泥工艺学(重排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水泥工艺学(重排本)

T

5 1.5折 34 八品

仅1件

河南南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威 著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03

卧龙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威 著
  •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1-07
  • 版次 1
  • ISBN 9787562904519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4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水泥工艺学(重排本)》经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用书。全书系统阐述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矿物组成、原料配料、熟料烧成、粉磨工艺、质量控制和水化硬化的基本理论,对水泥品种和混凝土也作了较详细的叙述。采用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体现近年来在工艺进展、水化研究、品种开发等方面的成果。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二、胶凝材料发展简史
三、水泥的定义和分类
四、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五、水泥工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准
一、国家标准
二、世界各国标准概况

第二节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
一、生产方法
二、湿法窑的改造
第三节硅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

第三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第一节熟料的矿物组成
一、硅酸三钙
二、硅酸二钙
三、中间相
四、游离氧化钶和方镁石
第二节熟料的率值

第三节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
一、石灰饱和系数法
二、鲍格(RHBogue)法

第四章硅酸盐水泥的原料及配料计算
第一节原料
一、石灰质原料
二、粘土质原料
三、校正原料
第二节水泥生料的易烧性

第三节熟料组成的选择
一、水泥品种
二、原料品质
三、燃料品质
四、生料成分的均匀性
五、窑型与规格
六、生料的易烧性

第四节配料计算
一、尝试误差法
二、用微机计算

第五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
第一节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
一、干燥与脱水
二、碳酸盐分解
三、固相反应
四、液相和熟料的烧结
五、熟料的冷却
六、熟料形成的热化学

第二节微量元素和矿化剂对熟料煅烧和质量的影响
一、氟化钙
二、硫化物
三、复合矿化剂
四、碱
五、氧化镁
六、氧化钛和氧化磷
七、其它微量元素

第三节回转窑内的煅烧
一、回转窑内物料流速和窑的煅烧特点
二、影响回转窑产量、质量和消耗的主要因素
三、降低热耗、提高热效率的措施

第四节立波尔窑、悬浮预热器窑和窑外分解窑内的煅烧
一、立波尔窑-
二、悬浮预热器窑
三、窑外分解窑
四、低温发电
第五节熟料冷却机

第六节立窑内的煅烧
一、机械化立窑的结构
二、立窑煅烧过程及其特点
三、立窑规格——高径比(H/D及其发展)
四、立窑的煅烧速度和燃烧速度
五、立窑的送风方式
六、立窑的煅烧方法
七、生料成球和配煤
八、立窑的闭门操作与自动化
九、提高立窑产质量,降低消耗的途径

第七节煅烧新技术的研究
一、旋风烧成法
二、沸腾烧成法
三、其它的物料加热方法
第八节窑用耐火材料

第六章粉磨工艺
第一节粉磨物料的性质
第二节粉磨细度和人磨物料粒度
一、入磨物料粒度
二、生料粉磨细度
三、水泥粉磨细度
四、水泥、生料的颗粒分布

第三节粉磨系统和粉磨设备
一、粉磨系统
二、生料粉磨系统
三、水泥粉磨系统

第四节提高粉磨系统产量、质量,降低消耗的主要途径
一、粉磨设备的大型化
二、喂料的均匀性、入磨物料的温度与水分
三、助磨剂
四、粉磨系统有关工艺技术参数的影响
五、粉磨系统的新技术

第七章生产控制与均化
第一节石灰石、粘土矿山的控制
第二节原、燃料的预均化和控制
第三节生料的均化和控制
第四节熟料和水泥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生产控制的自动化
一、粉磨系统的自动控制
二、窑系统的控制

第八章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第一节熟料矿物的水化
一、硅酸三钙
二、硅酸二钙
三、铝酸三钙
四、铁相固溶体
第二节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第三节水化速率
一、熟料矿物的水化速率
二、细度和水灰比的影响
三、温度与水化速率的关系

第四节硬化水泥浆体
一、浆体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二、C—S—H凝胶
三、氢氧化钙
四、钙矾石
五、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及其固溶体
六、孔及其结构特征
七、水及其存在形式

第九章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第一节凝结时间
一、凝结速度
二、石膏的作用及掺量的决定
三、假凝现象
四、调凝外加剂

第二节强度
一、浆体组成和强度的关系
二、熟料矿物组成的作用
三、水灰比、水化程度对强度的影响
四、温度和压力的效应

第三节体积变化
一、体积安定性
二、化学减缩
三、湿胀干缩
四、碳化收缩
第四节水化热
第五节粉磨细度

第十章硅酸盐水泥的耐久性
第一节抗渗性
第二节抗冻性
第三节环境介质的侵蚀
一、浆体组分的溶解和浸析
二、离子交换反应
三、形成膨胀性产物
四、侵蚀作用的复合及其判别
第十一章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第十二章高炉矿渣和矿渣水泥
第十三章高铝水泥
第十四章特种水泥
第十五章混凝土和砂浆
附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